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涵及其结构
2017-03-30张梦池杨敏
张梦池+杨敏
摘 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的时代转向,必须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此,有必要厘清和把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意涵及其本质特征,分析和探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构成因素。
关键词 小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意涵 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69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requir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shift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learning to the era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must be strengthen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basic meaning and grasp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elf learning ability, inner factors analysis and explor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Keywords pupil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meaning; structure
在倡导以人为本和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阐明自主学习能力的本质意涵及其内在构成因素。
1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涵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对其研究源于国外一些心理学理论。例如,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所谓自主学习是在学习和自我强化间形成的相依关系,其实质乃是一种操作性行为;以皮亚杰和斯滕伯格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种元认知监控之下的学习方式;而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主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元认知、动机与行为三方面呈现一个积极参与者时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往往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和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质疑与创造,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学习方式。2001年9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綱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①自此之后,学习在我国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并逐渐从理论层面走向鲜活实践。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者齐莫曼曾经从“动机、方法、时间、结果、环境、社会性”等六大维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②齐莫曼看来,就学习动机方面而言,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了内在的、自我激发的动机的价值;就学习方法方面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较强的计划性和较高自动程度;就学习时间方面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就学习结果方面而言,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明确而清晰的意识;就学习环境方面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出对各种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就学习社会性方面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达成自身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独特价值。我国学者庞维国在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③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习前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计划是否周密、学习准备是否充分;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觉知、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学习后是否能够及时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自己的学习结果。如果上述指标得以实现和达成,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意味着已经具备。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1.1 主动性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一般首先要教会学生分析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特点,在经过分析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制定的学习计划一方面不是盲目的,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各种特殊情况加以调节;另一方面也不是僵化的,对于较新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学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思考学习过程的计划。这样就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1.2 反思性
所谓反思,主要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所做的一种反省和思考。一般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监控指标主要是学生亲身进行的学习过程。从学习目标的设立到学习计划的制定,从学习结构的设计到学习方法的选择,从学习进程的调控到学习结构的评价,往往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和自行决定。学生只有认真及时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问几个“为什么”,并据此适时调控,才能最终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1.3 有效性
有效性实际上是相对于效果和效率而言的,人们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达成一个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则是有差异的。如何花最少的时间而最大程度地达成目标,也就是如何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成最佳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性往往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1.4 实践性
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一刻也不能离开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否则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一刻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层支撑,否则它将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适应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等,也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这就使得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了比较突出的实践品格。
1.5 情感性
学生的学习往往都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主观态度体验,每时每刻都需要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投入,否则学生就很难体会到学习的酸甜苦辣,也就很难主动有效地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正是由于自主学习能力所具有的这种情感性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强自己的独立性、责任心和成就感,为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
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能力形式,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的诸多环节,因而考察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必须深入到教學活动过程之中。国外一些心理学者如温内、巴特勒、齐莫曼、齐默曼等在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过程中,都曾提出了各自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模型,这些模型详尽阐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对其本质及过程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解说,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我国学者蒋有慧和罗来栋也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自主学习能力系统结构模型,对外国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④基于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主张应该从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定向能力、自我操作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等四个维度,来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部结构加以剖析和论述,其中每个维度又可分解为若干更为具体的能力因素。
2.1 自我认知能力维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顺利转变的基本条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受到重视,传统被动式、灌输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逐步被取代。但笔者通过对苏北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手段并未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得到彻底改变,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影响,对相关疑惑缺乏自己独立自主的探索,缺少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种不良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从而使新课程改革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
面对严峻地现实考验,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入手进行深入变革已经刻不容缓。就教师方面而言,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学习兴趣之所在并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动机,以此为出发点,再辅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内容取舍、方法优选和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增强其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就学生方面而言,一定要对自我具有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之所在,明确自己学习动机的状态和水平,能够做到自控能力的合理把握,从而使自己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能力水平。
2.2 自我定向能力维度
良好的自我定向是自主学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为此,必须明确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任务,制定高效有序的学习计划和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其所具有的明显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缺少外界帮助与支持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寻找良好高效的学习策略,并在制定学习策略时充分考虑到自身各方面的条件,不仅包括诸如自控能力、自我效能感等内部因素,而且包括诸如教学场所、硬件设施装备以及图书资料等的外部因素,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和灵活高效。
以苏北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研结果来看,从内部因素方面来看,农村学生由于所受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教育质量不高,因而其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普遍容易接受教师传统的注入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内外都缺少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不敢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因而导致了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具有科学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来看,农村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大都不是太完善,缺乏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条件,如多功能教室、实验室、综合图书室等不够齐全,这些都会成为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不利因素。为此,就需要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和阻碍,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遵从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正确高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2.3 自我操作能力维度
从实践过程来看,任何一个好的自主学习过程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达到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筹划,去反思,去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高效化的学习方式。
以苏北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研结果来看,农村学生不像城市学生那样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经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他们大多数和爷爷奶奶辈们生活在一起,在父母由于外出打工而不能给予督促情况下,部分学生懈怠于学习,甚至放弃学习。面对这种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在已经制定好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生自我操作能力的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具体学习情景,融入对学习计划实施的反思,善于把现有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相对照,由此分析得到正确的反馈信息,据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后续的学习,从而维持和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4 自我监控能力维度 (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46页)
所谓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目标、进展等情况的自我观察、审视、评价和追踪记录。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自我监控,不仅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准备,而且包括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同时还包括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和自我修正。自我监控能力维度可以说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层的核心构成要素。
由此来看,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自我检查与评估、自我反思与评价、自我调节与监控,学生不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步或者退步及时觉察和负责,认识到自己的现实学习水平与目标与希望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明晰自身在学习和知识掌握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正确评估和清楚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调整自己原有学习计划,使之跟得上现有的学习目标,认清所学内容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价值,获得更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过程之中。
本文为江苏省2016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苏北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CX2016003)的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为张典兵教授
注释
① 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② 张勇潘,素萍.齐莫曼的自主学习模型理论与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1):48-49.
③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4.
④ 蒋有慧,罗来栋.促进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