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7-03-30郭楚
郭楚
摘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紧把握创新驱动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我国构建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依靠自主创新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把质量和效益作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追求,推动价值链、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快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关键词:发展新引擎;社会氛围;质量效益;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17-0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紧把握创新驱动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是我国构建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和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依靠自主创新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把质量和效益作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追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价值链、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快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一、粗放型增长模式加剧经济风险
经济增长的传统驱动力减弱表明,我国规模速度型的增长方式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随着综合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环境资源约束更加趋紧,我国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和结构雷同等问题已日趋严重。如果再维持简单粗放的传统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就只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下端,产品附加值也只能处于中下端,因此,维持以往不计代价的粗放型高速经济增长,已不再可能。
粗放型增长已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态势,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在GDP增长、税收、就业等压力下,为了维持GDP的高速增长,热衷于加大投资、新开项目和扩大产能。这种纯粹以提升GDP为目标的粗放型投资政策,必然进一步固化粗放型增长模式的“老常态”,加剧产能过剩和经济风险。
我们只有主动降低GDP增长速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因此,放弃粗放型增长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GDP至上”政绩观,把发展方式转到以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更加重视生态文明,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着力培育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发展方式。
二、依靠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增長新引擎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从创新驱动发展中寻找动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成效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7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最快增长态势,关键就在于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环境。一是以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动力。政府重视投资现代制造业研发及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税收优惠,支持制造业科技研发和应用。二是优化投资环境。调整公司税制,取消了美国公司外包海外的优惠税收;简化投资美国的审批规程,引导海外美国企业回流本土;创立“选择美国计划”,鼓励跨国公司赴美投资经营。三是为进入亚欧市场开展投资创造有利条件。2010年美国颁布“出口倍增计划”,积极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谈判,为美国企业进入亚欧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四是加快构建高质高新现代产业创新体系,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高地。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策略,为美国经济赢得了新的活力和动能。首先,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近年来,制造业公司回流美国已超过200多家,除汽车、电器等传统企业外,苹果、谷歌等一些高新技术公司也已经或计划将其部分业务回迁美国。其次,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建立,产能和就业得到不断扩大,直接增强了出口竞争力并促进了外贸出口。美国中西部也由传统制造业的“铁锈带”转变为“科技带”。再次,自主创新策略使美国再次成为吸引全球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增长动能。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运行正面临不少突出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结构调整逐步出现阵痛,存在隐性经济金融风险。因此,我国加快创新驱动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领来了重大机遇。把握和用好这一难得机遇,需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有利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1.形成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研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管理转变,提升政府科研管理能力,大力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环境。
强化金融财税政策的调节功能。要灵活运用金融、财政等调节手段,确保自主创新企业感到能致富、有奔头。同时,要合理调节自主创新行业与资本运作行业和投机性行业的回报率,调控某些领域利润非理性上涨的态势,促使产业资本切实回归到实体经济领域。
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伴随新一轮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对金融投资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这就需要金融政策增强服务创新驱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来体现货币政策的精准微调,比如通过采用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微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定向、非定向逆回购等政策措施来增加银行间货币流动性,以满足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还要通过加快金融领域改革,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自主创新领域。尤其要吸引社会民营资本进入现代新兴产业,形成民营资本与创新驱动的良性互动。
2.促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关键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两者关系。要深化开放改革,增大政府的创新投入力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跟踪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国际高科技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设施。努力推动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移动通信、机器人、新一代通讯网络、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需求引导,推动科技创新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和品牌发展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生集群增长,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3.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将激发巨大的自主创新的活力和潜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转方式、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非常紧迫,因此,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让自主创新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让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大批涌现。为此,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简政放权、完善服务。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和事项,推进审批后监管制度建设。在科研院所、人才流动、知識产权、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国际合作、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强改革探索,破除不利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施全民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形成汇聚促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4.瞄准高端产业发展态势。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制造、卫星应用、精品钢材、精细化工等先进高端制造业,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创新驱动也要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联系,大力培育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加快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产业集群科技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
5.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新体系,重点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增强孵化科技成果和服务企业的功能,建设一批高水平协同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创新优势,重点聚焦面向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问题的研发攻关,促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的三大方向[EB/OL].人民网,2016-06-02.
[2] 2015夏季达沃斯:第五次聚焦“增长”[EB/OL].东方财富网,2015-09-07.
[3] 创新驱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EB/OL].中国经济网,2015-10-16.
[4] 习近平.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EB/OL].新华网,2016-09-03.
[5] 李克强.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EB/OL].新华网,2015-05-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中国政府网,2016-03-18.
[7] 习近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EB/OL].中国网,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