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3-30黎梅莲
黎梅莲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中数学教学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初中数学教学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靠兴趣来支持的.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枯燥、逻辑性强等特点,学生往往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对数学怀有恐惧心理.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综合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也是初中数学教学永恒的研究课题.
一、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采取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觉缺乏趣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率很难提高.初中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教师抽象的理论讲解使学生感到味同嚼蜡,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采取直观化教学,使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引发学生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数轴这一概念时,笔者以温度计为教具,让学生了解温度计是由零点、零上、零下等部分构成的,温度计的测温是有范围的,而一条规定了零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就是数轴,这一条直线上的点与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条直线上包括所有的实数.由于以温度计做类比,学生感到数轴是一条神奇的直线,虽然抽象,但是很容易理解.这样,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温故知新,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探究交流,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動手实践,体验数学之美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发现数学学科的美,抽象的数学只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其内在的逻辑美与外在的形式美很难被挖掘与发现,学生自然对数学学习缺乏动力与热情,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感,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注重引领学生发现数学本身的美,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用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让学生用手拉自己钉的两种模型,学生很容易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很稳定,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讲解全等三形等内容时,都可以通过学生用木条制作三角形的方式来探索与发现,从而通过动手发现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亲手操作,让学生发现数学图形的美,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联系生活,激发探究欲望
学习的目的在应用,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注重从教学中挖掘生活因素,让学生树立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解直解三角形”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如何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学生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旗杆,但是对于旗杆到底多高还没有具体测量过,所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都踊跃发言,寻求解决办法.有的学生说:“直接测量就行,可是旗杆很高,怎样测量?”有的说:“运用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与旗杆高度成正比的原理可以计算.”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同一时间影长与旗杆成正比,这其中运用了什么原理呢?”通过探究,学生对于相似图形的理解更深刻了,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引入初中数学教学,给传统沉闷窒息的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机活力,信息技术集音频与视频于一体,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输液式”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变得形象,易于理解,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如,执教“一次函数的图像”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会随着k,b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只凭教师的口头讲解,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出y=kx+b的图像,并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让学生看清楚随着k,b的变化,函数图像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展示,学生能够很形象直观地理解一次函数,使问题由复杂变简单,由抽象变形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教学活动与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学科之美,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铁龙.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现代阅读,2011(4):157.
[2]黄洪亮.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教育学,201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