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7-03-30李平祁正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不良情绪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

李平 祁正斌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从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6例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效果显著。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6.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64-03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精神性疾病,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通常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负担重,外界压力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自卑、焦虑、不安、绝望等负面情绪[3],严重者会出现自残、伤人等过激行为,明显加重了家庭和社会负担[4]。因此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本文就以52例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与文献[1]《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MCC-3)中诊断标准相符;认知功能正常;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中途退出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46~71岁,平均(58.4±2.3)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6~70岁,平均(58.6±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包括利培酮、奥氮平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准确用药,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康复锻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1)创建和谐友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入院时,应面带微笑,态度友好热情,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等,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安排舒适的病房。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情绪变化,耐心解答疑问,给予患者足够的信任、尊重、理解、关心、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通过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增强患者对自身的信任,创建和谐友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2)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解决住院期间遇到的困难,通过多种宣教方式向患者讲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缓解患者的不适。平时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长期服药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及合理需求,尽量帮助患者解决,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另外结合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住院指导,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与勇气。(3)社会支持干预。护士需重视患者家属、朋友的心理状况,改变亲戚朋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见,鼓励家人朋友多陪伴患者,能够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理解患者的想法,尊重患者,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予以足够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4)个体化心理治疗。按照患者具体经历与背景,针对性实施个性化护理。通过劝解、启发、开导等方式实施心理干预,鼓励患者从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同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同情。个体化心理治疗的频率为1次/周,每次治疗时间不短于1 h。(5)集体心理治疗。鼓励不同患者间展开沟通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对整体气氛加以把握,注意不可让消极情绪蔓延。老年患者极易存在消极心理,在集体交流中,对于出现消极情绪的患者需及时介入,给予情绪疏导与指引。可邀请已成功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广大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氛围。集体心理治疗频率为每周1次,每次实施时间不短于1 h。

1.3 评价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分数超过8分则表示存在焦虑、抑郁,分数越高,情绪越严重[6]。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对所需要处理的研究数据采取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较为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该病具有病程迁延、致残率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不仅会给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及干预。研究显示,患者躯体疾病较少,多因遗传、环境、心理、意外刺激等因素造成个性改变,思维、行为、情感分裂等[7-8]。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对其无准确认知,存在着不理解和偏见,增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压力[9-10],使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出现他伤、轻生等行为,危害性较大[11]。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信念、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护理,帮助患者纠正自身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使患者能够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社会[12]。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招待,并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例如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合理地进行病房分配,有利于患者间的和谐相处及融洽交流;同时通过护理人员耐心的解答问题、与患者沟通等,还可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在逐渐增进护患关系的同时,还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通过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更好地解决患者在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并可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避免感觉自己被冷落、被嫌弃,对改善患者情绪有重要帮助;同时通过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等,还可帮助患者增强对疾病的了解,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另外,给予患者社会支持还能帮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及社会的关怀;而通过进行集体心理干预,邀请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也有利于让患者看到希望,增强其治疗信心,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重要帮助。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明显减轻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综合适应能力,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能真正融入到家庭和社会中去。总之,心理护理可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琼,罗捷,唐丽.2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6):2661-2662.

[2]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0):3217-3219.

[3]陈云秀.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753-755.

[4]杨晓艳.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125-126.

[5]虞晓兰,蒋冬华,罗频,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10):151-152.

[6]罗春红.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6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25(10):123-133.

[7]班瑞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155-157.

[8]张彩虹.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内科,2016,11(3):501-502.

[9]谭翊新.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16,29(11):162-163.

[10]艾宪英.团体互动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属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14-16.

[11]翟恩会.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44-1145.

[12]潘巧淑.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233-1235.

(收稿日期:2016-10-09)

猜你喜欢

不良情绪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