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应对

2017-03-30孙菲胡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孙菲 胡凯

摘 要:虚拟网络对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表现为教育信息传播的高效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挑战则表现为传统价值观教育手段、方法、阵地亟须网络化变革,以及虚拟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工具化、娱乐化倾向加剧了网络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要走出困境,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技术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我们还应该依托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以网络文化为切入点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生态。

关键词:虚拟网络;网络价值观;网络道德生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1-0121-05

网络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运用网络时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选择。从现实层面出发,要规避大学生群体业已出现的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错误的甚至违法的网络行为,促使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就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

一、虚拟网络给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困境

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现实。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来自虚拟网络的影响,其中有推进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也有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的弊端困境。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在网络时代同样也是机遇与困境并存:在机遇上,网络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的距离,提高了教育信息传播的速度,优化了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渠道;而在困境上,大学生群体普遍网民化,大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交方式的网络化,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念的负面化倾向,都成为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网民化要求教育传播方式变革

目前,中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民群体,而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活跃、最容易接受网络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的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底,在年龄结构上,中国网民年龄在20~29岁的占30.4%,10~19岁的占20.4%;在职业结构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归纳统计的14个职业中,学生网民人数最多,占25.1% [1 ]。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和大学生网民群体是重合的。

网络以其虚拟、新潮、快捷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各种挑战,尤其是冲击到大学生基于网络价值形成的网络价值观。就信息传播来说,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无政府性,这些网络特性刚好迎合了大學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而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报纸、电视、广播)则更多地表现为强制性、不对等性、封闭性以及自上而下的权威性。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而非多元化、多样性 [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信息传播——将正确的、国家主导的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群体,必然地也带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特质。这意味着实施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教育者必须变革教育传播方式以适应大学生网民在信息接收方面的新特点。

2. 生活方式网络化诱发教育新难题

大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交方式的网络化已成事实。网络化的优势在这里我们不去赘述,其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网络游戏、网络社交对学习生活的替代,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才。调查显示,网络对于大学生学习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打乱了正常作息规律,减少了学习时间,逃课、课堂上网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无法聚精会神地学习,降低了认知、思考和记忆能力等 [3 ]。二是部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长时间沉迷网络,导致身体的器官疲劳,甚至出现猝死的现象。三是网络生活对现实生活的挤占,使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关注不够,造成网络生活的开放与现实生活的封闭、网络自我的活跃与现实自我的孤独、网络人格的“健康”与现实人格的病态的矛盾。这意味着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价值观教育方式、途径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越来越缺少交集,网络价值观教育也必须将教育方法、教育阵地、教育手段网络化,而这将使已有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都需要深度的网络化改革。

越来越多的现实证据和研究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容易出现不良网络行为,而这都是由错误的网络价值观所诱发的。文丰安的研究指出,我国当前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在某地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联合采取的一场整肃网络暴力和色情的行动中,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和法院审理的21起案件,有80%是由大学毕业生或高校在读生所为 [4 ]。这证明:许多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偏差和错误,这是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现实问题,也是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新难题。积极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网络时代的体现,也是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在面对新一代网民大学生时表现出的力不从心困境的重要策略。

3. 观念负面化阻碍主导价值观传递

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念的负面化倾向表现为:当前大学生对网络价值的评价具有工具化、娱乐化和虚幻化倾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等网络失范行为,甚至网络犯罪的违法行为。所谓工具化倾向,就是大学生将网络的价值定位在“网络技术功能”之上,有的更是将网络视为是一项无所不能的应用技术。然而,事实是网络的意义在于“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放大了人的本质力量、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张扬了人的社会本质” [5 ]。所谓娱乐化倾向,是大学生对网络技术功能的片面认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将网络的技术功能局限于娱乐,即使用网络纯属为了娱乐;二是将网络功能本身彻底娱乐化,即以娱乐化的态度、游戏化的心态对待网络世界和网络生活。这样一来,网络的价值和意义就被人为地“阉割”,并且极易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随意性。所谓虚幻化倾向,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网络世界的不可控性,某些大学生渐渐淡化了对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的遵守和自身网络行为的控制,使得网络责任虚幻化。如果大学生认为网络可以使责任虚幻化,他(她)们便容易放松对自己网络言行的规范和约束,从而产生各种网络失范行为或违法行为。

我们知道,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和立场,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的行为,错误的价值观则会误导人的行为。错误的价值观念一经形成便会成为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的阻力,而且错误的价值观念越是被更多的大学生接受、越是趋向于成为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流行风尚,正确的、科学的网络价值观念就越是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 [6 ]。这个目的性就是一种价值取向性,在阶级社会里就表现为阶级性或党性。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方向,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 [7 ]。而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能否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打赢根除错误的网络价值观念的持久战。

二、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走出困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活动通常都不是盲目的、无序的,而是在一定的目标和原则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的。在网络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同样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而且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使得这种教育活动更需要确定的原则加以规范。结合网络价值观本身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的成长规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有必要遵循这样三条基本原则:

1. 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受到来自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必须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同外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家庭和学校可以对各种外部因素加以控制,按照正确的价值目标加以取舍,摄取网络环境以及人类现有知识体系中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社会教育则是将大学生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空间,通过营造良好的全民网络环境来引导和陶冶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组合一个系统的网络价值观教育体系,将体系化的网络知识与技能、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组织地传输给大学生。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始终是外在的助力,终究无法取代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进行自我教育是少年期精神生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没有自我教育和自我肯定,人对自己创造的东西体验不到、感觉不到自豪,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也就不可能 [8 ]。价值观教育既是一个外在价值观念从教育者传输给受教育者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将这些观念内化和融入自己的价值图式的过程。不論是从大学生本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排斥强制灌输,还是从内在学习驱动力将导致更好的学习效果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对其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的必要途径。

2. 技术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可以肯定,网络是作为一项为人类服务的技术而诞生的,它具有浓厚的技术色彩。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快捷获取、虚拟传播的优势使网络使用者得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取得的信息资源以及在网络世界中尽情展现自我、张扬自我的机会。这不仅大大延伸了网络使用者的各项能力,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网络使用者之间的联系。网络的技术性优势既能满足某些个体对“游侠式”生活的需要,也能满足另一些个体对社交的热衷;既为各种社会群体和亚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主流文化创造了宣传平台。但是,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 [9 ],这注定了网络技术在进行社会性应用时,同时打上了人文性的特征,用以表达人对自我的期许和认同。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网络技术已经造成技术异化和技术危机:网络成瘾、网络不道德行为、虚拟网络生活对现实生活空间的挤压等等。在技术异化和技术危机之下,网络的人文性就显得极为重要。网络价值观教育便是要让大学生在网络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之间建立辩证的联系,认识到此二重属性乃是网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避免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异化的网络价值观。

3.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呈现的方式上来讲,教育活动可分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通常包括父母的说服教育、学校的课堂教育。基于显性教育方式的直观、可操作以及教育效果的快速、准确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就十分有必要将网络虚拟世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直接传达给学生,标出红线明确告诉大学生在网络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应该做。然而,大学生作为身心处于成长期的群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容易受到暗示性教育方式的影响,因此教育意图相对隐蔽的隐性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0 ]。这需要高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有意创设能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健康网络环境,淡化大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让其通过自身体验来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价值。

三、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

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是对网络本身以及网络对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的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的正确网络价值观是虚拟网络道德生态的重要表征,反过来,通过建构健康的网络道德生态也就是在开展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

1. 构建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

大学生群体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群体,他(她)们受过更为系统的学校教育,是具有更高文化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高素质群体,也更注重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完全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心理诉求和心智条件。而且,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自我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实现自觉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11 ]。因此,建立并运用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三位一体”的自我教育机制,是促进健康网络道德生态主体和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大学生是网络道德生态的重要主体,这一主体资格的获取主要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大学生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大学生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自身、他人以及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她)们对网络是非、网络善恶、网络价值的正负的判断。因此,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会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生活,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而消极腐朽的人生观则会导致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行为,形成错误的网络价值观。从人生观的历史形态来看,乐观主义人生观、幸福主义人生观以及共产主义人生观是积极的人生观,是大学生应该正视并努力养成的。对于我国大学生而言,尤其是要形成共产主义人生观,将追求共同幸福和贡献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有在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网络道德生态的主体资格,才能自觉审视自己的网络行为动机、树立网络道德规范并反思自己的网络言行,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

2. 运用“虚实并重”的高校网络价值观教育方式

大学生作为学生,其最主要的作息场地是大学校园,最主要的受教育方式是课堂教育。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教育就必然地落到了高校身上,具体来说是落到了高等教育工作者身上。大学生活的现实性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虚拟性,要求高校的网络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必须“虚实并重”。这里的“实”是指高校应该一方面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活动、专业实践等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实”注重的是直接将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从外部向大学生进行传递。“虚”则是指一方面高校应运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获取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绿化”,过滤有害网络信息和不良网络行为;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网络平台,如校园论坛、官方微博、学校公众号等,营造纯净的虚拟网络空间。“虚”注重的是环境熏陶,让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生活中形成对正确网络道德观的自我认知。通过虚实结合的网络价值观念传递和网络道德观自我建构,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生态,促进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

在教育实践层面,其实国家、政府、高校都已经深刻认识到在大学生和网络的关系上,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以便大学生能有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来筛选网络信息,理智地对待网络社会中的人和事,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让大学生成为网络的主宰者和主人,而非让网络成为大学生的主宰者。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社会是一个“生产生活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力量越来越有力地影响和支配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技术统治世界” [12 ]。因此,网络价值观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体系。通过对这一知识体系的教授,就可以使大学生明白利用网络可以做什么。同时,网络价值观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感和网络是非辨别力来开展,让大学生明白通过网络应该获取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获取。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道德感和网络是非辨别力的养成是网络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比网絡技术知识的获取更为重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也是一项构建良好网络道德生态的工程。

3. 建立“文化与技术同步”的外部环境网络价值观教育体系

这里的外部环境就是除大学生自身和高校之外的其他影响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媒体以及网民(其中便包括大学生的家庭成员)。外部环境网络价值观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隐性教育,它是通过塑造一个健康的虚拟网络道德生态来为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提供环境保障,是对自我教育机制的有效补充。这一环境保障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两项主要的措施:一是网络环境净化,主要依靠技术手段来完成;二是网络环境的价值导向,主要通过网络文化来实现。前者涉及“谁负责净化”、“依据什么进行净化”的问题;后者涉及“谁来引导”、“导向什么的问题”。

技术手段起到的是过滤、监管的作用,是政府和网络媒体从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的源头进行控制,过滤或及时清除有害网民——尤其是不利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对于大学生经常浏览和登录的网页、论坛、微博、朋友圈,政府和网络公司都有责任对暴力、黄色、迷信及其他不道德甚至涉及犯罪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清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用技术进行网络过滤和网络监管并不是要否认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式的自由世界的本质特点,必须在尊重网民正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有限制地运用网络过滤和监管技术。

以网络文化为切入点构建健康的虚拟网络道德生态才是对大学生进行外部环境的隐性网络价值观教育的最佳选择。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内容上的共享性、主体上的匿名性以及载体上的开放性特征,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大学生网络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之功效。但目前中国网络文化在同质化趋势中存在被西化的较大风险,由此形成的道德生态也可能是受资本主义道德侵蚀的道德生态。因此,我们要发展的网络文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网络文化,它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本体基因。同时应当批判吸收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 [13 ]。只有基于这样的文化基因形成的道德生态才符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愿景目标,才真正有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11-28].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

[2]储朝晖.从人本值看以人为本的教育如何可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4):47-51.

[3]付 洪,王建洲,安 勇.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4(3):37-43.

[4]文丰安.当前大学生网络犯罪现象之理性审视[J].东北师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25-227.

[5]周卫红.网络观教育:内涵与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6(7):68-70.

[6]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8]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35.

[9]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10]周宏伟,谢 钢.“90后”大学生隐性教育途径创新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2):106-109.

[11]钟秉林.自我教育是体现本质、真正生效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4-15.

[12]付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207.

[13]王泽应.核心价值与民族魂魄——从中国传统价值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