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哲学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与尝试

2017-03-30于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于伟

摘 要:世界范围内儿童哲学研究及实践正在蓬勃展开,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课程的方式或者马修斯的与儿童对话则是主要的实践方式。2014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始尝试在小学所有学科内进行“儿童之问、之思、之学”的教学研究,期盼能开辟出儿童哲学教育的“第三条道路”,以求更好地促进儿童基本思维能力尤其是哲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哲学;第三条道路;东北师范大学附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1-0027-07

小蝌蚪自己生活得也挺好的,为什么要找妈妈呢?为什么是小蝌蚪找妈妈,不是妈妈找小蝌蚪啊?咱们人不都是妈妈不见了孩子,着急地找孩子吗?为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女孩儿不读书吗?——一年级语文

什么是时间?我怎么看不到它呢?钟面上为什么要分为60个小格,为什么不是50个,70个,钟面上为什么只有12个数字,而不是10个数字呢?什么是原子钟?什么是原子?我知道原子弹,是原子弹吗?—— 一年级数学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

……

就目前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而言,主要有两种主流的实践方式。第一种以美国的马修·李普曼为代表,通过开发专门的儿童哲学教材如《聪聪的发现》,对儿童进行专门的儿童哲学教育,这种方式关注的不是苏格拉底、康德等的哲学知识本身,而是儿童对哲学的探寻过程;第二种方式以加雷斯·B. 马修斯为代表,他主张成人应该与儿童展开平等的对话,儿童可以帮助成人对有趣的甚至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并作出很大的贡献,他自己作为大学教授,也到学校中亲自与儿童展开对话讨论。

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为附小)源自于2014年开始的儿童哲学的研究和探索,有别于马修斯、李普曼的做法。上述所列举的问题,是附小各个学科教师在课堂上收集到的“儿童之问、之思、之学”的一个缩影。虽然附小的儿童哲学还没有像欧美(如法国)或者台湾等地的学校一样,作为一门正式、成熟的课程开设,但这寻常课堂上的场景,却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儿童哲学正在逐步以普遍、多元的形式走近东师附小、走近各个学科、走近教师以及孩子们的世界。附小的儿童哲学研究,也正在以“各学科普遍渗透”、重点研究“儿童之问、之思、之学”、“培养儿童基本思维能力”的方向迈进,以期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儿童哲学实践风格,我们暂且称之为“第三条道路”。

一、缘 起

多年来,笔者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在教育哲学领域。在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工作时,笔者对后现代等哲学问题关注得也较多,偶然的机遇来到小学工作,促成了哲学与儿童的相遇。出于工作的需要,笔者开始把研究的兴趣转向儿童哲学。

2014年8月19日,笔者正式成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第14任校长。附小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这样一所学校的负责人,如何在学校已有发展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为笔者面前的重点攻关任务。前任校长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即强调学校各种组织形式开放。在此基础上,笔者决定将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定位于“内涵式发展”,为此,提出了“率性教育”的办学理念。其中,“儿童是哲学家”就是“率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立论基础。之所以选择这么做,也是因为附小从1948年建校以来其作为东北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一直都担负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可以说,历任东北师大附小校长,都在进行着符合他们那个时代的引领性、示范性研究。比如说20世纪附小首任校长王祝辰在附小进行了“动的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改革尝试;80年代李筱琳校长带领附小进行“单科单项改革试验”、“整体改革试验”、“小主人教育试验”等等。每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试验,基本都走在当时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过程与策略

1. 儿童哲学与附小“结缘”

从接任附小校长到“率性教育”正式提出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关于“率性教育”的思考,笔者却整整持续了15年。笔者一直非常重视我国传统哲学研究,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之“魂”。石中英教授曾谈及:“陈元晖先生提出,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如《中庸》。《中庸》开篇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非常凝练地表达了我们中国人关于天命、人性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 [1 ]这一观点让笔者开始重视我国的传统哲学尤其是《中庸》。在离任东北师大教育学部部长之时,笔者把刻着“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牌匾作为赠言送给了教育学部。接任附小校长之时,笔者同样把“率性教育”作为自己教育实践研究与改革的起点。2014年10月,笔者面向全体教师正式提出“率性教育”的基本构想。“率性教育”之“率性”源于《中庸》。“率”即遵循之意,“率性”就是遵循兒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率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育,就是“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 [2 ]。

“儿童是哲学家”是提出“率性教育”的一条重要依据。笔者始终认为,好问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如此,随着“率性教育”在附小的出场,儿童哲学的研究正式进入附小。附小正式提出“率性教育”后,笔者对“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研究从理论走向了现实。这期间,笔者重点思考了儿童意味着什么?笔者一直深信“儿童是艺术家”“儿童是梦想家”,尤其是“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有自己的哲学,皮亚杰研究的就是“小康德”。儿童时常会追问这样的问题“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而不忘记另一些事?”“为什么有男孩儿和女孩儿?”“地球还会转动多久?”“为什么1+1=2?”对于“儿童是哲学家”的基本认识给我们实践带来的最重要的启发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儿童、信任儿童、相信儿童。我们需要给他们搭建起合适的平台去支持他们的发展,而不是对这种“哲学天赋”视而不见。

2. 儿童哲学与教师“相遇”

2015年6月,由全国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附小联合承办的主题为“儿童哲学与儿童教育”的高峰论坛在附小举行。这是笔者担任附小校长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会上笔者以“儿童的意蕴与率性教育”为题,做了论坛的主题发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请来自全国的专家为附小提出的率性教育“把脉”,提出好的建议。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笔者开始正式地把研究焦点转向了儿童,转向了儿童哲学。会议期间,全国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石中英教授对“儿童哲学”的议题以及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位:第一,国内哲学界、教育哲学界,对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起步晚、底子薄、作品少、移植多。真正关于儿童哲学、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处于初级水平。第二,在小学阶段开设儿童哲学课,已经很多了。这是否预示了一种儿童哲学教育的前置或者是下移,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第三,附小这样一所全国知名的小学,它独特的空间结构,开放式的教室设计,无不在向我们诉说着它对教育的一种期待。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很多作品,看到了个性的表达。这也是本次会议最独特的地方,即第一次在小学召开教育哲学会议。教育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离开实践的场域是不行的,不能仅有一种理智的思考,而缺少一种实践的关怀。这最独特的地方是要写进教育哲学的历史文献的。第四,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但不是占有智慧,而是追求智慧,是一个不断追梦、不断反思的过程。哲学考虑的不是具体的问题,而是具有一般性、整体性的问题。哲学既是个名词,是概念体系;也是动词,是不断追问。从动词角度来看儿童哲学,儿童有爱动、爱问、爱幻想的天性。儿童的追问是没有禁忌的,有时问得成人很窘迫。问题不算什么,关键是儿童对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和气质。

本次学术会议中专家代表的交流,让我们对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将研究视角转向儿童哲学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个研究机构、中小学的交流,2016年5月学校决定组织“哲学与幼童——第二届儿童哲学与率性教育高峰论坛”,并将论坛的主题以推动儿童哲学教育为目标,设定為“儿童之问之思之学”。儿童之问的研究,希望推进对儿童哲学意蕴的研究;儿童之思、之学的研究,希望推进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论坛设定了六个议题:儿童哲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儿童哲学与学科教学,儿童(小学生)的经验、思维特点与有过程的教学,儿童的逻辑与有沉思的教学,儿童之问研究,儿童文学、儿童哲学与儿童教育。论坛议题基本涵盖了儿童哲学、儿童哲学教育主要的核心议题,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探讨。

3. 儿童哲学的“储备”研究

(1)开展了海内外文献研究 国外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美国儿童哲学侧重训练儿童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美国主要是李普曼、马修斯等人的研究。我们对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马修斯的儿童哲学研究(包括马修斯的哲学三部曲的研读:《哲学与幼童》《与儿童对话》《童年哲学》)进行了梳理。欧洲(如法国)的儿童哲学更看重儿童对智慧的喜爱和人际互动。英国的儿童哲学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而且英国的儿童哲学教育相较于其他几个国家,更加具有实证性气质。英国早期开始的儿童哲学研究之中,最著名的是1993年由威廉(William)于德比郡(Derbyshire)开展 [3 ]。次年(1994年),英国德维得郡议会(Dyfed County Council)进行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儿童哲学实验研究。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个实验组学生的语言技巧、自信心、思维能力和倾听能力均有显著提高,而将儿童哲学课堂与阅读活动相结合,则效果更佳。坎贝尔(Campbell)在2002年对两所苏格兰地区已经将儿童哲学课堂应用于日常教学的学校的学生能力水平进行了测评 [4 ]。2012年9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SAPERE)启动了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儿童哲学探究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评儿童哲学探究活动对8至11岁儿童的影响,具体的结果是通过分析认知能力测试(CAT测试)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们的测试成绩得出。澳大利亚的儿童哲学教育深受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儿童哲学课程不仅强调儿童分析与推理方面的训练,也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社会性发展,同时还关注儿童人格特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国内专门的研究机构及研究实践。国内的相关研究机构开始更为关注儿童哲学,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将儿童哲学设为下设的研究方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设立了专门的“儿童哲学阅读推广”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开始,国内的许多幼儿园和小学也逐步开展儿童哲学的相关活动,昆明市铁路南站小学、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庙山小学都开展了儿童哲学课;上海杨浦区六一小学自主开发《儿童哲学》校本课程;云南民航儿童哲学实验幼儿园是我国首所开展儿童哲学试验的幼儿园。

(2)关注皮亚杰“儿童心理研究” 皮亚杰曾经非常直言不讳地说研究的是“小康德”。研究“儿童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难以绕过的心理学人物就是皮亚杰。因此,在儿童哲学的研究中,我们也将皮亚杰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纳入了视野,将其作为推进儿童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我们专门组织了对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研讨。对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等作品的研读基本形成了以下共识:第一,皮亚杰重点关注了“儿童认识如何发生”。皮亚杰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虽然他是生物学家出身,但是有几十年研究发生认识论,他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紧随康德去研究人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后来,他集中研究儿童的认识逻辑,很重要的就是研究成人的认识是怎样的发展过程。研究进行了几十年,儿童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许多哲学家如洛克、笛卡尔、康德等,都是研究成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唯独皮亚杰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研究的。第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心理学对教育学的发展对教育研究的发展愈加重要。因此必须重视心理学尤其皮亚杰对儿童的研究。第三,皮亚杰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并能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人。智力训练的目的是训练智慧而不是储备记忆。理解即发明,这与儿童哲学教育的“爱智慧”追求殊途同归。第四,让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活动是智慧的源泉,人有探究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促进一个人的发展要善于引发一个人的动机,引起儿童认知的不平衡。儿童哲学教育可以全过程促进儿童这种探究天性的发挥、促进主动学习。第五,要注意儿童特点、符合发展阶段。皮亚杰说过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学习从属于发展。因此,儿童哲学教育同样要考虑儿童的发展阶段与特点①。

(3)史宁中教育哲学思想研究 史宁中教授关于教育的一些哲学思想,包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也对“率性教育”理念形成、儿童哲学研究的尝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专门组织了对史宁中教授教育哲学思想的研讨,主要对《关于教育的哲学》、《试论教育的本源》进行了重点研讨②。

第一,沉思很重要。史宁中教授曾经跟笔者说过:“我在小学的时候因为一道题想了一周。”所以2014年8月19日笔者刚到附小,在就职讲话时讲到“希望我们附小的教育是一种沉思的教育”,就是当孩子们毕业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孩子能够达到沉思,就是集中精力想一个问题,那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基础打得很好。笔者想无论是外语还是哪个学科,让孩子集中精力沉思非常重要。靠什么能够沉思呢?得有兴趣。而儿童哲学的推进与实施,可以很好地帮助儿童去沉思、深入沉思、有效沉思。第二,儿童第一。史宁中教授曾经给幼儿园题词“儿童第一”。笔者认为这个思想很重要,所以笔者在附小提出“率性教育”,提出“保护天性,尊重个性”,这是和史宁中教授的想法一脉相通的,就是你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怎样把学生放在小主人的位置。第三,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两种特别的思维能力。他认为人和动物是不能用劳动来区别的。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两个特别的思维能力,即想象力和抽象力 [5 ]。第四,早期的教育要注重智力开发而不是知识传授。他提出“14岁之前的教育为早期教育,教育应当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应该服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服从大脑的发育规律”。“针对大脑的发育规律,理想的早期教育应是注重智力开发而不是注重知识传授。” [5 ]第五,早期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基本思维能力的教育。所说的基本思维能力是存在的,这就是反复谈到的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也就是说,在早期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如果这个说法是成立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构想出各种教育内容和方法,用以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 [5 ]。

史宁中教授关于教育哲学的这些核心思想,使得我们开展儿童教育哲学研究的方向基本明确了,即附小应该做的可能不是同马修斯或者李普曼那样进行所谓的专门的儿童哲学教育,附小的兒童哲学尝试,可能更大意义上是出于早期教育本质的使然。儿童哲学教育对教育学来说或者对于附小来说意味着,要重点关注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要结合各个学科去实践。

(4)“名师引领”的实践探索 在附小的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较为完备的“优师阶梯工程”,即青蓝工程、希望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面向教龄1~5年的青年教师;希望工程面向6~10年的骨干教师;而名师工程则面向逐渐成熟起来的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学校名师。名师工程的教师,是由学校最为优秀的各个学科教师代表组成。

在部分教师对儿童哲学理论研究初探的基础上,2015年12月,学校开始有步骤地在名师工程的示范课中尝试儿童提问的研究。各个学科名师引领的探索,为整个儿童哲学研究的推进起到很好的探索性作用。同时,有部分名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儿童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一年级语文的陈老师,就做了一个题为“循着提问进入儿童世界、让儿童像儿童一样成长——一年级儿童提问原生态收集、分析”的研究。陈老师在日常的常规教学中累计收集了1 700多个儿童的原生态问题,并进行了分类归类整理,整理出了四大类问题: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成人司空见惯的问题、难以给出答案的问题、关注作者写法的问题。尤其关于作者写法的问题,深入到了语文学科内部,比如收集到的儿童问题有“不是曹冲称象吗?怎么都是官员在说话?为什么到了第四段曹冲才出现?为什么前几段都没有?” [6 ]。陈老师对儿童提问的研究既进行了归类,还分析了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回应。

可以说,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开始慢慢意识到儿童哲学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学科内部关注儿童、关注儿童哲学、关注儿童哲学教育。儿童哲学、儿童哲学教育开始走近班级,走近儿童。

(5)儿童哲学作品研读:走近“马修斯”、反思“优越感”、向儿童学习 2015年10月,学校组织参访团访问了儿童哲学的重镇——台湾儿童哲学基金会。在访问过程中,对毛毛虫儿童哲学图书馆的访问,让我们对台湾的儿童哲学开展状况、杨茂秀教授所提出的“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的观点,以及台湾儿童哲学教材的研究有了系统性认识。

2016年年初,在台湾访问交流的基础上,笔者开始推荐全校教师开展儿童哲学作品的研读。马修斯的哲学三部曲:《哲学与幼童》《与儿童对话》《童年哲学》成为了全校教师的寒假读物。2016年3月份开学,即组织了全校性的儿童哲学作品研读读书交流会。学校12个学科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了互动交流。

这次读书交流,使得附小的大部分教师理清了几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要读马修斯的这三本书?什么是哲学、哲学问题?李普曼、马修斯及他们的哲学有何区别?为什么要向儿童学习?怎么看待“故事”?怎么看待哲学和数学的关系?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理清的主要问题中,大部分教师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就是“向儿童学习”。“要保护好儿童独有的哲学思维:我们不是上帝,学校也不是宗教裁判所。不是上帝,我们就没有绝对的权利,只有相对的权利。不是宗教裁判所,我们在思想上都只有有限的权利。所以,教师要反思我们的‘优越感。”总体看,教师和孩子比,成人和孩子比,还是有优越感的。就像我们和动物比,这个优越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不反思我们的优越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一个成人,在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之后,获得了很多很多符号,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孩子身上恰恰有我们这几十年失去的,比如纯真、天真、想象。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它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儿童时代有儿童时代的价值,儿童时代的目的,不能简单地用“幼稚”来否定儿童时代的价值。当然,儿童时代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各个学科的教师也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对马修斯的作品进行了研习、诠释。比如社会学科的杨静老师,就结合自己的阅读,提出了要“尊重并保护儿童的哲学思维”。她认为,《哲学与幼童》等作品所透射出的,是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透视儿童所提出问题背后的哲学思维。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护好儿童的哲学思维。对儿童哲学思维的认识,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哲学存在的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怀疑与困惑,儿童大量的、充满哲学性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成人、家长及教师,面对儿童的童真和洞察力,必须丢掉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心怀谦卑地去善待儿童的提问、尊重儿童的天真、天性,理解、欣赏、尊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正确调整自己与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③。

再比如教语文的李维奇老师谈到:“我倒觉得孩子们关注什么样的哲学内容不重要,有哲学思维对于儿童来说才是最宝贵的。哲学思维是求真思维,一般来说,我们成人是不太具有这种思维的。我们老师要懂得保护这种思维,这很重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如何能在原有基础上帮助儿童进一步提高?其实我觉得,所有的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都可以去有意地培养渗透。”④

所有12个学科的教师对马修斯作品的研读,使得重视儿童哲学思维培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6)儿童哲学教育的原生态研究 这是“李普曼式”+“马修斯式”儿童哲学课程的一种初步尝试。

2016年6月,附小在长春的三个校区中,每个校区选择了一个主题,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年级进行了专门的儿童哲学课程的讨论尝试,进行了原生态的研究。之所以说展开的形式是“李普曼式”+“马修斯式”的,是因为在课程形式上采用的是李普曼的理念,进行专门化的儿童哲学课程尝试;而课程内容则选择了马修斯的童年哲学三部曲中马修斯曾经讨论过的经典内容;课程目标上也采用了马修斯的理解,即更加强调与儿童的对话,在与儿童的平等对话中讨论哲学专题。本次活动三个校区累计共上了九节研讨课,覆盖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年级。

第一,自由校区学生对于“特修斯之船”所引发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校区我们选择了一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级来开展研讨课,其中一年级学生对于“特修斯之船”关于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充满了思辨味道,讨论的角度涉及数量、历史、意义、时间、材料、结构等;除了材料、结构等表象的内容外,四年级学生相较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到了精神、灵魂、历史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等更问题,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讨论也更为深入细致;而到了五年级,这些学生关于同一性问题讨论的广度基本接近成年人,可以对材料、价值、本质、历史、灵魂、使命等概念进行很合适的应用,可以对到底哪一段历史才算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的历史进行概念定义,具有了分别把材料(数量比例、旧材料的意义)、历史(时间、古代的历史、现代的历史)、使命(使命转变)、灵魂、表现形式等作为判断标准的能力。

第二,繁榮校区学生对于“三个人的快乐和一个人的快乐”所引发的伦理问题的讨论。繁荣校区的三位教师分别在各自所执教的二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班级,像马修斯那样就“伦理”这个主题与儿童展开了一次对话。围绕着相同的文本内容,三个年级的学生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点:首先,尽管学生的年龄有不小的差异,但是,在具体的讨论中体现的关注点似乎没有明显差异,即都关注具体事件本身,无论是评价还是提出解决办法,都是就事论事,少有超越事件从更上位的原则进行讨论。其次,似乎低年级的学生,更愿意试图从情感上理解故事中的人和事,更愿意表达同意或者反对;而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提出解决办法,并且多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是否能说明,年龄小的孩子更关注“在实践中个体的情绪”,而年龄大的孩子开始关注“实践的解决与否”?最后,整体上看,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容易被他人牵引,不能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持续而坚定的思考。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新的观点或者一个容易引起多数人关注的观点被陈述后,学生们会迅速转向新观点的讨论,而忽略了之前还没有讨论完成的话题 [7 ]。

第三,中信校区学生对于“自由”根本性问题的讨论。中信校区从法国的儿童哲学绘本《儿童哲学智慧书》中,选取了其中的一个话题——“自由,是什么?”,在幼儿园大班、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儿童中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儿童“自由”是具象的,更愿意以“小动物”作为自由表征的对象,儿童开始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讨论对“自由”的理解。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关注的是意愿的实现或是经验性的感知;个别学生提到了自由的限制性,认为“自由是没有人管”或是“自由是有限度的”;亦有同学提到自由的用处,可以让人感觉放松、快乐,如比喻成“像在广阔的天空”。四年级的儿童既关注个人意愿,也开始关注限制问题,还有具体化的表达如“练琴不用妈妈看着”等;个别人提到了权利,也有少数人关注到了用处,如“愉悦”、“放松”等。六年级的儿童,相比较个人意愿,更多地关注了自由的限制性,大多数同学都概括性地提到了“无拘无束”或“不受限制”;个别人提到了“自由是自己的权利”;少数人提到了自由的作用,“快乐”、“轻松”成为讨论中的关键词 [7 ]。

三、研究展望

对于附小来说,探索儿童哲学,从更大意义上或者从儿童哲学的概念内涵认识上来说,并非让儿童掌握“名词性的哲学”,即哲学概念体系,而是让儿童实践“动词性的哲学”即爱问、爱智慧。因此,从保护儿童“好问、好探究”的天性角度来讲,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如何帮助学生深度地思考问题、沉思问题,是下一步需要集中攻坚的难题。

1. 关注基本思维能力培养

正与史宁中教授所强调的“核很重要”的思想一样,附小进行儿童哲学研究的尝试,同样要抓住最主要的内核是什么、最开始实践的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的目标追求是什么。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马修斯式”和“李普曼式”之间,笔者认为附小未来要走的道路应该可以被作为“第三条道路”,即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儿童的哲学研究,而不是进行专业的儿童哲学教育。附小所进行的儿童哲学研究的尝试,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儿童的基本思维能力,以求更好地进行基本思维能力的教育。除却生活习惯和价值判断的教育之外,早期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基本思维能力的教育 [5 ]。也就是说,在早期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

2. 关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

开设单独的儿童哲学课程,可能在未来的附小会继续进行尝试,但是尝试的目的也是为了深入“儿童之问、之思、之学”的研究,只是手段而已。单独开设专门的儿童哲学课程对附小来说可能不是主要的方向。对于附小来说,要培养儿童的基本思维能力,未来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要采用在全学科进行渗透式的教育路径。附小各个学科未来都要进行集中探索的课题是:儿童是如何“问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进行学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意味着什么?总之,无论哪个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渗透”的方式去研究“儿童之问”“儿童之思”,并不断贯彻、落实“尊重、倾听”的态度是目前的重要任务。教学如何更有实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缺乏追求理性和培养未成年人理性思维的传统。再加之教学方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二者合流而导致的儿童哲学教育中课堂教学到底如何展开?是否存在较为成熟的模式?是否具有一些核心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流程?各个学科教师如何能保护好儿童好问的天性,引导好、发展好儿童好问、好探究的天性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 深入推进“儿童创造的问题”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目前的办学理念是在尊重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创造的教育”。“创造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创造的教育”对于小学来说,意味着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笔者认为重要的事情可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孩子的兴趣。其实主要是好奇心,即儿童愿意开放地问、开放地想。比如说提问题的兴趣、发现问题的兴趣、愿意动手动脑的兴趣。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予以有效地培养、激发和保护。第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分类能力、归纳能力、直觉能力和想象力是创造教育的重要内涵。第三,合情合理地进行推理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兴趣的保护与培养。对小学教育来说,发现问题的兴趣、提出问题的兴趣、愿意动手动脑的兴趣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予以有效地培养、激发和保护。对于儿童来说,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起点,也为持续学习、持久思考提供内在动力 [8 ]。

对于附小来说,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儿童哲学的原生态研究,尤其关于“儿童提问的原生态研究”,是儿童哲学研究的“蝴蝶效应点”。通过“儿童之问”的原生态研究,可以让我们较为容易地窥见儿童的秘密,理解儿童的特点、水平,更好地帮助教师逐渐形成儿童哲学教育的思维以及模式,提高儿童哲学教育水平。因此,坚持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原生态的深入研究,是未来必须要坚持做好的。

4.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儿童哲学的教育能取得更好的实效,关键在教师。小学教师素质好、能力高、意识强,儿童哲学的教育效果就更好,反之亦然。但就目前附小推进儿童哲学教育的现实来看,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哲学素养不高、哲学教育意识不强、哲学教育能力欠缺等问题。一些教师进行儿童哲学的教学,往往是凭着一种感性直觉。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得深入等问题,教师们缺乏这样的思考或者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很多学科的教师凭经验上课,尤其“教教材”的倾向较为普遍,忽视儿童如何提问、如何思考的问题研究,忽视儿童认识是如何发展的问题研究。

儿童哲学历经两年的时间已经慢慢地“走近了东师附小”。附小比国内的一些小学包括研究机构起步晚,我们的研究初见端倪,尚幼稚粗陋,所以抛出来,其意在“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注 释:

① 本段参考了“思实史是诗研究群”中2016年4月23日的研讨整理稿——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导读一文。

② 本段参考了“思实史是诗研究群”中2015年10月17日的研讨整理稿——《关于教育的哲学》、《试论教育的本原》等文章。

③ 本段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杨静老师于2016年6月4日发表在“率性教育”公众号中的一篇名为《尊重并保护儿童的哲学思维》的文章。

④ 本段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李维奇老师于2016年4月15日发表在“率性教育”公众号中的一篇名为《哲学思维与人生幸福》的文章。

参考文献:

[1]于 伟.教育学家之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8.

[2]于 偉.儿童的意蕴与率性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5- 08-12(13).

[3]K.Murris. Teaching Philosophy with Picture Books[M].New York:Infonet,1992:56.

[4]J.Campbell. An Evaluation of a Pilot Intervention Involving Teaching Philosophy to Uppe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Two Primary Schools,Using the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Methodology[J].Unpublished MSc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sis,University of Dundee,2002(9):25-28.

[5]史宁中.试论教育的本原[J].教育研究,2009(6):34-38.

[6]陈识欢.东师附小教育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3.

[7]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研究部.与儿童的“对话”[R].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16:34-70.

[8]于 伟.“创造的教育”对小学意味着什么[N].东北师范大学校报,2016-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