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想毕业的研三学子心理辅导案例
2017-03-30江洁
江 洁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一个不想毕业的研三学子心理辅导案例
江 洁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通过该生的厌学情绪发现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现象,如何有效缓解冲突与矛盾成为本文的重点。案例针对研究生毕业过程中经历的择业选择、毕业论文、情感婚姻、理财观念等问题,采用积极心理学策略,从拉开距离、调查清点、处境鼓励、言语表达、目标扩大5个环节展开心理辅导,最终辅助该生顺利毕业。
研究生;积极心理学;心理辅导案例
一、确定辅导对象
1、辅导背景
文星(化名)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他主动来办公室找辅导员咨询如何办理休学手续。
2、辅导原因
主诉厌学情绪严重,他明确表明自己现没有信心和兴趣完成毕业设计,觉得延缓一年才能顺利毕业。
3、基本情况
该生为湖南衡阳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一般。就读期间,表现良好,导师评价较高。
4、问题分析与认定
初次谈话期间,只要谈及学业方面的问题,文星语调中流露着无奈和挫败。经过2次谈话,发现除了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设计——研究生学业,他能胜任研会的任何职位,而他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引发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
5、初步拟定方案
辅导老师采用积极心理学策略[1],侧重理解他的内在需求,聚焦于目标设定的内在动机,探索他内在潜能的挖掘。整个辅导过程分为5个环节,分别是拉开距离[2]、调查清点[3]、处境鼓励[4]、言语表达[5]、目标扩大[6],每个环节间隔2周,辅导时间50分钟为宜,共10次辅导。
二、辅导过程
1、拉开距离
拉开距离是指辅导老师的任务就是“倾听”,“有效倾听”和观察被辅导者[7]。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文星打开心扉跟辅导老师交流目前他的困境,以及引发的困扰和不安。辅导老师引导文星从笼统概括过渡到具体分析现在困扰学习动力不足的主客观原因,梳理其主观原因为目标设定模糊、低自我效能,客观原因为外在压力源,如不满家人的期盼、渴望导师的认可、回避女友的憧憬、反感友人的攀比等。
1.1 与父母的交流
目前文星面对父母期待的切实感受,他告诉辅导老师,从小父母对他期望高,他也很懂事,从未违背他们的意愿,但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不高,发展前景有限,自己不甘心安于此状。他的择业与父母的期待造成内心矛盾,每当父母要他备考事业单位招聘时,他都以忙毕业设计为借口。
1.2 与导师的交流
目前文星听取导师关于毕业方案提出建议的切实感受,他对辅导老师诉苦道,由于自己研究方向为新兴学科,参考文献有限,较难出成果,设计进展缓慢,曾多次与导师提出换方向的想法,但苦于导师对新兴学科科研成果的高期望与热情,自己也只能起早贪黑继续做实验,盼早日出实验结果。这使文星认为毕业设计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与毕业设计建立联结。
1.3 与女友的交流
目前文星与女友沟通的切实感受,他与女友恋爱已3年,关系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女友老是提及婚姻问题,并经常要他给出明确答案。文星觉得女友完全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但是自己觉得现在的经济实力根本没有给女友一个美好的婚姻。所以每次只要女友提及婚姻问题,他就假装自己在忙学业。
目前文星与好友聚餐时切实感受,他委屈跟辅导老师诉说,由于科研压力比较大,他以前经常跟大学好友聚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缓解压力,但是好友聚餐是实行轮流买全单形式,轮到他买单时发现聚餐消费上千,这让他经济困窘,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情况,现在他都会以忙学业作为推辞。
2、调查清点
调查清点是指澄清事实,全面了解被辅导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还要理清这些事情的关系[8]。经过4次与文星的内容涉及择业选择、毕业论文、情感婚姻、理财观念等方面,分析产生冲突的具体情境,总结文星的自我表述,发现文星的目标全围绕外显目标而奋斗,外显动机包括不想辜负家人的期待、导师的希冀、女友的憧憬、好友的认可。交流过程中,辅导老师强化文星自身的积极品质,辅助他识别自己所处情境中的积极品质,避免主观臆断、情绪化看待问题。
3、处境鼓励
处境鼓励是指帮助被辅导者看到问题和冲突的全景,认识到自己在冲突处境中的积极品质[9]。通过辅导老师与文星的父母、导师、女友、好友的沟通,挖掘文星的积极品质,促进他们之间的积极互动。父母认为文星的积极品质是孝顺和聪慧,他们自信告诉辅导老师,他们的孩子绝对会找到理想的工作;导师认为文星的积极品质是勤奋和耐心,他笃信文星有能力顺利完全毕业设计;女友认为文星的积极品质是责任和踏实,她肯定回应辅导老师,她深爱眼前的男人,并相信未来婚姻生活会是美好;好友认为文星的积极品质是实在和热心,他们很欣赏文星为人处世的态度,觉得大学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4、言语表达
言语表达是指被辅导者学会用新的视角、新的语言、新的行为去认识、表达和应对冲突[10]。强化文星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品质,对文星有目的鼓励,促进双方愉悦的交流。通过“应该怎样”(如表1)的方式重构和整合以前的沟通内容,重新看待他人的交流,缓解沟通产生的矛盾,化解沟通产生的误会,打破由此产生的沉默和歪曲想法。
4.1 “应该怎样”
表1
5、目标扩大
目标扩大是指被辅导者能够将新的变化、新的能力整合应用到生活的而其他方面[11]。明确自身目标导向,重拾目标管理的“主权”,聚焦于自身的内在目标,如表2扩大目标所示。通过进一步分解文星内在目标的具体化,积极建立内在动机,发展内在回报的焦点,理性看待他人的见解,学会换位思考。
5.1 扩大目标
表2
5.2 后续回访
经过2个多月的辅导,文星体会到亲情的无私、拥有了爱情的坚守、感受到导师的关爱、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女友在父母的建议下顺利考上当地市区的事业单位,现在已与父母相处融洽;文星体验学业的热情,带着创造力开始他的毕业设计,他总会有新的想法向导师寻求指导,而导师也给予了满意和鼓励,他围绕研究领域展开文献阅读,并做相应的延伸查阅,将工作拆成可以管理的目标,定期完成指定任务。
通过10次辅导,不仅让文星从学业中获得新的见解,也使他从交往对象身上获得新的洞见。目前文星延迟学制半年,毕业答辩也顺利通过,并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6辅导反思
6.1 调整各环节辅导的间隔时间
第四和第五环节的辅导间隔时间可以为2周左右,言语表达环节是一个被辅导者与交往对象之间的互动环节,需要多点时间和精力沟通,如果时间不充足,反而易造成双方误解。目标扩大环节是被辅导者根据现实所需调整自己的内在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实践的检验,如果目标的设定未达到,易造成依赖辅导老师的指导,不利于自我成长。
6.2 辅导环节顺序灵活变动
辅导环节应根据辅导对象的心理状态灵活调整,便于辅导对象的自我澄清。其中调查清点环节应一直贯彻整个辅导过程,而不是只在咨询的前阶段实施,其他环节也可以重复叠加实施,以不断激发被辅导者潜能。
6.3 重视交往对象的作用
引发冲突的另外一方是交流对象,辅导老师应加强与交流对象之间沟通,必要时通过面谈,清楚了解被辅导者在交流对象眼中的积极品质,并强化被辅导者的积极品质,搭建好交流双方的沟通桥梁。
[1]丁惠娜.积极心理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2]赵君,李焰,李祚.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2012,(3).
[3]王甜甜.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调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4]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
[5]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6]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
[7]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1:31-34.
[8]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
[9]李海云.90后大学生幸福感及其提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余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1]丁敏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江洁(1988-),女,湖南长沙人,职务/职称:初级,学历:研究生,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