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探析

2017-03-29吕琴琴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灯具应用型课程

吕琴琴

(合肥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合肥 230601)

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探析

吕琴琴

(合肥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合肥 230601)

照明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时而生,运用广泛,但其教学现状存在的师资、教材、场地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不足也决定了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本文基于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照明设计课程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切入点进行探析,进而在教学内容与手段、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三方面深入.强调实验室平台的建立对产学研用的积极作用,最后落脚到师生以良好的双主模式达到最佳的学习目的的结论,旨在使照明设计课程能够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

照明设计;应用型教学;实践教学;照明实验室

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照明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几乎所有的建筑空间环境都是照明设计对象.照明设计除了增加空间的美感,还满足人们对场所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其范围也早已超出了照明灯具.如今,设有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照明设计相关课程,教育部把它列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主干课程,更突显了其重要性.但同时,由于照明设计是一门较为新兴的课程,目前普遍缺乏专业人才,高校开设课程也不够系统完善,学生了解照明采光等专业知识的途径极为有限,这就使得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对照明设计不够重视,要么简单随意地处理,要么出现设计过于累赘,导致出现设计过程不规范、设计效果不尽如人意、材料能源铺张浪费等负面现象.显而易见,高校为社会培养的照明设计师知识素养存在很多问题,跟现在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

1 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的照明设计教育从1980年代开始,涵盖了电子、机械、物理以及工业设计等多方面知识,对于文化成绩相对薄弱的环境设计学生而言,除了对照明的装饰效果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外,对工程实践中更多的专业技术问题都相对生疏,如照度控制、光源与灯具的选用、合理配光等,存在盲目设计和主观臆断的情况[1].在开展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时,需认真总结问题反思改革.

1.1 教师队伍水平有限

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再进入高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又因在其学习阶段照明设计课程还未普及,导致他们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训练.如今教学过程中,他们大都靠自学书本知识去教学生,有的甚至不理解其中的难点部分,这种采用非专业、非专职或兼职的照明设计教师教学的现状势必导致很多知识的空白缺失和纸上谈兵,学生也就越发一知半解了.师生在专业领域的停滞不前最终造成了照明设计课程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灯具设计课或者室内设计课.

1.2 教材内容与编排不适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照明设计的书籍包括从过去的电气照明到现在的装饰照明,种类繁多,内容各异.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而言,这些书籍或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都没有十分合适作为教材使用的.它们有的过于侧重工程技术、物理及计算,沦为工科型理论;有的以照片效果呈现为主,但专业知识体系不完整;还有的是东拼西凑,整本书没有完整的逻辑性.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高质量和高适合度的照明设计教材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的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除了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提供教学参考书目及学习网站.

1.3 在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的配备上也存在很大的欠缺

教师大都在教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抽象的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然后安排学生利用市场调研的方式对建材市场和各种展示及营业性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一定的直观感受最后用于课题设计.这种方式受到教学与调研场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不能详细深入的掌握照明灯具的特性与效果,学习效能低下.

2 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探析

2.1 首先是提升专业教师业务水平

现在高校都在倡导“双师型”和“双能型”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实践应用水平的高低对课程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有赖自己本科阶段接受的照明设计相关课程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后续的研究生教育及面向社会的课程培训班的开设,其中以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三校最有影响.照明设计课程教师须接受照明技术和新型照明产品的培训,实时掌握跟进最新的照明前沿动态,并用于教学,让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是与市场不脱节,与实践也是紧密相连的.另外,还可以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设计师搭配教学的方式,做到以实际项目带动教学.

2.2 核心是拓展学生应用能力

由于照明设计的特殊性、抽象性,见光不见灯,增加了照明设备与观察者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际项目,利用真实案例将书本上所学知识点,把光和影这种虚幻的对象通过二维设计图纸表现,进一步转化到三维空间载体上.还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灵活运用照明设计规律,设计出具有创意、独一无二的照明灯具或装置,使照明设计在后续的室内外设计课程里得到持续的发挥和巩固,促进教学.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提高照明设计在学生中的关注度,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实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技术、艺术、实用于一体的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就业.

3 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启示

基于对照明设计课程的目标要求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教学内容与手段、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寻求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让学生掌握照明设计.

3.1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利用现场手段

照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环节及企业实习四个组成部分.首先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然后在实验室通过真实的光源和控制操作、模拟验证理论知识,后面再以实际操作为目的进行真实课题和项目的实践直至到相关合作办学企业的实习.理论教学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光通量、照度、亮度、色温、显色性、眩光、配光曲线、发光效率等概念,还有一些公式及计算,对于文化课基础弱且大多文科的艺术生来说无异于天书一般抽象枯燥[2].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利用实验室及各种真实的光环境现场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切身感受巩固理论知识.(1)现场环境比一般教室更真实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2)现场环境更与时俱进,能让学生快速了解新材料、新光源、新技术的运用;(3)现场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更自主地学习,避免学生被动的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教育.

3.2 建立实验室,促进产学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

照明实验室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创作两个功能,对照明设计这样具有较强实践性课程的应用型教学可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采用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照明公司提供灯具产品的方式进行设立.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对灯具设备、照明效果及控制开关等有更明确的认知.1.形象地展示光源种类为灯具设计和照明设计打好基础.如荧光灯按光色分有日光色、冷白色、暖白色三种,其色温可以采用实验室的色温仪分别测得为6500k、4500k、3500k,这样使学生对灯光色温有了清晰的概念.2.明确地展示灯具的功能及不同功能的灯具在具体场景里的应用效果.3.对灯具风格进行系统清晰的分类介绍,让学生深入研究其创意来源、文化起源等.4.介绍灯具的结构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灯具的制造及加工流程,让学生的设计能脚踏实地.5.作为资料库收集整理照明设计的相关资料与模型.照明设计实验室的采用能促进照明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完善其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专业化和具可操作性,激活学生的艺术创新性.而对于照明实验室缺失的教学机构,这些知识只能通过市场调研来获取,会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

3.3 以教为中心转向双主教学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领着中国教育的大半江山,老师教什么,学生接受就好,注重教的效果,轻视学的过程[3].如今的高校大学生基于多媒体、手机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获取资讯的方式和途径,他们甚至比教师更迅速的了解前沿动态.故照明设计要进行应用型教学改革,首先要破除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点的束缚,建立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照明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在照明设计的市场调研中学习新技术,关注新产品,学会独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设计概念;在分享和讨论的过程中,思考设计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强调实验过程,鼓励动手制作,使作品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掌握照明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

4 结语

照明设计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和新兴学科,无论在建筑市场还是高校教育都处在试验摸索阶段,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建立的几乎没有,只有在相关专业里开设照明设计课程和讲座[4].照明设计应用型能力人才的缺乏,对城市环境美化、空间氛围营造、绿色能源使用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亟待解决.这就给服务地方经济,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应用型院校建立照明设计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并解决.

〔1〕郝洛西.实践与发现:走进照明教育[J].时代建筑,2004(5):79-83.

〔2〕林红.实验与操作——照明设计教学在广州美术学院建环系的尝试[J].美术学报,2009(1):33-36.

〔3〕马丽.光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体验式”学习循环圈的尝试[J].装饰,2012(05):122-124.

〔4〕常志刚.照明设计教育及其学科建设[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论文集,2007.434-437.

G642.0

A

1673-260X(2017)02-0203-02

2016-11-19

2015年度合肥学院科研发展基金一般项目(15KY01RW)

猜你喜欢

灯具应用型课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灯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 灯具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灯具技术要求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