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音乐的创作及创新性分析

2017-03-29孙四化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创作

孙四化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电子音乐的创作及创新性分析

孙四化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电子音乐作曲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撑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新的创作理论、创作技法、创作思路和创作元素,把电子音乐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不仅开拓了作曲家的创作空间,而且促使人们从电子音乐创作中获得新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更促使音乐作曲全方位向电子化发展,开创了音乐创作的新纪元。

音乐创作;电子音乐;作曲;创新性

电子信息技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延伸了传统音乐创作的生命,拓宽了传统音乐创作的内涵和意蕴。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是由若干种成分或若干个部分构建而成。具体到音乐创作的某一种成分,或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点上,如果突破了原有约定俗成的惯性与定式构成某种出人意料或耳目一新的效果,就形成了某些特点,这些特点就构成了创新点。而电子音乐创作突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界限,使音乐听觉和视觉相融合,提升了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创作思维、创作素材和创作路径,不仅使作曲者的情感更加真切生动,而且使欣赏者能够与创作者形成一种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使音乐创作更加富有张力和活力。

1 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创作分析

从电子信息技术与音乐相结合的视域来说,电子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的电子音乐是指把现代电子设备应用于音乐创作过程,以助音乐创作的完成。而广义的电子音乐是指尽可能地使用多种电子音乐器材相结合以促使音乐创作过程,或者借助于特定的专业性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和音、和声、和剪辑等音乐创作活动[1]。在学术上,一般所说的电子音乐就是从广义上来说的,利用MIDI技术为主的作品、以及采样音色技术、合成器中的调频技术,通过现场效果器对声音做实时处理等电子音乐创作手段。在我国当代的电子音乐作品中,主动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是众多作曲家的选择。由此使我们的作品展现了中国的古老哲学思想,具有典型的东方音乐语言。

传统作曲并不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是以传统的形式进行的作曲,这种认知是一种片面性和狭隘性的认知。而我们所认为的传统作曲是具有辨证性的学术意味,即在吸取传统音乐形式的精华和精髓的基础上,再融入一点现代性的元素,但是其作曲材料还是以往各类记谱方法,其音乐基本音律和格调也得以传承下来,另外其他音乐作曲方面的要素也是沿袭传统之法,综合传统音乐的基本性要素而进行的作曲过程和活动。

音乐作曲就是按照音乐学的内在逻辑,选取音乐素材并进行调整和组合,而后基于音乐创作的背景以及目的进一步优化组合,使曲目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完整化。传统音乐创作就是以传统既定的创作标准,把所需要的音乐素材以谱曲的形式进行展现,而后根据曲谱需要选取相应的乐器予以演奏出来。电子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创作形式,没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界定,根据音乐创作的现实性需要把谱曲、演奏以及和乐等进行优化组合,其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其内容更加多姿多彩,其领域也更加延伸。

2 电子音乐创作的前沿化分析

音乐的未来发展关键就在于音乐的创作。每一个好的音乐作品都是对音乐创作的肯定,只有充满新鲜血液、富有激情和活力的音乐创作,才能够酿造出精品,因此,创新是音乐不断延续生命的动力源泉。传统音乐创作到电子音乐创作的转变,可谓是对音乐创作的一场变革,电子音乐作曲是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模式,它拓展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深化了音乐的意蕴。目前,虽然人们对电子音乐作曲的程序和形式未能够深入地认知,但是电子音乐作品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追捧,特别是广大音乐创作者坚持电子音乐作曲的观念未曾停止,一直引领音乐发展的前沿,并逐渐被人们越来越认同。

首先,电子音乐创作的作品普及速度快。电子音乐的成品主要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传播方式比较自由,并不需要局限于专门性的音乐平台和媒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广泛性应用,使得音乐不再专属于某一特定阶层或者群体的专有性私有品,而是变得普及化和大众化,使得音乐成为广大民众的日常性精神消费品,使音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电子音乐创作具有传统音乐不可比拟的新特性,随着电子科技成为音乐领域内的一个要素,电子音乐作曲采用电子技术形式,显而易见地使得电子音乐创作呈现出数字化、信息化和存储化特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电子音乐创作作品基于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依赖性高,这就使得电子音乐创作在传播和被人们认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很高的商业成分,这就无形拉低了电子音乐创作的审美和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对电子音乐创作的发展之路形成障碍。

其次,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提高以及情感寄望扩大化要求电子音乐创作要有新意,以促使人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满足而力求电子音乐创作完善化,以此推动电子音乐取得新的突破。电子音乐创作继承了传统音乐创作的精髓,但是又突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限制,给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的盛宴[2]。电子音乐创作打破了特有阶层的限制和专属特权,借助于信息网络平台,使得电子音乐创作更加大众化和平民化,切实地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和心理体验,使得这种新的音乐作品能够被广大民众无论从审美上还是从情感上都能够得到一种认可和共鸣,从而使人们在追求电子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使音乐深入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从教化角度来说,电子音乐创作更加娱乐化、教育化和价值化。由于电子音乐创作并不像传统音乐创作那样基于一定的程序以及音乐标准来开展,而是给广大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素材库,这就使得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和融入真实的情感体验,促使作品最为本质地最为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现状和心理历程,从而使人们从作品中获得一种心理寄托和对生活的期望,最终使音乐的功能真正彰显出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精神支撑,以促人不断前进。

3 电子音乐作曲的创新性

电子音乐创作是一种全新的作曲方式,创作者是集作曲、演奏、制作于一体的音乐家,同时又能达到对音乐视听的双重体验。利用电子技术进行音乐创作,电子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更多的还是作曲家的创作思维给机器注入了灵魂。使电子音乐的创作方式不同于传统作曲的一种新的作曲方式。它所引起的是音乐创作思维和音乐作曲方式的革命性改变[3]。

首先,创作具有多元化、发散性思维。传统音乐创作对音符的组织过于单线条性的对应性思维创作,而电子音乐创作具有更多广阔的素材来源,如作曲家可以运用合成器中的调频技术改变声音原形,FM调频技术可以对声音波形的频率进行控制,以及在合成器中合成多种风格特点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作为音乐创作的材料。这就使得电子音乐创作突破传统音乐的刻板性组织规定,而运用现代性思维逻辑和方式注入电子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使电子音乐创作能够融合不同音乐板块的优点,使作品本身更具有包容性。

其次,创作手法伸展空间大。电子音乐创作在汲取传统音乐创作的优点基础上,融合电子信息科技优势,开辟了电子音乐创作的新天地。而传统音乐创作基于一定的创作套路而进行,先构建创作结构,而后考虑节奏、旋律和音律等元素,最后以作品的整体性效果为依托搭配演奏的方式和乐器。电子音乐创作是制作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和未来展望等开展的创作活动,最为突出的是,电子音乐的创作需要加强整体性的预制构思以达到其音乐性的目的。这就使得电子音乐创作手法不拘泥传统音乐创作的循规蹈矩方式,而是可以自由地跨越领域、素材和板块,进行多元素的优化组合,使电子音乐创作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现实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电子音乐的创作生命。

最后,灵感体验更具有艺术张力和魅力。在艺术创作实践领域来看,灵感和想象是创作的激活点,是一种猛然间突破性的个体创造思维活动。每一部经典作品的创作过程都离不开艺术灵感,没有灵感的作品就等于没有了生命的灿烂点,也就会随之黯然消色。法国艺术家罗丹认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电子音乐创作虽然来源于传统音乐作曲创作,但是前者比后者更需具有想象力和灵感,且想象和灵感来源于各个方面[4]。比如,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和一个人等都能够激起电子音乐创作的激情,更有可能使电子音乐创作更加人性化和灵性化,其作品背后的意蕴更值得人追溯和深思。如张小夫的电子音乐作品《诺日朗》。“诺日朗”是传说中的藏族男神,而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境内有两处著名景点以此命名,分别是诺日朗瀑布和诺日朗雪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作曲家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就被这里极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感动,由此创作了这部视觉影像与电子音乐的多媒体交响乐[5]。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力求把藏文化理念渗透到电子音乐的技术理念中去,这种从理念创新到技术创新的探索是这首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电子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也是非常独特和有意义的。

4 电子音乐创作的思考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和大众化,电子信息技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更加紧密起来,且两者的结合互为突出各自的优势并使这种优势更加彰显,更是音乐史上所没有过的现象。伴随着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熟练度,使得人们更加灵活地应用电子技术去进行音乐创作,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创作效率,而且使创作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可以说是对传统音乐创作的一场革命。从音乐艺术发展的视域来讲,应用类电子音乐以前所未有的形式重新建构了音乐艺术,丰富和发展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拓展了音乐创作的形式,拓宽了音乐创作的思维,跨越了听感和视感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是,这不能够说电子音乐形式已经很完善,而传统音乐已经腐朽不堪应该彻底给予抛弃,电子音乐作曲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认识到没有传统音乐的基础就没有电子音乐创作今天发展的成就,要认识到传统音乐创作和电子音乐创作之间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要想使电子音乐创作之路走得更长更深远,就需要广大电子音乐作曲家深耕传统音乐创作的方方面面,继承广为人们所推崇的音乐形式和原则,而又有所创新地进行革新,只有这样电子音乐创作才具有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和张力,才能够使电子音乐创作经久不衰。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应用类电子音乐创作广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就需要走电子音乐教育发展之路,使教育成就更多电子音乐创作人。这就需要我们的音乐教育决策层和管理层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现状为出发点进行音乐教育的规划,加大电子音乐教育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建构电子音乐制作电教室、网络全方位辐射音乐教学活动以及健全音频转换设备等,引进有建树的电子音乐创作人加入音乐教育队伍,以新的电子音乐教育理念引领音乐教学,以培养更多的电子音乐创作人才[6]。

另外,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电子音乐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自由地分享到好的音乐作品。但是在这一互联网音乐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许多优秀音乐作品被侵权,更多地注入了商业性元素,破坏了音乐艺术审美和情感的纯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电子音乐创作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我国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保护音乐创作的知识产权,对于电子互联网平台要净化网络环境,使好的音乐创作真正为大众服务、反映大众精神需求。

5 结语

毋庸置疑,电子音乐创作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当代人们对音乐发展的时代性诉求,更是音乐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性规律要求。与传统音乐创作相比,电子音乐创作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新特性,但是我们就此不能够割裂其与传统音乐创作的血脉关系。旅美作曲家董夔在2005年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论坛中曾说:“没有传统的作曲理论基础,电子音乐创作成功的比率会低很多。”所以必须要从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中吸取养分,学习借鉴和参考传统创作手法,在继承传统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电子科学技术的优点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电子音乐作品。

[1]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4):32.

[2]孙宇明.浅析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创作理念—以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获奖作品为例[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5.

[3]刘涧泉.第三种作曲方式—论计算机音乐创作的新思维[J].中国音乐,2006(3):54.

[4]孙大鹏.关于现代电子音乐创作的技术思考[J].电子设计技术,2014(1):144.

[5]王铉.理念与技术的创新—电子音乐作品《诺日朗》的创作特点分析[J].人民音乐,2010(9):34.

[6]张小夫.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评估[J].艺术评论,2012(4):30.

[责任编辑:余义兵]

J604

A

1674-1102(2017)02-0115-03

10.13420/j.cnki.jczu.2017.02.028

2016-12-11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78)。

孙四化(1980-),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创作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子音乐信号辨识模型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George Gershwin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