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继教系列教材 提升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品位

2017-03-29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白沙坪小学田开兴孟远珍刘玉泉李红霞覃远玉

成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课题论文

■ 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白沙坪小学 田开兴 孟远珍 刘玉泉 李红霞 覃远玉

借力继教系列教材 提升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品位

■ 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白沙坪小学 田开兴 孟远珍 刘玉泉 李红霞 覃远玉

白沙坪小学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资丘镇的一所农村小学,现有教师18人。近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开展研修活动,但总是感觉在原地踏步,没有什么新的突破,走不出“高原期”。

2009年春,我们向县教育督学田第元老师求教。田督学在对我们进行了悉心指导之后,给我们学校赠送了一套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燕教授主编的《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自主培训系列教材》(共5本)。此套教材的核心思路是:立足教师的“自我经验”,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力量和智慧,将其经验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和独特的思想, 促成其自主学习,灵锐思考,持续生长,并运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及其他工作。

这套教材既有理论阐释,也有行走路径,还有典型案例。得到这套系列教材后,我们如获至宝。首先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逐本通读,然后针对学校团队进取意识强,爱读书,爱思考,爱动笔,但成果档次不高的实际,学校班子成员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决定用两个学年的时间争取来吃透这一套书。

我们首先阅读的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案例与论文》。我们之所以首先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对促进教师的思考能力,动笔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共分五章十节,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如何从写教育案例到逐步形成教育思想,并形成论文的过程,并对优秀的案例与论文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提出并论证了“从写教学案例到写论文的过程,是中小学教师完成教育科研的一条捷径”这样一崭新命题,给一线教师发展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是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努力前行的一根好拐杖。

本书认为,用教育案例来表达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可行的。在《从写案例到写论文》一章中,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告诉我们案例与论文的关系和如何将教育案例转化为教育论文。在《如何写案例》一章中,对怎样写教育案例,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指导。如《选择好反思点》这一节所讲的三个问题(如何思,如何反思,如何找准反思点),都是我们从前没有留意过的问题,通过研读本书,使我们对如何思考,如何反思,如何找准反思点的问题顿时豁然开朗了。再如《提炼出自己的真实思想》一节,使我们读了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写教育案例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提炼出自己真实的教育思想。在这一节中,还对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案例,从自己真实思想的表现方式,案例主题的分类,案例主题的提炼三方面进行了指导,非常贴近我们学校教师的实际,对我们的帮助相当大。

我们选择的第二本书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转化与利用教育科研成果》。此书立意新颖,案例丰富,可读性强,对于教师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它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转化与应用自己和他人的教科研成果、如何提高自身转化与应用教科研成果的能力指点了迷津,指明了方向。

举例来说,书中所引材料《警惕“公鸡成果”》一文,引人深思。大量科研成果的产生,是非常喜人的。但是,这些成果没有转化为实际效益就束之高阁,就像只见打鸣、不会下蛋的公鸡一样,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只有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使其取得更大的效益,才谓之转化,才有实际意义。通过阅读本书,作为农村集镇小学一线教师,对这个问题豁然开朗,那就是:教育科研成果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应用,并提高了教育的决策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了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才达到了它最终的目的。科研成果不转化是极大的浪费,科研成果不转化等于没有成果。可见,我们搞教育科研,就是利用我们掌握的教育理论,把自己的科研假设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和提炼,找到未知的教育规律,形成对我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并使之得以转化和应用,让其功能显现出来,让我们的教育这只“母鸡”,下出更多更好的“蛋”来。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而忘记了反思自己的得失。读完此书,让我们教育人更有了“一日三省吾身”的渴望。我们每天和学生交往,长年累月的立身三尺讲台,校园是我们的天地,课堂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我们的身边每天上演着无数的精彩。我们若在每天用自己的心去透视自己和洞察课堂,让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和挖掘自己,就会让我们形成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那我们这些小“教书匠”,就会在一个个案例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为一个有自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一线的小学教师去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是不可能的事,那都是专家、学者们做的事。而这本书里面的42个案例,都是战斗在一线教师的亲力亲为。他们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所得等这些看起来点滴、零散的东西,凭借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整合起来。这样所得出来的东西就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同时也是最宝贵,最有说服力的。其实书中所写的有的案例,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也碰到过,只是没有用笔把它们形成文字。看完了这本书,让我们克服了搞教育、教学研究的畏难情绪。让我们更加自信,我们从现在就可以加入研究者的队伍了,用我的笔记录下教育、教学中的案例。

这本书还教会我们写好案例与论文的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只停留在能写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故事的层面上,而一旦要写论文就慌了。学完本书,我们知道可以从事例中提取经验,再从事例经验中归纳类经验,然后从类经验中形成经验体系;将我们案例中的实践智慧转化为理论智慧,将规律的运用转化为规律的认识。这样就可以写好论文了。如果有了我们平时案例的积累,就有了思想的积淀,写论文也就有了素材;有了教育案例,论文就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了案例,论文就是“水到渠成”“木即成舟”。看来平时写好案例是写好论文的关键。

曾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做源头。这促使一名教师不仅要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要深入研究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中成长起来,一步步向“专家型”教师靠近。然而,一名习惯于埋头苦干的教师,如何去深入研究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的工作?如何在司空见惯却又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找到研究的方向?又如何在研究中促进自己的成长?这一团团迷雾,都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选课题与做课题》这本书的引领下一一拨开。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选课题与做课题》是一本论述中小学教师如何选课题与做课题的专著。全书从当前中小学教师在选课题与做课题中普遍出现而又渴望得到解决的实际问题着手,采用案例与现象结合、论述与探索互动的方法,准确反映了教师在教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书共分四章,分别就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特点及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选取教育科研课题的方法、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几个方面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为急于在教育科研中找到方向、取得实效的一线教师提供了极为贴心的指导。

读完此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绝不是一般的只是为了获取名利而仓促编辑的培训教材。正像本书后记中所写的:写作此书的动因主要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是出于一种对教师培训机构应尽的责任,是出于一种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也是出于对推动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一种责任,尤其是对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的责任。这些承诺不是自诩,而是切实落实到本书的字里行间了。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来自于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做出成绩的前辈们所精心编著的书籍,经得起考证;书中的诸多案例,都是参与教师培训研究实验的一线教师所亲历的事情,鲜活而生动,极为贴近我们所熟知的教育生活,仿佛那些事情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

读完此书后,几乎从未参与过教育科研的一线教师也产生了迫切想做一番研究的渴望,甚至完全拥有了做好一个课题的信心。我们小学教师来做课题研究,较之师范院校、科研院所及教师培训机构,也有着特殊的条件: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常常会遇上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是我们选为课题的好题材;我们不必花费专门的时间和空间来闭门研究,只需将课堂当作我们的研究室,将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当作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的教育科研随时可以与同行切磋或商讨,容易形成群体性的科研氛围;我们的科研成果就是通过不断主动学习、积极反思和创新、认真解决问题促使自己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每一个课题研究都是我们向“专家型”教师迈进的阶梯。

读完此书,我们更加明确了参与教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不再为前路迷茫。本书通过精辟的论述与生动的案例教我们如何寻找课题来源;本书还教给我们恰当选取教育科研课题的方法,如:初次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应该以小课题研究为主,切忌好高骛远,在选课题时扬长避短,紧密结合本职工作等;最令人感动的是,本书还以整章的篇幅细致地指导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到科研课题队伍的组建,到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都有详细地指点,即使是一个从未接触过课题研究的外行,也能在本书的悉心指导下开始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所有这些,都使我们一线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至于经受“摸着石头过河”的无奈。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行动与叙事研究》共五章,从教育行动和叙事研究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理论、特点意义、实施步骤以及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的比较与结合等方面进行阐述,内容朴实、通俗易懂。本书从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实际和理论需要出发,列举出了大量一线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教育行动和叙事案例,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进行教育研究,克服职业倦怠、体验职业幸福指明了努力方向。

走进她的引论部分,我们就明白: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道德角色,也不再是长者、学者所能代替的。新课改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发展水平的高低。教师专业和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即“教师是研究者”,教育向生活回归、教育生活故事化、教育故事智慧化,从思想到行动又说明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离开教育生活。教育行动和叙事研究则为教师研究教育生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

教师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职业团队。教师工作的辛苦和繁琐很容易让教师迷失自我。大部分教师也都在披星戴月的劳累中渐渐老去,退隐后心里一片空虚。像流星一般划过时空,转瞬即逝。留给自己的似乎也只有一些难忍的病痛。学完第一、二章,我们的内心豁然开朗。为什么每个行动中的教育人对教育生活的感受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呢?难道教育家真是天生的?原来,他们在研究、反思并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行动。与其盲目被动的行动不如幸福主动的规划、反思、改变!我们有理由拂袖而起,向同行高呼:教育行动研究不是负担,是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是寻找教师职业幸福的起点!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记录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教育行为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为我们整个教师群体提供了分享经验的平台,形成了群体性的科研氛围。此书还将教育叙事的主要表达方式和主要叙事类型都一一罗列出来。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德育工作者,学校管理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栖居林。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行动与叙事研究》来源于普通教师的日常生活。既有栩栩如生的真实故事,淋漓尽致地再现了真实的教育生活,又有基于故事的深刻分析,解析了故事背后焕发出的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同时,她又在编写者苦心提炼中,以一套详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回归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为广大一线教师扣开了职业幸福之门!

两年中,我们在学校两个研修组内,把读这本书作为研修活动中“读书说精彩30分钟教育理论学习”的学习内容,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与学习内容对应,边读书边思考(反思),边动笔,定期将自己撰写的教育案例和教育论文在组内研修活动中交流,听取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并择优向各级刊物推荐。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没有错,老师们思考动笔能力大大增强,开始出现喜人成果。一是我校教师在远程非学历培训中,所撰写的教育案例,百分之八十被辅导老师评定为优秀作业;二是2009年以来,我校教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教育随笔3篇,在《湖北教育》发表论文1篇、教育案例1篇,在《素质教育论坛》发表教育论文1篇,在《宜昌教育》发表教育论文2篇,教育案例获市级奖1篇。我们认为,虽然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也能充分证明《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自主培训系列教材》这套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指导价值。

责任编辑 成 弘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课题论文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