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党媒报道看奥运会观念的转变
——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

2017-03-29

传播与版权 2017年2期
关键词:每日电讯首金孙杨

王 野

从党媒报道看奥运会观念的转变
——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

王 野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代表团的成绩相比前两届奥运会,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退步”。社会舆论对于这一现象并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情绪,相反则是较为理性、乐观看待成绩,对于个性特点更加鲜活的运动员也表现出强大的包容,这样的态度转变值得一探究竟。选取新华社旗下最权威的报刊《新华每日电讯》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其奥运会期间发布的新闻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报道话语的对比,归纳总结社会舆论对于奥运会态度的转变。通过对比发现,社会舆论相较于四年前更加理性、包容、开放,中国正在朝着自信的体育大国的道路前进。

里约奥运会;《新华每日电讯》;奥运会观念

[作 者]王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研究背景

(一)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表现回顾

在为期16天的巴西奥运会赛场,中国军团参加了除橄榄球和手球之外的26个大项210个小项的比赛,最终取得26金、18银、26铜的成绩,仅次美、英排在金牌榜第三位。

纵观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之旅,本届比赛的成绩相较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稍逊一筹: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在主场大放异彩,共取得51金、21银、28铜,在金牌榜遥遥领先第二名美国15块金牌之多;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同样发挥出色,最终取得38金、27银、23铜的成绩,在金牌榜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二)社会舆论的“反常”表现

照常理而言,成绩的滑坡必然要招致社会舆论的质疑,可是本届奥运会许多优势项目的“意外失手”到最后总成绩的“退步”,社会舆论对于运动员和国家相关体育行政部门批评的声音却不多,是民众对于奥运会的关注热情下滑导致对成绩出现“漠不关心”的情况吗?

通过数据调查分析,上述说法并不成立。以新浪微博为例,在话题搜索框输入“里约奥运会”出现的词条结果是2.3亿多条。作为对比,前段时间举国关注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在话题搜索框输入“王宝强 马蓉”,出现的结果只有1.6亿多条,说明在微博平台,纵使王宝强事件炒得再沸沸扬扬,奥运会的关注度还是要远高于王宝强事件。

排除了关注度下滑这一因素,奥运成绩下滑但负面评论减少这一现象是否与国内舆论对于奥运观念的转变有关,本文就对这一假设进行研究分析。

(三)选取《新华每日电讯》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发表的相关体育资讯、评论进行话语分析,试图比较4年间党媒话语态度的转变,归纳今年社会舆论对于奥运成绩更加“包容”的原因。《新华每日电讯》日常内容涵盖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是新华社旗下最为权威的媒体之一。选取它作为研究对象基本可以反映目前官方和民间对于奥运赛事的普遍态度。为了保证文本分析的客观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的媒体报道均为该版面的头条或者显著位置的内容,这样的选取既能代表《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态度,也便于研究者进行文字分析与归纳整理。

二、同一媒体针对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相关报道对比分析

(一)丢失首金,泰然处之

首先把目光聚焦到今年奥运会“首金”的比赛。从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射下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也是当届奥运会首个比赛项目)后,中国人产生了较为深厚的首金期待:每一届奥运会,社会舆论对于首金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前几日其他比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第一个金牌项目仍然是女子十米气步枪,而这次代表中国出战的杜丽和易思玲组成的“双保险”却没能保险成功,最终取得了银牌和铜牌的成绩。但对于这次“失利”,国内舆论却反应平淡,没有出现大篇幅的惋惜或者责怪金牌旁落,大家更多地向老将杜丽十几年的辛勤付出表达敬意。

《新华每日电讯》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奥运首金,没那么复杂》的评论文章。文章提到:“首金没有拿到并不可怕,无论是杜丽还是易思玲,在领奖的时候都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这种微笑彰显了中国运动员的自信和从容,或许在未来的征程中,这比金牌更重要。”

这篇报道透露出几个信息点,其一奥运首金仍然是关注的焦点,但是中国射击队的备战心态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如临大敌”“谨小慎微”到这一届的“从容”,外界施加压力的减少是射击队从容备战的主因;其二遗憾失金并没有受到党媒的指摘,而是出现了“一银一铜,已经开了个好头”“自信和从容,比金牌更重要”这样充满包容和肯定的语句,从关注牌的成色到关注人的成长,我们的奥运观念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二)明星之殇,待遇截然不同

第二个比赛日,中国“飞鱼”孙杨闪亮登场,这位在2012年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泳坛巨星,在伦敦为中国男子游泳队打破了金牌零的纪录。这届奥运会,他同样被寄予厚望。然而受到伤病困扰的孙杨在第一个项目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0.13秒之差遗憾与金牌擦肩而过。

一篇题为《“400自”遗憾丢金,孙杨不哭》刊登在《新华每日电讯》显著位置,文章详细介绍了孙杨克服脚趾骨折带来的影响,为了奥运梦想努力训练的奥运备战经历,文中提到“当时保守估计要6周才能痊愈,实际上孙杨只卧床了三天就带着沉重的护具下水了,但在陆地上他只能拄着拐杖,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行走。即使这样孙杨也没有停止训练。去昆明、去美国训练,都是为了追求奥运梦想。”

同样是国人骄傲,打破男子田径金牌零纪录的刘翔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2012年8月8日刘翔在预赛中旧伤复发,单脚悲情跳到终点的一幕,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却没有相关报道见诸报端,只有几张配着文字的图片简要介绍了他被淘汰的过程,对于一位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来说,实在是有些寒酸。

同样是国家明星,举国关注,同样因伤丢金,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4年时间,媒体的口径不再锋芒毕露,民众的反应不再吹毛求疵;4年的时间,让明星从神坛上走了下来,运动员,首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可能永葆巅峰,他们也会遭遇伤病,当不如意发生的时候,社会舆论能够反映这个社会的良知和底线。

(三)“网红”出现不是偶然

第三比赛日,一条施展了“洪荒之力”的“大鱼”打开了中国奥运代表团新世界的大门。仅因一次赛后采访,最终“仅”获得铜牌的傅园慧受到了全民热捧,微博相关内容数在短时间内陡增到1.7亿余条,成为“网络红人”。而这一届代表团运动员中,“网红”并不止她一个。跳高怪才张国伟、奥运求婚的秦凯何姿、乒乓男神张继科……这一届奥运会,社会舆论的关注度似乎发生了偏转,成绩不再是第一位的,个性、相貌等外在因素反倒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半决赛结束,《新华每日电讯》迅速在专栏刊出两篇文章,《傅园慧:一直都是泳坛幽默段子手》和《期待中国体育爆发更多“洪荒之力”》,前者主要讲述了傅园慧的一些趣闻逸事,后者则站在更高的角度,呼吁运动员能够表达个性,展现自我。参加体育赛事不再仅仅为了“国家荣誉”,它可以代表“个人梦想”“亲情爱情”“挑战自我”“获取资本”,只要是符合人性的理由,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认可。

(四)金牌荣誉让路,奥运精神闪光

8月11日,中国代表团斩获了两枚金牌,分别是向艳梅获得女子举重69公斤级金牌和丁宁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翌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版面却把这两条新闻放在不起眼的位置,而版面头条是与中国毫无关联的《梦想的赛场没有告别》。这是一篇针对难民代表团的稿件,在今年的奥运会上,首次出现独立性质的难民代表团,他们不代表任何国家参赛,而是代表自己参加奥运角逐。

文章动情地介绍了代表难民团参加最后一项比赛的尤丝拉在女子自由泳100米预赛中的表现。因为战乱,这位年仅18岁的少女只能背井离乡,远离被战火吞噬的故土叙利亚。虽然她的成绩仅仅排在小组倒数第二,但她留在碧波荡漾泳池里的,是对梦想永远的追逐。“尤丝拉抬头看了看自己的成绩,攀上池壁,摘下泳帽,任池水流过她年轻而俊俏的脸庞,拼尽全力的比赛让她感到快乐……尽管没有拿到奖牌,甚至没能闯进半决赛,她已经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也为陆续登场的奥运难民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向全世界证明——难民不只是战火、恐怖和贫困的代名词,九死一生也能追逐梦想。”

在这一刻,梦想的追逐和奥林匹克至高无上的体育精神已经超越了一切的成绩,预赛小组倒数第二的外国人成为党媒的头条,获取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只能屈居边角,不是本末倒置,而是恰如其分。

三、从文本分析四年间《新华每日电讯》话语转变内因

通过对2012年、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报对于奥运赛事的报道,笔者发现,四年时间,报道风格、语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作为一家可以代表官方态度的党媒,从它的报道口径中我们可以一窥社会舆论对于奥运态度发生的转变。笔者也试图通过以上的案例来总结转变发生的几个内在要素。

我们更加理性。从获得金牌视作珍宝,民间普天同庆,官方大额嘉奖,没获得金牌我们发泄、咒怨的“唯金牌论”,到获得金牌我们称赞但不溺爱,成绩不佳我们鼓励而不否定,奥运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褪下了光鲜亮丽的外衣,奥运冠军也是普通人,每一个能够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值得称赞和鼓励。社会舆论应该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成绩,站在运动员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翻看《新华每日电讯》的一篇篇报道,杜丽、孙杨,我们接受遗憾;羽毛球、体操,我们客观总结;女排夺冠,我们骄傲但不放纵。

我们更加包容。以往中国的运动员没有个性,听从指挥,表情严肃。现在我们的运动员活力四射、个性十足,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舆论也不再是暮气沉沉,而是呈现百花齐放的场景。成长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是更加多元化的,我们吸纳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接受不同类型的人和事。对比四年之前,《新华每日电讯》在很多版面抨击中国运动员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在官方性质的平台上发表这样的言论,即使站在自己的立场是“绝对正义”的,但仍显得气魄不足。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同样遭受了诸多不公待遇,而这一次我们在专栏里很难看到大篇幅的“控诉”,而是轻描淡写,谈笑风生。我们不是不在乎成绩,而是作为一个体育大国,要有沉得住气的魄力。

我们更加开放。真正的体育强国是要走向世界,具有世界眼光的。在这届奥运会的报道中,《新华每日电讯》为公众展现了正确的方向。不再拘泥于自家后花园,而是把眼光放到世界百香园,我们正视美英的先进体育训练体系,我们崇敬博尔特、菲尔普斯这样的奥运传奇,我们关注难民代表团的比赛,我们也为“状况频出”的里约奥运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最大的盛会,从1984年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算起,社会舆论已经从狂热的追捧过渡到理性的欣赏,党媒在这中间既引导了公众舆论,又反映了民间呼声,对党媒报道的话语分析证明了这一点。

[1]石晓峰.伦敦奥运会与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2(3):5-8.

[2]戴冕.伦敦奥运会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3.

[3]高欣音.伦敦奥运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林德韧,李铮,沈楠.奥运首金没那么复杂[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07.

[5]周欣,王春燕.“400自”遗憾丢金,孙杨不哭[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08.

[6]夏亮.傅园慧:一直都是泳坛幽默段子手[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09.

[7]王恒志.期待中国体育爆发更多“洪荒之力”[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09.

[8]高洁,李俊.梦想的赛场没有告别[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12.

[9]杜白羽,张薇.中国体操零金牌,症结在哪?[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18.

[10]王镜宇,徐征.五星红旗,我为你拼搏[N].新华每日电讯,2016-08-22.

[11]江红.首金情节我独有?[N].新华每日电讯,2012-07-29.

[12]刘卫宏,汪涌.孙杨!孙杨!!孙杨!!![N].新华每日电讯,2012-07-30.

[13]奥运·国际整版[N].新华每日电讯,2012-08-04.

[14]奥运·国际整版[N].新华每日电讯,2012-08-05.

[15]陈晓伟,张瑾.刘翔在伦敦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中摔倒[N].新华每日电讯,2012-08-08.

[16]刘宁,王亚宏.国际自盟主席,你越解释越糊涂[N].新华每日电讯,2012-08-09.

[17]吴俊宽,杨明,岳东兴.张文秀:我对伦敦奥运会很失望[N].新华每日电讯,2012-08-12.

猜你喜欢

每日电讯首金孙杨
去旅行
发改委:防止失信认定泛化扩大化
孙杨要求重升国旗
孙杨夺冠
赞武大靖获平昌冬奥会首金
嫦娥五号将“打包”带回两公斤月壤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中国首金更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