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浅探
2017-03-29黑龙江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左蕾蕾
黑龙江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 左蕾蕾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浅探
黑龙江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 左蕾蕾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是一个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控制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在给企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且在内部控制信息技术化推进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合理解决才能更好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部优化。本文从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分析入手,指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
信息技术 企业 内部控制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对内控环境的一个重大改善。首先,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发展,部门得以精简,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其次,企业员工信息化知识的掌握与普及,数据信息处理的能力及准确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此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条件下,业务信息及会计信息都实现了信息化数据处理,并且随着信息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及更新,会计信息数据处理的正确率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对信息检录方式转变的影响,通过ERP的应用,企业间的信息得到有效共享,内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在明确相应权利及义务的基础上,便于企业员工的查阅。
(二)扩大企业风险评估范围
信息技术条件下,ERP系统、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平台中的应用,对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共享以及资源配置优化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企业物流及资金流等均有计算机精密排程,与联盟企业、市场等连成一个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质量。但也由于系统中的各个因素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了突发情况,各个相关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评估的范围就进一步扩大,风险识别、评估及防范等难度明显增加。
(三)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各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质量及效率得到提高。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办公一体化得以实现,网络信息交流及共享成为组织成员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有效提高了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质量及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网络化办公模式的实现,使得企业与客户间的交流更为便利,这对于稳定客户源及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企业各组织间人员与资源的调用不再受到限制,对于整合有效资源,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意义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预防及纠正作用的充分发挥及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更为复杂
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运转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企业信息技术化管理成为发展新趋势,企业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同时,也使得内部控制环境更为复杂。一方面,精简化的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集权性及规范性造成很大影响,催生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企业管理部门面临更多的失控风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化内部控制管理下,企业信息数据安全性有限,内部控制因素变动频繁,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风险评估难度的增加
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可谓是对内部控制的极大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运营体系发生重大改变,信息技术成为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在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系统中相关生产部门的风险,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面对更加复杂的控制环境,企业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的难度明显增加。
(三)缺乏适当的监督
信息技术条件下,许多企业在监督方面实现了自动化,监督效率得以很大提升,但是组织信息化的发展却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监督管理。一方面,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发展相对于信息化发展的进度还相当不完善,监督系统经验的缺乏及内部审计需要因素的不足对监督的顺利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下,企业交易授权实现了一体化,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授权环节一旦出现失灵的情况,如果发现及反应不及时,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信息技术条件下,针对各个环节实施合理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浅探
(一)优化控制环境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对于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有很大影响,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优化控制环境更为重要。首先,不管是在传统企业内部控制下还是信息技术化控制下,控制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是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归属感,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化内部控制的转变使得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革,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调节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适当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确保企业良好发展。
(二)加强风险管理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变化因素的增多,风险识别、评估等管理难度增大,企业要想更好的促进内部控制的信息技术化,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首先,企业要高度重视与加强风险监督机制建设工作,并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融入后对监督机制带来的新风险;其次,信息技术化监督机制下,面对网络开放性所带来的新风险,企业要制定更加严密的规则及制度进行防范,同时加强信息系统的检查工作,更新系统;此外,会计控制对于风险防治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风险防治部门,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来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首先,企业在监督机制方面应该实行社会审计制度,明确管理层责任,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透明、公正,提高企业信用度;其次,完善企业审计的相关规定,根据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环境更新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审计流程;此外,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提高会计审计效率及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企业要正确把握信息技术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分析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更大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策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邓刚.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研究与探讨,2014
[2]丁守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信息系统工程,2015
[3]高红香.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当代经济,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