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探析

2017-03-29朱世芳朱铁军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4000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400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石雕玉石艺人

朱世芳,朱铁军(.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4000;.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4000)

石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探析

朱世芳1,朱铁军2
(1.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石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深厚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本文以安徽繁昌赭圻墨玉石雕为例,通过深入调研并梳理其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及技艺特色,深入探究其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最终实现对这一石雕艺术的完整认知。

石雕;赭圻墨玉石雕;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而石雕艺术就是这文化瑰宝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文化的积淀。在一代代艺人的艰辛创作下,石雕艺术得以繁荣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石雕的创作风格和雕制技艺也在不断创新,相应地其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笔者结合对繁昌赭圻墨玉石雕的研究,深度剖析石雕艺术在新时代所孕育的特征与内涵。

1 繁昌赭圻墨玉石雕的历史渊源

繁昌赭圻墨玉石雕历史久远,据已有资料显示:“晋时赭圻出紫玉一段,攻为器,以献太庙。”[1]根据上述文字,可知:首先,紫玉即赭圻墨玉石,该玉早在西晋就已知名;其次,从“攻为器”可以看出人们已经知利用墨玉石打制器物;最后,从“以献太庙”可以看出墨玉石材质珍贵,非一般的玉石所能比拟,因而能够成为古代皇室宗庙祭祀的贡品。

赭圻墨玉石开采难度较大,硬度较高,受工匠艺人雕制技艺的限制,难以被深加工,故其潜藏的价值并未被人们发掘。直至1985年,国家地质勘探队在寻找地下水源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赭圻紫墨玉矿,才使得沉睡了千百年的墨玉石得以重见天日。因其与赭圻城同出一脉,故将其命名为“赭圻紫墨玉”。

2 繁昌赭圻墨玉石雕的艺术特征

赭圻墨玉石影雕工艺品在雕制过程中多以墨黑为基底,雕制工具仅以带柄的针钻为主。在绘图刻影层面,赭圻墨玉石影雕吸纳了传统绘画技艺的精华,再现了西方光学效果的美感,营造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视觉效果。故影雕作品同样展现出“具象描绘与抽象表现”“纯朴无华与绝美艺境”以及“恒定久远与空灵隽秀”的艺术特征。

2.1 具象描绘与抽象表现

赭圻墨玉石影雕的雕制技法出众,如行云流水,影雕作品栩栩如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其“具象描绘与抽象表现”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工匠艺人雕制技艺的具象与抽象展现,总结为三点:其一,工匠艺人使用简单的带有钻头的雕刻工具在塑造成型的墨玉板材上进行刻画绘影,在其雕制过程中无论是近景特写亦或是远景描绘,都必须小心细致,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否则即为废品,此为具象表征。其二,工匠艺人也可借助电力利用带有平头钻的雕制工具来弥补纯手工雕制的不足,此为抽象表现。如工匠艺人在处理物体的线条纹理等细节时可借助此法,使得该部分处理得当,达到逼真的效果。其三,在技法上做到具象与抽象的完美结合,恰当表现出虚实相间的事物,如树叶与光线折射所形成的角度和阴影部分,此技法要求工匠艺人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和艺术涵养。二是影雕作品整体构图虚实境界的独具匠心,即经过工匠艺人千锤万凿、劳心劳力完成的影雕工艺品由于其过于生动逼真而时常被误认为是经描绘或利用摄影技术完成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赭圻墨玉石影雕在实有与虚无之间的转变已然达到极致,真切地达到了虚实相间的艺术境界。

2.2 纯朴无华与绝美艺境

繁昌赭圻紫墨玉的石质结构致密、纹理清晰、光泽细腻、不畏腐蚀,真正做到了朴实与纯美的融合[2]。同时,赭圻墨玉石影雕工艺品将纯朴无华与绝美艺境的融合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影雕工具的精简化与“少即是多”的艺术观。中国传统民间工匠艺人使用的技艺工具多较简单,如钻、刀、锉、锯等。赭圻墨玉石影雕可供使用的雕制工具更为精简,仅仅只有带不同钻头的雕刻工具,在工具的使用上真正达到了极致简约。然而工匠艺人就是利用这种单一的雕制工具完成了工序繁杂的影雕过程,创造出一幅幅精致的影雕艺术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现代艺术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宗旨[3]。

二是雕制绘影的质朴无华与绝美境界。赭圻墨玉石影雕在创作的过程中既没有中国传统石雕复杂的雕制技法,也没有西方雕塑的三维空间展现,仅仅依靠简单的雕制工具造就精美绝伦的影雕作品。绝大多数观赏者在初见这一幅幅影雕精品时充满了惊叹,忍不住会质疑仅仅依靠如此简单的雕制工具以及看起来丝毫没有技术含量的雕制技法会创造出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影雕工艺品。

2.3 恒定久远与空灵隽秀

赭圻墨玉石石质结构稳定,不惧高温和风化腐蚀,其色呈墨黑且永不破损,给人以一种恒久的视觉效果。另外,赭圻墨玉石影雕在雕制过程中多讲究采石选料,其所选石料光滑平整,经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繁杂工序后,最终塑造成型的墨玉石板也从侧面显现出紫墨玉的光洁高雅和恒定久远。赭圻墨玉石在雕制过程中要求工匠艺人构图严谨,充分展现画面的均衡感,在这均衡稳定的状态中又透露出一丝灵动,工匠在创作过程中既要遵循一贯严谨的雕制作风也要在沉稳恒定中嵌入自己独有的雕制风格,将自己特有的打制节奏带入单调的雕制活动,使得整个雕制过程既严谨又灵动。

赭圻墨玉石影雕对光和影的细节处理也充分体现了影雕空灵隽秀的艺术特征,工匠艺人利用简单的雕制工具或锤或凿或点,对每一幅影雕工艺品的光和影、明和暗都进行了细节刻画,以精美绝伦的画面和生动逼真的姿态深刻显现出赭圻墨玉石雕的高超技艺和空灵气质。

3 繁昌赭圻墨玉石雕的文化内涵

繁昌赭圻墨玉石影雕不仅是一门传统的石雕技艺,更是当地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练。赭圻墨玉石影雕的文化内涵需要观赏者透过工匠艺人细致入微的雕制过程进行发掘。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赭圻墨玉石影雕作品的深究来探析其潜藏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对赭圻墨玉石影雕艺术境界的深层次解读。

3.1 整体构造的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对赭圻墨玉石雕文化内涵的恰当表述。赭圻墨玉石雕在遵循传统技法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创造性地发展了影雕这一独特的雕制技艺,使赭圻墨玉石雕在当代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赭圻墨玉石影雕将辩证否定的精神完美贯穿于整个工序流程。首先是合理选材,赭圻墨玉石结构致密,非一般人力所能开采,故矿山在露天开采时需配合近人爆破法,矿石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4]。此外,要求所选石料不能有裂隙和石经纹,石块表面要平滑工整,以减轻工匠艺人的雕刻压力;在赭圻紫墨玉石料加工环节,工匠艺人要依据图纸经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将精选的紫墨玉石料制成待用的墨玉板块;在雕刻环节,赭圻墨玉石影雕必须发挥扬弃风格,工匠艺人要恰到好处地进行细节刻画。

“辩证否定”的实质在于变革与发展,这在雕制风格的演变中得到了全面阐释,赭圻墨玉石影雕遵循传统的雕制技法和雕制题材,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菊’。同时,影雕在风格上敢于突破与创新,在绘图刻影中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因素和西方的绘画技巧,更加注重对整个画面细节的描绘和情景的再现,在追求“神韵”的同时也要求做到“形似”。如影雕精品《蒙娜丽莎》,既生动刻画了蒙娜丽莎的神态,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真正地在文化内涵上涵盖了哲学的“联系与发展”[5]环节,实现了中西方文化优势互补,给予赭圻墨玉石影雕以新的活力。

3.2 持之以恒的职人精神

所谓“职人精神”是指传统手工艺人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呕心沥血,追求极致完美和登峰造极的精神理念[6]。赭圻墨玉石影雕艺人在雕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每一幅影雕作品皆是工匠艺人的心力之作。

赭圻墨玉石影雕不同于其他传统的雕制技艺,要求工匠艺人对所雕之物的每一处肌理纹路都要处理得当,做到形神兼具,且在雕制过程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否则将功亏一篑。因此,从事赭圻墨玉石影雕的工匠艺人既要具备精湛的雕制技法,又要有顽强的毅力,唯有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造就独一无二的影雕精品。

此外,工匠艺人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双重压力,赭圻墨玉石影雕作品多是工匠艺人对现有情境的再现,是影雕艺人追求“职人精神”的显现。

4 结论

石雕艺术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责。因此石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遵循传统、体现历史的韵味,又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唯有深刻把握石雕在新时代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才能使其不断创新,融入当代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1]繁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繁昌县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

[2]芜湖市文化墨玉石雕刻工艺[DB/OL].(2011-06-14)[2016-11-02].http://www.wuhuwhg.com/newsshow.asp?id=913.

[3]李静,刘显成.浅探“少即是多”的本源与传承[J].安徽建筑,2016(4):23-24,37.

[4]朱铁军,黄凯.繁昌石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J].巢湖学院学报,2015(5):80-83.

[5]杨晓琼.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6(3):40-45.

[6]周璐华.日本动漫中的“职人精神”[J].青年文学家,2010(5):221,223.

2016-12-25

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基地重点项目“繁昌赭圻墨玉石雕图形艺术语言研究”(SK2016A012);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划项目“安徽繁昌赭圻墨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LF201500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皖雕四绝传统技艺探微”(AHSKHQ2016D04);芜湖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芜湖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与发展对策研究”(2015rkx07)。

朱世芳(1992- ),女,硕士,从事中外设计文化与传播研究。

朱铁军(1979- ),男,副教授,硕士,从事设计艺术学研究。

J314

A

2095-7602(2017)04-0179-03

猜你喜欢

石雕玉石艺人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玉石与《山海经》祭山礼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花灯艺人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