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研究中的三大核心问题
2017-03-29罗虹
罗 虹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外国语系,广东 广州 510900)
●教研与教改
翻转课堂研究中的三大核心问题
罗 虹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外国语系,广东 广州 51090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方式“抹杀个性化”和“抑制创造力”的两大“顽疾”日益凸显,这无形推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的普及.鉴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源于美国教育环境中且是具有颠覆性的教学改革,本文拟厘清翻转课堂研究中的如下三大核心问题,以促进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同时,它们也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研究的基础和保障.一、翻转课堂的本质内涵.二、实施翻转课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三、实施翻转课堂的四个关键因素.
翻转课堂;本质内涵;必然性和可行性;关键因素
目前,翻转课堂的研究视角主要为:(一)翻转课堂本质内涵;(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三)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占较大比重.这表明:国内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然而,由于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尚处于引介和初步发展阶段,我们有必要在厘清其本质内涵、实施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等核心问题,才对翻转课堂作进一步实施和研究.
1 翻转课堂的本质内涵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名叫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化学老师.起初,这两位老师是为了给学生补课而录制教学视频.逐渐地,他们发现教学视频还能够帮助解决,学生因各种原因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是能够独立在网上获取相关教学资源进行知识学习,但回家做功课时学生则需要老师在场进行个别辅导.因此,这两位老师决定把所有课程都录制下来,将“学生先在学校上新课,再回家做作业”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翻转成“学生在家先看教师讲解视频,再回学校”.
因此,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则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简言之,传统中在教室里所做的事如今在家里做,传统中当作家庭作业的任务如今则在教室里完成.这种看似学习方式简单地颠倒,却导致教学各要素发生了本质变化:
(一)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指导者;
(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研究型学习者;
(三)学习形式由“先教后练”转变成“先学后研”;
(四)教育技术的运用由单一的PPT转变成各类现行信息技术;
(五)课堂时间分配重点由“讲授新课”转变成“练习活动”;
(六)评测方式由“纸质测试”转变成“多维度、多方式”.
2 实施翻转课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2.1 必然性
2.1.1 教育教学理论为翻转课堂提供理论保障
掌握学习理论是布卢姆早在60年代后期提出,其核心观点:人的潜能基本上是相等的,只要给予学生足够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所有学生对任何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程度.掌握学习解释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自主阶段,但学习者理应进入对知识意义的协商与建构这一更高级学习阶段.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因人而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考察学习者如何以经验世界、心理结构和认知图式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此外,印度教育家苏加特·米特拉认为学生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支持,通过自组织行为进行有序学习,能够学习到任何知识.这就是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俄早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应当把握儿童智力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儿童已达到的心智机能发展水平;二是在教学的指导下,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它无疑表明了“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和“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2.1.2 翻转课堂是高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
传统课堂采取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能够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但教学效果甚微,教改显然势在必行.在当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翻转课堂能够使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乔纳森和亚伦明确强调:我们应当考虑翻转课堂,因为今天的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学生能一边做数学作业,一边和朋友发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线聊天和听音乐.翻转课堂中的视频化教学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装置提升学习效度.其次,当今学生都比较忙碌,超负荷地程序化运转.为此,学生们喜欢“翻转”课堂灵活性,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学习和活动两不误.
2.2 可行性
2.2.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数字化、实证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将是下一个被因特网革命的行业;而自动化、智能化是教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厘清各类现行教育信息技术的媒体特性,并结合各项学习目标以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利用VC,JAVA等高级程序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另外,Edsurge介绍了《美国教师最常用的十款教育技术工具》,如Google Classroom、LittleBits等.此外,可以利用课件制作工具(Articulate Storyline、Lectora 等)、Power Point插件工具 (Articulate Presenter、Adobe Presenter等)、屏幕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Knovio 等)、内容展示工具(Prezi、Slideshare 等)以及课程管理系统(Flipped Lessons、Blackboard 等).
2.2.2 目前国内翻转课堂成功案例
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但目前国内已有的翻转课堂成功案例为我们今后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借鉴.最早的是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在本校组织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四步五环节”是美国式翻转课堂与聚奎中学“541”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山东省昌乐县第一中学的“二段四步十环节”也是翻转课堂“本土化”的成功典范.目前,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教学实践中的学校已经有上千所,其可行性可见一斑.比如: 杭州学军中学、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以及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太平镇小学等部分中小学都已展开了翻转课堂教学.此外,由华东师范大学发起,与国内20所著名高中携手共同成立了C20慕课联盟 (高中),旨在以“慕课”平台为依托,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3 实施翻转课堂的四个关键因素
(1)教师是专业的教育研究者.随着翻转课堂中微课、慕课运用的不断增多,部分教师担忧自身的地位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威胁乃至替代.美国的未来学家托马斯博士·弗雷就曾提到“无教师教育系统”(teacher-less education system)的新前沿.他预测,未来十年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变成教练.荷兰学者保罗·科施纳与杰伦·冯曼利伯对在线学习和自我指导式学习进行的研究表明:虽然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很多人都可以轻松获得信息,就算学生们每天都能在网上搜这搜那,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评估、选择、处理和组织信息,却是一个极大的困难甚至是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翻转课堂的时代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更应当是专业的教育研究者.翻转课堂也因此被誉为教师展示才能的最佳舞台.(2)创设个性化的灵活学习环境.在翻转课堂中,以各类信息技术和资源作为媒介和基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学习情况,应该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和灵活性的自我探究式学习环境.其中包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或表演、教学实践、同伴互评等方式,以此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思辨意识和协调能力.(3)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对学生进行“从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引导.它包括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及课堂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设计中体现着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教师需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要采取何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4)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明确“好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策划者,要让学生在“水深火热”中学习,并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天才”,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合理课堂设计完成知识学习和内化.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中看似学生在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地学习,却无处不体现着教师所设计的“学案”这一“看不见的手”.
4 结语
翻转课堂提倡“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以及团队学习,鼓励参与和互动,强调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这正是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所在.然而,翻转课堂作为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发展仅仅只有几年时间.因此,我们必须在弄清楚本文所提到的几大核心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1〕Jonathan,Bergmann&Aaron,Sams.Flip T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America:ISTE&ASCD,2012.
〔2〕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3〕王奕标.透视翻转课堂——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4〕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5〕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G642
A
1673-260X(2017)09-0159-02
2017-05-07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师生身份功能的教学生态研究(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