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2017-03-29杨隽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服务器数据库数字化

杨隽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杨隽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为了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图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必经之路,数字化建设应注重信息资源的收藏转换,并且有效的将数据转化为商品,收藏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多渠道的电子文献保障体系,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开展信息技能远程教学,研制系统管理、网络实现及平台设计等项目,应成为建设初期的任务.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崛起和书籍印刷成本上涨,印刷读物不方便携带等问题使得读者查阅资料不方便,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建立相关的文献资料查阅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国家图书馆率先开展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并上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获批,成为了国家的重点科技项目,此后,国家图书馆推出了畅想之星图书馆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29000册电子图书,95%以上为近五年新书.品种涵盖中图分类法各个类别,以人文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读者需持卡登陆后方可使用.支持PC、PAD和手机阅读.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成效显著,为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树立了榜样.高校图书馆也在这样的影响下,开始了数字化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的还不错,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离发达国家的建设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主要的差距是目前高校的图书馆数字化在面向社会开放资源这一点上还是不够.

建设好图书馆的数字化首先要有丰富的馆藏数字化资源,其次读者要能够十分方便的查询资源.扩充馆藏资源,就是对社会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丰富网上资源,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资源更加方便供教师、学生使用.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建设自己图书馆的资源库,要有目的建设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为读者服务.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现状

图书馆数字化出现后,国家图书馆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率先推出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于2004年5月初组建了数字图书馆管理处,全权负责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中软硬件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管理处经过3个月的调研与合作,基本完成了国家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有的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国家图书馆的影响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开展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重点高校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带动下,全国各大院校的图书馆也在开展数字化建设.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高低已经作为办学评估的一项硬性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但是高校评估工作结束后学校逐渐将建设重点转向其他方面,然后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由于没有了建设的动力又会放慢发展的脚步.

2 数字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任何事情要发展都会要面对一些问题,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也不例外,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如下一些问题.

2.1 行业规范不统一.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期许多的理论和构架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理论.数字化建设方面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观点和方案.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在2002年开始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和规范.这个标准和规范是针对我国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太少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制定的发展计划,并且还对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看成是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次飞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此规范标准没有颁布.但是现在有《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可以参考[1],这个规定在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提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高校在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下面向社会开放最好的途径就是数字化模式的开放,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

2.2 馆藏信息数字化转换工作量大.图书馆数字化首要条件是要有大量的、全面的、多样化的、能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现在给图书馆提供数据资源的几家知名的数据商比如,《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这几个数据库由万方公司提供,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公司的《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公司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商业资源数据库》以及超星公司和书生公司的电子图书等,上面这些公司的数据信息很多都是个人撰写的论文,内容重复,不全面,无法满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需求.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必须发挥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特色,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其根源来源于纸质书籍,应该将纸质书籍信息转换成数字资源,并且分门别类,做好检索目录,这样才能方便读者查阅相关的信息,才能达到图书馆信息化的根本要求.

2.3 信息资源不足.信息不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没有将馆藏图书录成电子数据形式,二是馆藏书籍数量有限,特别是一些古籍、孤本馆藏量不大,有些图书馆根本没有,这就需要资源共享,需要政府领导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现在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人员开始着手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工作,要完成这项巨大的工作还需要主管部门的牵头和协调.

3 发展对策

3.1 现在没有出台正式的指导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文件,所以很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不规范,没有资源的共享和分工协作,在有些文献资料上造成重复的工作.政府应该尽快制定一套适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制度[3],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应该广泛听取各个高校的意见,特别是数字化建设比较有成效的高校的意见,应该让一些高校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来,学习先进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放眼未来,制定出有特色的、先进的、适合的、高效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制度理论,只有建立了好的制度,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

3.2 改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数字化用的最多的是电脑和网络,要把数字化建设好首先就得把硬件设施建设好,必须得满足以后巨大的数字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要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网络布线要用现在的最新标准,网线要用高规格的六类线,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数据交换的瓶颈,也要用高质量的以太网交换机跟路由器来保障畅通,图书馆都有自己的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信息资源的核心硬件设备,图书馆进行数字化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能否快捷的为读者提供服务都要看服务器的质量,各种电子数据的加工也是要通过服务器来完成,所以服务器是硬件设备里面最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保证质量,服务器分几种,有的是负责数据库的,有的是负责检索目录的,有的是负责多媒体接入的,其中数据库服务器里面存储着高校所有的图书资料的电子版本,数据量十分巨大且内容复杂,所以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要稳定、快速、存储量大,数据库需要大量的存储、备份、编辑,最好是有两台一起工作,平时两台机器都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备份、编辑、访问等工作,在编辑和备份的时候可以分开工作,交替工作这样可以最好的保证数据的安全,也能随时保证数据的访问,不耽误工作.数据库服务器建设好之后检索服务器的建设工作就容易些,检索服务器是把检索的内容从数据库里面分离出来的单独成立的数据库,数据量比数据库服务器要少得多,所以调试、升级、维护都要简单得多.现在网络攻击事件频发,图书馆服务器还要有防火墙,为了保险起见既要有硬件防火墙还要有软件防火墙双保险.图书馆数字化与传统的工作模式不同,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化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以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图书馆工作的需要.要明确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方式和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交流与协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由核心高校牵头的有专业特色的核心数字平台,并形成资源库的跨库无缝链接[4].

3.3 完善数字化加工系统,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主要承担文献的数字化加工生产任务,是图书馆数字化的起步工作,也是核心工作,这步工作完成不好的话其余的工作无从谈起,现在文献的数字化加工主要利用扫描、照相、数字水印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文献转化为数字资源,通过再次加工变成原始数据并保存使用[5].

3.4 要做好社会服务,国外的高校有些经验是值得学习的,比如和专业数据服务商的合作就很重要,高校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在有些领域,比如信息的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没有专业的公司做得到位,现在的社会对服务工作的要求很高,学校完全凭借自身的技术力量一时难以到达所需要求,所以要充分和专业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技术力量,打造好自己的数字化图书馆,才能真正地服务好读者.现在超星做的移动图书馆很不错,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推送、信息定制、书籍查询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相当于使每个读者都拥有了一个资料齐备的个人学术储备库,开展新的课题研究,联通新华社信息服务中心,对时事热点进行动态实时跟踪;开拓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深受各大专院校教研人员和学员的欢迎.

4 结束语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基地,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为了提高学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角度来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数字化适应信息时代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又符合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其服务对象素质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通过数字化建设为信息化人才甚至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从而帮助帮助更多需要知识的人更加容易的获取知识.

〔1〕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cdls.nstl.gov.cn/cdls2/w3c,2005—04—14.

〔3〕袁文莉.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问题探索[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

〔4〕高文.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岩.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6).

G251

A

1673-260X(2017)09-0155-02

2017-06-20

猜你喜欢

服务器数据库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据库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数字化制胜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