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2017-03-2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能部门科研经费财务部门

李 丹

(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处,吉林长春 130032)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李 丹

(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处,吉林长春 130032)

本文从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入手,提出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意识、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培训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科研经费监管的业务水平等措施,以期提高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极大地激励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但科研经费监管方面的问题也相应产生。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值得高校深思。

1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完善,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经费管理。从国家对科研经费的审计结果来看,绝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都在提高,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总体向好,但在经费预算、支出及管理模式上仍有较多突出问题。

1.1 高校重视科研项目立项,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相对薄弱

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获批数额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对每年的立项数量和经费到账数额往往十分重视,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相对薄弱,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其他部门管理制度不协调、职责界定不清晰;修订管理办法不及时,现行管理办法不适应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实需求;制定的制度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性等。

1.2 科研经费预算不能准确反映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支出

大多数科研人员平时需要面对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对科研经费预算加以重视,编制经费预算时往往未向专业财务人员进行咨询,而仅仅依据自身经验粗略地编制预算,这导致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实际支出经费的科目与预算科目有出入,实际支出经费数与经费预算额度有出入。而这种情况往往在项目结项经费决算时才会被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发现,给后续项目结项带来麻烦,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预算的有效性控制有限。

1.3 原始凭据不真实,以虚假票据报销科研经费的情况仍然存在

高校部分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法纪意识较薄弱,对财务报销规定不了解,觉得科研经费是自己努力申报项目获批的经费,经费的使用完全由自己支配,缺乏科研经费是“公款”的意识,导致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虚假支出、套取现金违规现象的发生。

1.4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不顺畅

高校内部管理科研经费涉及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等多个部门,但这些部门大多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和要求管理科研经费,未能实现科研经费信息、数据的实时、有效共享。管理流程不顺畅造成管理滞后、效率低下的情况。

2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思想意识淡薄、监管体制及协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

2.1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管理科研经费的意识淡薄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申报项目、项目结项、成果报奖、成果转化等方面,认为经费监管主要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人员往往只重视票据是否合法、签字手续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认为经费使用是否合理主要是审计部门的监管职责;审计部门人员不主动介入事先、事中审计,往往是事后发现经费有问题。各部门监管经费的意识淡薄给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带来了漏洞。

2.2 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监督体制不健全,审计部门监管职责未能有效发挥

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种类和数额急剧增加,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的任务越来越重。财务部门将工作中心放在会计核算业务上,而在经费监管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理解不深入,很难对科研经费支出的金额、数量与科研活动的相关性、合理性进行准确判断,不能很好地监控经费报销的第一关。此外,很多高校审计部门未将科研经费监管列入日常业务管理范围,仅满足于项目结项环节的事后审计监督,没有参与到项目全过程监督,监管职责不到位。

2.3 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的协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各部门处在科研经费管理的不同环节,往往存在本位主义思想。财务部门首先想着如何执行财经政策和履行核算手续;科研部门考虑如何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资产部门考虑如何按程序履行资产采购手续;审计部门考虑如何做好结项时的经费审计工作。诸多部门未形成合力,科研经费监管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 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监管问题的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平台信息共享及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

3.1 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细则

高校首先应按照国家最新文件精神,制定适合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制定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项、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办法,制定间接经费管理办法等。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如财务部门制定差旅费、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科研经费报销细则;科研部门制定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绩效支出等管理细则。这些管理制度及细则可以为广大科研人员合法合规地使用科研经费提供制度保障。

3.2 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意识,明确监管职责

科研经费监管涉及科研、财务、资产、人事、审计等多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首先应加强科研经费监管意识,认识到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管。其次,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科研经费的监管职责。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统筹管理,在科研经费管理中主要起到组织、协调作用,监管科研经费全过程使用是否合规合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项目涉税处理,指导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任务书(合同书、计划书等)的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项目经费;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组申请使用科研项目经费购置、达到学校招标标准的设备进行条件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设备组织招标和采购,避免重复采购资产;人事处负责对科研经费中的绩效支出进行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审计和监督,将科研经费监督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项目负责人是否按照项目预算或合同约定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经费,确保科研项目经费合理使用。

3.3 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职能部门全方位沟通协作

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将科研经费申报预算、立项、经费报销、资产采购、结题结算等过程详细体现在共享平台中。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此平台能实时获取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有利于各部门在不同环节监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避免重复投入研究现象的发生,提高监管效率。

3.4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科研经费监管的业务水平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指导性文件。高校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培训,使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在掌握本部门业务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科研经费管理的最新政策和要求,掌握科研经费使用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要求。只有不断提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监管科研经费,实现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规避科研经费的违法违规使用。

[1]张丽,张明慧.高校科研经费的协同监管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2):55-58.

[2]迟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新会计,2016(6):53-55.

[3]王春举.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经费监管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3):25-31.

[4]卢黎.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析[J].会计师,2014(13):76-77.

[5]罗娜.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7(3):44-47.

G644

A

2095-7602(2017)12-0198-03

2017-09-01

吉林省社科办项目“吉林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16B126);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三化’机制建设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264号)。

李 丹(1981- ),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校科研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职能部门科研经费财务部门
检察版(十)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轮胎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和管理要点分析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