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2017-03-29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十棵松小学刘旭芳
■ 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十棵松小学 刘旭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 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十棵松小学 刘旭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感染,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指明了语文教学须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语文学科中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指导诵读、培养语感、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分别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享受精神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联系生活,在语言的积累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生活即语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感悟语言、提高文化素养的好方式。我校教学楼旁有一大片竹林,老师带领孩子们认真观察竹笋的形态,记录出笋的时间和天气状况,辨别竹干、竹枝、竹笋、竹叶的不同……我们还让孩子分别认养竹子。这种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捏一捏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很喜欢,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趴在竹林边细细观察竹子的变化,看到雨后竹笋快速成长时惊喜欢呼,看到竹宝宝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时紧张得不知所措。这一根根普普通通的竹子,成为了孩子们认识自然、提高能力、丰富感知的审美之物。我们还让孩子们参观了解各种竹器:笛子、篮子、筲箕、斗笠……让学生背诵与竹有关的诗词、文章,欣赏与竹有关的名人字画,感悟“未曾出土先有节”的文化品格。这种观察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感知,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立足语感,在语言的建构与提升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学音乐需要乐感,学跳舞需要动感,学语文当然需要语感。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经讲过一个课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段话有位教师分四步来教学:第一步,带着理解读课文:“文中哪里写出了小村庄的美?”第二步,带着想象读课文:“孩子们,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个环节非常的出彩,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小村庄。第三步,带着积累读课文。“孩子们,是什么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想象?”原来,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原来,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原来那里的天空湛蓝深远,原来那里的空气清新甜润。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品读、积累好词语。第四步,带着感情读课文。“孩子们,你喜欢这样的小村庄吗?”让我们带着深深的向往和喜爱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体现得很好。可是王崧舟老师认为这个片段还需添加第五步:带着质疑读课文。“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个村想去这个小村庄是吗?现在的你真的还能去这个小村庄吗?请在文中找找答案”,然后紧扣“早先有过”这个词来品析。这一问题让前面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向往变成了一场梦,原来你已经去不了了。这时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感落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认知张力:本来是那么的美好,突然之间没了。那么美好的村庄到哪里去了?因此带着这样的情感落差,带着这样的认知张力再进入到课文,再研读文本,就能深刻体会文中的环保意识,就能自然关注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王老师的巧问和巧改让我们明白了:语言的建构与提升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准确而敏锐的语感,而且必须通过你的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最终使学生也拥有敏锐而准确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感悟语言、解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欣赏能力。
三、紧扣文本,在语言的传承与理解中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汉语言的准确性是其他语言不能比拟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领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在文本中寻找美的因素,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1.研读文本,感知文字的意蕴美、意境美
《游天然动物园》一课语言很有特色,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可以带领学生品味语言,通过语言文字获得审美体验,体现乐趣无穷。比如“汽车缓缓前进,眼前出现了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荫下亭亭玉立,一动也不动,远远望去,仿佛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更有趣的是,成群的非洲基马猴正在这些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一只猴子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当我们从它们中间穿过时,顽皮的基马猴竟围着车子奔前跑后,周旋了好一阵子”。全文紧扣“审美”,紧扣“乐趣”,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想象那绿树红花的丛林、高贵优雅的长颈鹿群、那顽皮可笑的马猴……沉浸在那优美、生动的意境中浮想联翩……然后紧扣课文中的“亭亭玉立”“挤眉弄眼”等文字,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美,体验鹿的优雅、猴的顽皮,特别是你看他乐,他看你也乐(如:撩你,“周旋了好一阵子不走”)的有趣。让学生在品味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判断能力。
2.揣摩文字,体会语言精妙美、准确美
《游天然动物园》一文中的用词也很有趣:抓住“可能”“有时”体现游玩的不确定性、运气;抓住导游“祝你好运”“赶快停车”等语言,体现整个行程的不可预知,给人带来期待、带来惊喜;抓住“二三十只长颈鹿”“身长丈余”“足有三吨重”“数不清”“十几只狮子”等“数字”体现其他动物园很难遇到的“壮观”美;抓住“等到发现我们了,便发出一阵可怕的吼声”“一辆汽车来到一只大象跟前,被大象用鼻子掀翻了”“一面用鼻子把一棵棵小树齐根打断”体会河马的可怕(吼声、体型),大象的可怕(力气大,野性发),说明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动物更野性的一面,从而体现“惊险刺激”的乐趣。全文语言准确,在反复诵读品味中无形可以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获得审美享受。
3.紧扣文体,了解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诗,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通过背诵、通过咏唱等方式,体会音韵美、节奏美。另外,有很多现代文,也蕴含节奏美,要指导学生体会。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单独的一句话拿出来,它的语感很简单,很平常。但是这句话,放在整个语言环境当中,我们会觉得它颜色亮丽,节奏感强,用词有变化,意境很美。我们要让学生觉得这样的表达很丰富,很精彩,这也是美,美的神韵全在节奏。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体特点,通过范读,通过观看插图,通过咏唱让学生从整体来理解这段话的美妙之处,体会语言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有规律的变化等节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4.依托板书,感悟语言的结构美、布局美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强调教师写得一手好字,还要求教师注意内容的简单明了,注意布局合理协调,注意重点突出,注意结构美观,注意思维的严密,总之,既要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激活想象,在语言的发展与提升中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十二岁以前是儿童想象力的黄金时期,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充分激活孩子的想象力,要努力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让抽象的化为形象的,静止的变为运动的,零碎的变为连续的,散漫的变为集中的……总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了审美。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欣赏,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为美的对象所感动,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去创造美。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言已尽而意无穷。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先让学生想象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有什么样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场景?“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表明什么?引导学生在交流表达中体会: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芳香四溢,滚滚长江,碧波荡漾,一眼望不到边,一叶扁舟划出一道道水痕,慢慢地慢慢地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诗人站在岸边,看啊看啊,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还舍不得离开……在感情朗读后再次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他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叹什么?想到什么?这些美妙的想象会融入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可以丰富课文的内容,使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审美情趣贯穿始终。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包括师生间的互动都应在体验、实践、熏陶、感染、浸润、激励、想象之中,品味语言艺术之美,精准感受作品中的情语,得到情感美的熏陶、语言美的享受,从而卓有成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