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背景知识深入理解古诗词
2017-03-29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陈宇
■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陈宇
补充背景知识深入理解古诗词
■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陈宇
鄂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一组课文与《语文乐园》之间,都安排有古诗词诵读板块。一年级到四年级为“古诗诵读”,五六年级为“诗词诵读”。这是依据《课标》落实“背诵优秀诗文”,并且在不同的学段完成“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鄂教版教材独具特点的地方。它以“诵读”为特点,不像其他版本教材将古诗词作为阅读课教学的内容。在诵读、想象中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领悟表达,最后完成背诵。
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为了更好地在诵读中体验,在想象中诵读,通达理解,必须扣住关键语言(字词)的同时,还需及时补充有关信息,这样尽可能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所处的时代、当时的风俗、风情等等,才能读出身临其境的画面或情景,方能深入领悟作者感情,触摸诗人的真正意图,把准他们意欲创造的形象。
一、利用创作背景资料,理解诗人心境
王安石,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景佑四年(员037年)随父定居江宁,即今天的南京。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致力于改革的著名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据记载,王安石推行新法数年后,因党争异常激烈,宋神宗发令“权罢新法”,王安石被迫离职,于是居住江宁钟山。
仅隔一年,皇帝再次起用他。这天,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之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眼前的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此刻的钟山,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吹拂着江南沃野,大地披上一片春光,他看到这一切,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深信自己有能力一定会使变法成功,不负大好时光。然而,朝廷内部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又感觉前途迷惘,触动了内心对家乡的情思。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那首著名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隔江眺望,感时思乡的深切感情。
这段资料,有的老师分作几次来介绍(或以评价语激励学生诵读),先在读题之时介绍诗人当时的有关信息。在看到春回大地,无限生机不由得生出万端感慨。这感慨中既有改革强国的大情怀,又有忧谗畏讥的顾虑,还有思念家人的温情……看到春光,望见月亮,诗人心神浩荡,会想什么呢?学生入境难入情更难。老师此时补充这些资料,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诗人的心境来诵读,很容易与诗人产生共鸣。
二、利用时代背景资料,探究诗人心绪
张继名作《枫桥夜泊》,牵挂起千年的“愁绪”,为无数读者所喜爱。此种情绪,寄寓在字面可得的物象上,浅读便可知。但是要领悟“愁绪”的原因,除了进入到文字里面的联系,还需借助有关资料,进行深入的探讨。
《枫桥夜泊》是诗人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夜泊客船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眼前景象,有声有色。每句诗都在传达着旅人的孤独的愁绪,都在表明诗人整个夜晚处于失眠状态。“夜半钟声”衬托出夜的静谧,正因为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难以言传的愁绪,以及情景交融、意境清远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得到最完美的表现。
这首诗里的“愁绪”是怎样一种“愁”呢?作者把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多种“愁”的集合体,是写愁的代表作。所以,在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此诗时,要恰当地补充进作者张继的“愁绪”缘由的资料: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西逃。因时下江南比较安定,一些文士纷纷逃到江浙一带避乱,这便有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此外,诗中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传说)“夜半钟声”也是应该交流的: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有人实地查访,方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三、利用当时风俗资料,感受诗人用意
韩翃以《寒食》名重天下。了解诗中的寒食节,以及唐朝中期朝廷有关新(薪)火赐火的资料,对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意思和主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寒食节: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一直紧紧追随他;甚至“割股啖君”(把自己大腿上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重耳后来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却不为利禄,毅然离开重耳,带着母亲隐居绵山,重耳为了逼迫他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死也不出山,最后被大火烧死。晋文公为感念忠臣,为他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节”自此而来。
春秋时期起,每年清明节前一二日,有举国禁烟火,只吃冷食的风俗,上至朝廷,下到黎民都得如此。这一习俗,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但到了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到寒食节这几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韩翃的《寒食》作于天宝年中,这时杨氏擅宠,国忠、铦与秦、虢、韩三姨号为豪门五家,豪贵荣盛。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虽然有意见认为韩翃的此诗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笔法巧妙含蓄的讽刺诗,诗人故借汉王氏五侯讽喻这些受皇帝恩宠的豪门,意在借古讽今。而诵读教学中,对这种用意的理解,关键是对“寒食”的习俗资料和唐朝中期对宦官的过分宠幸的信息利用。
还有一些信息也十分重要,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由于古代地域、环境、人物等遥隔久远,时过境迁;或古今城乡差异、生活情状迥然,甚至诗人的特殊嗜好等等不同,不去了解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难以准确理解古诗以及诗人的情怀。
四、利用古代地域信息,走进诗人内心
王翰的《凉州词》是咏边塞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凉州词》的诵读教学,需关注这样几个信息:凉州与凉州词;葡萄美酒与夜光杯;琵琶与“马上催”。这些富于西域地方特色的信息,对学生了解、走进遥远的古代边塞,以及戍边将士的生活、情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凉州:属西北边地,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唐时属陇右道,地图(略)。
凉州词:唐乐府名,《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速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不少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用来抒写边塞风俗风情。
王翰所写《凉州词》共两首,激昂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后人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葡萄美酒: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作宝物献之周朝,因“光明夜照”得名。有人考证,就在今天的酒泉附近,即为古代西域夜光杯的产生地。
琵琶:更是西域所产。有的说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马上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西域饮酒时,有骑马弹琵琶鸣奏助兴。
这些西北边塞风情,在王翰笔下以极富特色的物象变成情味十足的意象:此时此地,此杯此酒,此情此景,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助兴边地军营里将士们开怀痛饮,甚至所思所想——微带醉意的话,又似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情态,神采动人,且淋漓尽致。
如果再引进唐代边塞诗名作佳句,或衬托环境恶劣,或表现英勇豪迈,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精心营造的诗意的感悟,进入情境地感受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真正理解作者以诗中对战争残酷与战前取乐互衬等表达方法,感受诗中将士生与死体验的豪放感,甚至带有几分悲壮的豪迈感。
从唐代边塞诗选取名作佳句来衬托环境恶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等等。从唐代边塞诗找名作佳句来表现英勇豪迈,如:高适《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白《关山月》“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又如赵师秀的《约客》所处的“雨境”,须向学生交流江南多雨时节的黄梅雨的资料,使学生知道江南梅雨季节与诗中“家家雨”“处处蛙”以及作者的朋友约好却不来下棋皆有关系;另外诗的末句有“落灯花”,这对于当今社会的小学生是难以知道的,也需做专门的资料介绍。
李白《客中作》里“兰陵美酒”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早在商周时期便有这种美酒,且就在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这里的美酒与当地特有的一种香草郁金,酿酒的工艺、质量有历史渊源,以及主人好客都有故事。同时,李白好酒也不一般,有大量的唐代诗句为证。正因为如此,李白被主人好酒与好客而感动,诗兴大发,留下佳作遗存千古。
翁卷的《乡村四月》里,现在的学生是不知道子规声怎么叫的,也不知道它何时出现,更没有见过“白满川”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蚕桑”“插田”是怎么样侍弄,怎么的艰辛,不将相关的资料信息推介给学生,是很难走进翁卷的《乡村四月》的理解,更难以弄懂诗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歌赞农民的劳动以及悯农的情怀。
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是妇孺皆知的经典名篇。但是,由于很多人对诗中“行人”的不了解,多数时候误解了诗人的用意。据上海交大文学院杨存庆教授的文章解释,“行人”就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字面本身理解可以是“行走在路上的人”,或者说是远离家乡的“游子”,“行人”在古代还是一种官职的专用名词,《清明》将肩负公务而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祭奠先人的内心矛盾生动表达出来,创造出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凄美意境。
总之,古诗词诵读课前需要我们了解诗词中的各种背景知识,课中及时补充有关资料,才能引导学生读出身临其境的感受,方能深入领悟作者感情,触摸诗人的真正意图。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