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服务路径思索

2017-03-29谢林含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服务部馆藏特色

谢林含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2)

高校图书馆服务路径思索

谢林含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2)

本文以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及其特色资源服务部为例,通过对馆里及部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向高校师生以及社会的服务路径应从三个方面努力:拓宽服务对象范围;丰富完善馆藏文献;注意读者的需求,多倾听读者的声音。

长师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部;服务路径

“图书馆是对知识进行储藏、优控、检索,为公民平等、自由获取知识提供服务的机构。”图书馆作为高校中重要的教学辅助机构,其内部由多个部门组成。以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长师图书馆)为例,设置的业务部门主要有文献资源建设部、信息检索教研室、参考咨询部、期刊部、网络技术部、借阅部、特色资源服务部。

1 长师图书馆及特色资源服务部概况

1.1 长师图书馆概况

长师图书馆自1958年正式开设以来,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宗旨,一直服务于学校师生,辅助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特色鲜明、师范性突出的省属高校图书馆。

1.2 长师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部概况

1.2.1 特色资源范围

特色资源服务部馆藏内容范围包括四个方面:(1)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2)日本赠书资料室;(3)青马工程资料中心;(4)影印报刊阅览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藏书有《四库全书》《晚清四部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

1.2.2 部门设置

(1)人员与构成。我馆特色资源服务部较馆内其他部门成立较晚,下属教职工人数不多,算主任在内共7名教职工。(2)科室设置。特色资源服务部下设三个科室: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古籍室、影印报刊阅览室。

1.2.3 性质和特点

特色资源服务部属于特色文献资源的储藏空间。根据我校的性质和教学科研任务,采集相应的文献资料整理入库,是我校的文献情报保障。经过多年悉心经营和发展,馆内已有能代表我校特色的特色馆藏文献。

特色资源服务部的特点是把特色馆藏文献所属的相关部门整合统一,然后归入一个部门。根据这些科室所藏文献的性质,将这个部门命名为特色资源服务部,主要服务对象为我校教职工与在读学生。鉴于所藏文献特殊性,原则上不允许读者外借,只允许在馆内阅读。

1.3 藏书概况

(1)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该中心是我馆的重点建设部分,也是我馆特色资源的门面。现藏书数量已达到21344册,相关专题数据库已建成7个,收录国内外、港台地区图书、论文条目达到2万多个,出版相关学术专著10余种,并在多位老师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了《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汇编》118册。(2)古籍室。古籍室藏有国内大型古籍文献及珍稀文献,如《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晚清四部丛刊》等,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3)影印报刊阅览室。影印报刊阅览室主要藏有《盛京时报》《申报》《益世报》《时报》等清末到民国期间的报刊、杂志等影印合订本,对研究清末至建国前的人文社科类项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长师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部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对象的局限性

我馆特色资源服务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我校教职工和在读学生,范围很明确,也非常符合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对象范围过于狭窄,无法实现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社会的理念和构想。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着服务对象范围狭窄的局限性。高校图书馆与社会之间仿佛隔绝了一道“非本校师生不得入内”的高墙。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刷卡验明正身才能入内的管理办法。这种方法可以保护高校图书馆不让可疑身份人士进入,但也将服务对象的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例如吉林大学的学生想查阅《盛京时报》的影印本文献,就需到我馆来查找。但如果没有我馆老师或认识的其他老师带领、引荐的话,是不能进图书馆进行查阅的。

对入馆人员进行严格控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保护馆内所藏特色文献资源,但不利于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服务。连毕业生都不再是服务对象的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隔离于社会之外的。如果不对入馆人员身份进行严格的限制,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就可能会陷入混乱,可能会面临本校师生的资源被外来人员侵占等问题的发生。

2.2 馆藏文献的局限性

我部的服务理念是为本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故所藏文献资料均以本校承办的科研课题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为主;非本校承办科研课题的文献资料收藏有限,甚至没有藏书。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师生们满怀着学习的热情而来,却因为我们没有相关资料而失望地离开,在信息迅猛传播的时代,理想中的高校图书馆不应该是这样的。

3 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新路径

高校图书馆要想真正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服务,必须寻找到更合适的路径,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共享性、开放性、可拓展性等特点,尽量做到双方共赢。要充分掌握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拓展特色资源服务的边界,如藏书类型不应该局限于该校科研的主攻方向,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该被纳入藏书书目。馆藏范围宽泛了,读者才能在高校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携舟击水、弄潮破浪。

3.1 拓宽服务对象

(1)放宽对外校学生来我校查阅资料的限制。开设办理外校学生借书卡业务,登记详细的个人信息,并交付一定押金,在办理退还借书卡业务时返还押金。如果遇到想要借阅本校馆藏特色资源的学生,允许拍照、抄录,但不允许借阅。这样既满足了其他高校学生读者的需求,又可以起到保护馆藏资源的作用。

(2)定期面向社会开放。定期打开高校图书馆的大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些面向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如定期举办图书节、特色馆藏资源开放日,让资源共享落到实处。无论对高校图书馆还是对社会群众而言都是很好的互利互惠活动。既可以让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不与社会脱节,又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3.2 丰富馆藏文献

图书馆是一个传承文化、产生思想、辅助创新的地方,创造不同需求的读者享有平等的学习环境是图书馆人的职责。所以,高校图书馆各个部门在文献的采集图书的采购上应该进一步拓宽思路。

(1)补充文献资料要科学、系统、全面。高校图书馆藏书不应该局限于各校负责的科研课题所涉及的书籍,而应该进行全面覆盖式的收录典藏。每所高校的图书馆都有各自的特色资源,这是应该予以肯定和保留的;还要结合课题研究,积极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扩充服务范围。比如我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是东北边疆文献资料,可以在清朝和民国的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将其他朝代关于东北边疆的资料也都补充上架,帮助研究东北边疆的师生形成立体、宏观的学术思维。

(2)完善数字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信息资源的数量也呈现爆炸式增长,高校图书馆不再可能完全通过购置纸质文献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完善数字图书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内都设有数字图书馆,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使用。比如馆内现有的一些影印文献等资料还没有录入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完善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第一步,是先把馆内现有的未录入资料进行登记上网,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对馆内未藏书目,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以达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在与其他图书馆共享数字图书馆时,可以效仿知网等大型数据库的运作方式,设置IP使用限制,建立充值会员制度,并派专人对本校的数字图书馆进行日常维护与数据更新。这样既可以令有需要的人查阅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又可以保护馆内所藏的文献及版权,实现对数字图书馆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3.3 倾听读者声音,搞好信息资源调查

高校图书馆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因此,每个学期制定采购计划时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倾听读者的声音。搜集信息资料、采购图书的方向可以依据如下几点:

(1)依据学校老师的科研课题项目。学校老师的课题科研项目每年都会有变化。在开学初,图书馆各部门要调查了解学校各学科的项目情况,必要时召开项目负责人会议,一起探讨需要搜集采购的文献资料、图书等。

(2)倾听学生的需求。图书馆各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各科室的藏书和资料情况。然后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倾听学生对本校图书馆文献典藏资源的需求。

(3)走出校园做调查。图书馆负责采购的人员,每学期都应有计划地到同类院校图书馆及各类书店进行调研,把最新的信息资料、书籍带回学校,让各专业、各学科的书籍资料既专业又丰富,为教育教学提供最新的资源服务。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在高等学校里设立的辅助科研、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第三空间”。大数据时代到来之际,也是图书馆进行大转型的一次机遇,应用不断创新的科技也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前进的重要助力。只有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令高校图书馆焕发出新的生机。

[1]王子舟,肖雪,梁曦,等.从知识的角度定义图书馆——由胡述兆先生的观点展开的一次讨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3(6):14-18,85.

[2]王诗涵.师范院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223-225.

[3]吴小林.图书馆成为“第三空间”[N].人民日报,2009-09-02.

[4]詹长智,高凡.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5]张春红.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6]陈进,顾萍,郭晶.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精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2017-03-02

谢林含(1988- ),女,助理馆员,硕士,从事文献学研究。

G258

A

2095-7602(2017)08-0159-03

猜你喜欢

服务部馆藏特色
馆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中医的特色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完美的特色党建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刊读者服务部除四害产品推荐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