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养成路径探析

2017-03-29秦秀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公民道德

秦秀莲

(黄淮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等教育研究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养成路径探析

秦秀莲

(黄淮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环境问题有效解决必须充分利用环境道德教育的伦理教化与规范约束功能.环境道德规范教育应该通过制度化和体系化的途径将环境道德规范恰当地融入到既有的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体系中,使其掌握规范、约束和评价公民社会行为的环境道德规则,促进公民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理念教育;规范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造成的生态破坏难以估量,生态危机和环境悬崖已不再是无病呻吟.面对生态危机和环境悬崖的艰难困境,人们应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充分利用环境道德教育的伦理教化与规范约束功能,培育公民的环境价值、环境德性和环境人格,这是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的灵魂教育,其具有重要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1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环境道德教育理念缺失

矫治被社会实践严重破坏的人类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需要开展体系化的环境道德教育.然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注重环境硬件建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绿化、美化工作,而环境道德教育只在口头重视,仅仅停留在工作报告和工作汇报中,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工作基本没有开展,造成了只注重“物质绿色”而忽视了“精神绿色”;各级各类学校环境道德教育非常薄弱,根本没有将学生的环境科学素质、环境道德素质列为培养目标,学生接受和吸收的都是体系化严重匮乏的环境道德理念和思想;传统媒介和电子媒体虽然大力倡导环境道德,但效果不够理想.此类缺乏理念的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由于缺乏系统性致使环境道德教育知、情、信、意、行环节无法有机结合造成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效果有限.

1.2 环境道德教育模式陈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内容未能适应公民需要和社会发展,导致环境道德教育力不从心.首先,环境道德教育只强调“应然”而忽视“实然”.环境道德教育依旧没有脱离传统道德教育的窠臼,始终贯穿着高高居上的布道式说教,要求公民“应该怎样做”,而没有对“为什么这样做”进行深度诠释,公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一种典型的结论式填鸭教育模式.其次,环境道德教育缺失育人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不管是面对80年代思想解放的人,还是面对网络时代崇尚个性自由的人都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工作.最后,环境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割裂.传统环境道德教育采取宣讲式的授课途径,与主流话语挂钩,与竞争有益的内容严重匮乏.

1.3 公民环境保护行为严重滞后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包括知、情、信、意、行五环节,相互联系、制约、转化,最终统一于环境道德教育的体系化过程.公民通过体系化的渠道获得环境知识,再借助于公民情感的激发与感染,促使其萌发保护环境的信念.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知、情、信的链接与触发将能够帮助公民克服利益的诱惑和思想的惰性去磨炼环境道德意志,最终达到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精神的公民,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习惯.然而,现阶段中国的公民教育体制忽略环境道德情感培育、无视环境道德行为养成.缺乏体系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保障,致使环境道德教育的知、情、信、意、行层面无法有效形成合力.

2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面临现实困境的原因

2.1 “利益最大化”的普遍诉求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最为重要的活动主体,企业是根据既有法律规范和程序标准登记成立的以盈利为根本目标和存在价值,且以实现资产所有者甚至包括雇佣人员和目标客户等利益最大化的正式组织.[1]根据理论设定,企业家经营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完全依靠商品质量实现利益,且企业自负盈亏.然而,事实却是企业经营过程时常伴随负外部性,比如企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2]

2.2 社会环境道德教育供给不足

社会环境道德教育是指由政府推动和主导,以各种新闻媒体及环境保护组织为主要载体,面向大众开展的环境道德教育.该教育虽然有内容新颖、途径众多、形式多样等特点,但依旧存在问题.首先,自身的问题.社会环境道德教育尽管开展规模和形式较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强,但由于面对社会公众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其内容上无法统一规划,形式上无法统一协调,致使教育效果存疑.其次,面临外部冲击.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借助于网络、报纸和电视等渗透公民日常生活,并冲击着公民既有的价值体系.最后,ENGO参与困境.ENGO能通过网络辐射功能交流学习、克服信息不对称弊病,帮助公民树立良好环境道德意识.然而,由于政府体制、资金匮乏、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导致ENGO开展的以理念传播和实践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举步维艰.

2.3 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缺失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及其研究始于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距今已有44年,尽管在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不算太晚,但我国开展的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手段、内容等严重滞后,已落伍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环境道德教育缺乏法律法规支撑.而现阶段开展的环境道德教育是以方针政策为根本依据,以普通公民为客体,政府部门间密切协作,开展规模宏大、范围广泛、时间集中的政策导向型潮涌式的环境道德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并将在短时间内持续成为中国环境道德教育主导模式.与法律制定机制相比,政策虽然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正式权力体系渗透至社会任何领域,是党和政府调控、管理社会极为有效的工具,但严重缺乏司法强制性和适应性.

3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养成路径

3.1 理念教育

正义是环境道德教育的根本理念.环境道德教育的正义理念主要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环境正义.代内正义是指世界范围内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利用自然资源满足其自身生存与发展;代际正义是指处于不同代际的人类能够公平地享用自然资源,即享用、开发自然资源的机会和权利均等;环境正义是指“所关心的是那些在利益与负担存在稀缺与过重时应如何进行分配的方式问题,”[3]即人、社会与自然的权利与义务的合理配置.传统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即关注人类权利而无视自然权利,导致自然环境被掠夺、摧残陷入悲惨的生态困境.易言之,中国面临生态悬崖窘境的重要根源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时的思维导向出现问题.因此,需要环境道德教育的正义理念,即处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构建的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享有环境道德权利和履行环境道德义务的正义理念作为思想向导指导人类社会实践,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 知识教育

环境科学知识是良好环境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基础,是提高公民环境道德意识和素养的前提条件.它涉及土壤学、生态学、气候学等众多环境学科.特别是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实践与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影响,科学地揭示了人、自然与社会相互依赖的进化规律.另外,与其他环境学科相比,生态学专业适度,非常适合纳入公民通识教育体系.环境科学知识能够“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对待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各种体验的基本理解,包括:掌握基本的环境知识,形成对整体环境的认知,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4]因此,环境科学知识是能够帮助公民采取科学而理性的视角获取中国环境问题真实境况,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有效推进的前置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功能.

3.3 规范教育

环境道德规范是环境道德理念具体化和规范化,是人类社会协调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利益配置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其基本原则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生态系统利益高于一切,注重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共生.环境道德规范应该包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引导人们树立人类与自然利益合理配置的生态利益观,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消费观以及结构优化的人口观等.环境道德规范都是环境道德理念的具体化,极富时代特征,是个人持续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协调进步、国家改革与发展都必须遵循的核心规范.环境道德规范教育应该通过制度化和体系化的途径将环境道德规范恰当地融入到既有的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体系中,使其掌握规范、约束和评价公民社会行为的环境道德规则,促进公民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3.4 意识教育

环境意识是人类对所处外部生存世界客观真实境况的反映,环境意识是人类对其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合理关系的根本认知.环境道德意识培育不是人类被动地感受、认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而是借助于自身感知和领悟,积极主动地培育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培育公民的环境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保护意识、参与意识,促使公民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休戚与共、环境悬崖是人类欲望和贪婪的苦果,所以保护环境、推进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协同发展是公民理应承担的责任.环境道德意识教育的推进和开展必须以环境意识培育为先导.环境意识通过环境道德理念、环境道德知识和环境道德规范等环节将公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的痛点从个人或群体私利转向关涉生态环境的公共利益,从而扭转公民原初的环境无意识状态,促使其主动关注环境问题、规范环境实践.环境道德意识培育是改变公民固有环境道德认知的基本环节,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关键阶段和主导途径.

〔1〕龙兴海.“利益最大化”的伦理审视[J].道德与文明,1999(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美]彼得.温茨.环境正义论.朱丹琼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曾建平.环境道德教育研究论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G641

A

1673-260X(2017)07-0181-02

2017-04-11

2016年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养成路径研究(SKL-2016-162)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公民道德
论公民美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