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7-03-29陶源
陶源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32)
聚焦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陶源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32)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概念的理解,把握就业心理素质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胜任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分析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就业心理素质的合理路径.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
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上一些问题有完善之处也有凸显的一面.其中,每逢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其中个人就业心理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帮助大学生积极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衡量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指标.
1 聚焦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一环.而就业心理素质作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以及能否积极健康的就业.
1.1 就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提出:“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和心理素质性通行证.”[1]可见,心理素质已经被提升到较高的地位,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统一才能正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就业心理素质作为心理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它是心理在就业领域内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综合表现.就业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在个体与社会环境、教育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所有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2].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以就业为核心,存在就业心理能力、就业心理调适等综合性的心理品质的综合,对个人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关系着个人能否恰当的选择职业、能否成功就业、能否适应职业岗位、能否胜任职业角色等.
1.2 培养良好就业心理素质的意义
其一,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国家、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每年毕业季的就业压力都是突出的难题,大学生所面临的现状是就业难、创业难、就业压力大、就业消极被动.针对这一情况,国家颁布《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提出:“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其二,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是高校促进人才走向社会的关键.健康的心理是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就业心理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心理全面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不成熟往往让他们遭受挫折、感怀失意.高校不仅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更要关心他们心理的成长与发展.
其三,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维度.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很多都是走一步忘一步.长期以往,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其学业上和择业上的不明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疏导、提升就业抗压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尤其格外重要.
2 聚焦常见就业心理冲突
面对毕业就业,大学生整体上积极主动去参与就业,但是在过程中却产生了多方面的心理冲突,对于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胜任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1 期望较高但能力较低
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和成长,期待毕业那天走向社会时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能够挥洒青春与汗水,在追梦的道路上展现才华,彰显个性.在一些就业招聘中,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渴望干大事、收货多、收入丰富、地位高,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个人能力的成长,他们忽视了个人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基础岗位中锻炼和成长.结局可想而知,就业单位要的是勤恳的从基层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
2.2 渴望成功但畏惧失败
大学生有追梦的步伐和想法,渴望鲜花和掌声,期待自我突破和成功.但是现实中,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很多大学生面对失利心神不定,退缩不前,严重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与成长.有调查显示,毕业生想要成功就业,需要经历7次的参与就业的经历,并非一次就好.所以,想要成功的心情可以被理解和赞扬,但是成功道路上充满着荆棘与坎坷,要具备果敢的勇气和刚强的意志,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挑战困难、勇于承受挫折.
2.3 态度积极但缺乏毅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就业的心态积极、健康、向上.然而,只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还是不够的,作为就业大军的主力,持续的行动力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是成功就业的关键要素.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坚持和毅力,遇到挫折后易造成失落、焦虑.心理学中,适度的焦虑可以督促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旦超出了度,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甚至对个人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4 原因分析
求职就业中存在的心理冲突是综合原因所引起的,不仅要正视社会大环境的现实,更应该寻找到个人的不足和缺陷.首先是社会方面.当今社会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国家在不断的改善就业机制和扩充就业岗位.但是每年的毕业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而社会上所提供的的岗位数量不足以满足现有的毕业人数.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更多的人想去大城市发展,而农村、西部的资源更是紧缺,极少人问津.其次是个人方面.从目前就业形势来看,求职竞争激烈,不少学生害怕比拼、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究其原因,并非个人心态不好,而是因为自身能力欠缺、准备不充分而导致信心不足.这种求职的能力包括个人对自身优缺点的判断、心理素质的提升、信息技术的运用、意志品质的磨练、综合能力的锻炼等等.同时,个人目标的不明确、理想的模糊都会引起求职过程中个人复杂的心理冲突.
3 聚焦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就业形势下,就业心理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就业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有利于高校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适应,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就业难题.
3.1 理解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良好的就业心理是每一位大学生所应当去追求、提升的一种素质能力.其一,自信却不盲目自大.对于个人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态势充满自信心,不盲目追求光鲜亮丽、不自负,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其二,乐观敢于直面困难.任何一种求职都不会一帆风顺,突如其来的难题有时候会让大学生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保持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应该挑战和困难,直面挫折永不言败.其三,追求卓越但不好高骛远.期待获得好的职业发展、取得高收入、处于高位置都是可以被理解,这是对卓越的一种追求和态度,但是也要把握尺度,要结合个人的能力、资源、发展状态来制定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3.2 提升就业心理素质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关系到学生个人能否成功就业和胜任职业发展,面对当前局势,提升就业心理素质迫在眉睫.
3.2.1 全过程培养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培养就业心理素质要把握的一个核心要务.在就业指导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基层、甘于奉献、敢于吃苦、志愿服务人民和国家,不要过于在意个人的收入,要坚持“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在建设和发展国家的同时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周边树立典型和标杆,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来熏陶广大学生,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努力提升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3.2.2 分阶段指导学业、职业规划
目标中所渗透的目的性能够激发行为的坚韧性和持续性.大学阶段,以提升就业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所处的不同时间段,引导学生审视自身的优缺点,不断总结每一个阶段的不足与收获.每个年级都有每个年级应有的学习任务和发展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年级特征的学业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和个人发展.每个年级都开展就业指导课,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授课主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科学合理的制定学业、就业规划.
3.2.3 分类型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要及时整理归纳,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按照不同的类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的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开展人格测试、组织户外拓展等活动.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组织开展具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受启发.收集整理学生的相关兴趣和就业方向,努力为学生牵线搭桥,提供实习岗位,构建实习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增强就业信心.
3.2.4 建立全方位帮扶支持系统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升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专项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做好价值观引领,就业指导教师做好全方位的就业能力、就业技巧的讲授和教育,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牵头做好就业相关信息的整理和发布,专业课老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就业途径.以全方位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就业提供资源和贡献力量,以期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坦然和洒脱,以更加自信、自立、乐观的心态去求职创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知识、扎实学识,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大学生就业可以看作是一次学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量.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就业本领,以更好的姿态展示青春的不竭能量.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刘慧,狄敏.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
〔3〕曹宇光,孙晓瑜.对高校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B844.2
A
1673-260X(2017)07-0148-02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