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理论新探析

2017-03-29王力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资本主义探析

王力肖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经济研究

经济危机理论新探析

王力肖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本的生产过剩是其实质.在讲述经济危机理论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作为的研究的视角,无疑是对经济危机实质的一种全新的解读,这种解读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危机理论;探析;人本思想

1 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概念厘清

经济危机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异常状况导致市场经济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现象,它可以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发生在社会主义的国家.在本文中特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因生产相对过剩而导致的普遍性的经济大混乱、大崩溃的经济现象.

1.2 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征

1.2.1 经济危机的表现.在经济危机爆发期间,经济生产出的商品出现大量的过剩现象,堆积在仓库里不能卖出或者被资本家无情的销毁掉.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人和民众却因贫困无法购买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资料,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大量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银行破产,社会信用关系遭到破坏而导致股票和债券狂跌.原本井然有序的社会经济被彻底打破,代之以满目疮痍的经济景象.

1.2.2 经济危机的特征.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大约10年左右,都要爆发或大或小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指的是从前一次经济危机的开始到第二次危机来临的前夕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经济危机都要经历危机开始、经济萧条、经济复苏和经济高涨四个阶段,经济繁荣时期往往是经济危机开始的转折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具有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生活领域,还体现在对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破坏性的巨大体现在经济的大萧条上.这种破坏是看的见摸的着的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有传染性,往往是首先在一国爆发,继而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会相继出现.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市场经济,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使得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资源、技术和资金、信息的共享.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同小异,而且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体性的经济危机.

1.3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1.3.1 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其实质,相对过剩指的是社会生产的商品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较显得过剩.了解了相对过剩产生的过程也就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家为了获得大量的利润,一方面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加大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却不断的压榨工人的劳动时间,并尽可能的减少对工人工资的支付,这就导致了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市场去消费,商品不能够转化成货币,不能继续满足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条件.大量的商品被生产出来,并不是他们不需要消费,而劳动人民却没有能力去消耗这些商品,最终导致了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的相对过剩到特定的程度后,便就是人们所谓意义上的经济危机.

1.3.2 经济危机的原因.首先,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最根本的原因.生产的无限制扩大和劳动人民在有能力支付的条件下的需求相对来说缩小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不惜一切代价扩大商品生产,并且延长劳动时间,减少工人工资,剥削和压榨工人,使得工人没有能力购买自己的必需品,最终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从资本主义国家全球性的社会生产来看,生产资料归相互独立的资本家私人所有,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工合作也是不协调的,整个社会生产往往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管理无秩序的混乱状态,一旦矛盾不可协调,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则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其次,是形式上的可能,这种可能是由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货币充当商品买卖的中介并将买与卖分离,这就容易导致一些人不按照市场规则来进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甚至会出现赊购赊销的情况,这就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从而为危机的发生提供条件.[1]

1.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犹如一场“瘟疫”袭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其影响也是十分的巨大的.在社会经济方面,经济危机破坏社会生产力,大量的生产资料被浪费掉.每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倒退,整个国家的经济十分萧条.经济衰退必然会影响社会的文化与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往往是政治生活的动荡,各种政治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来谋取自己的政权利益.社会文化发展相对缓慢,整个国家处在一个“冬眠”期.

除此之外,经济危机对工人阶级会产生暂时性的有益之处,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渡过经济,必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适当会遏制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压榨,工人阶级的恶劣处境暂时得到缓解,生活水平会有所上升.

2 用马克思人本思想解读经济危机理论

目前大多数人对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其本身或是从经济学的层面来解读生产力与生产制度,而对经济危机的受动者——人的研究非常至少.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角度对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探析意义将十分重大.

2.1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就是尊重人、为了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带有一定价值观导向的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强调人的自由与解放.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基础与前提,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阿基米德点”,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它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劳动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和具体的.在世界观上,马克思从人与物的实践关系中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社会实践是人的实践.在历史观上,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在价值观上,马克思强调人所具有的价值目标的追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以人为本的学科.古典经济学肯定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是却把资本家的利益当做最后根据,是对劳动本质异化的掩盖,其根本上是对人的否定.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人持肯定的态度,以彻底实现人的自由为目标.[2]

2.2 人本思想视域下的经济危机本质

前面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阐释经济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人本思想的视域下,自由资本主义和大机器发展的下的经济危机本质却是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阶级,公然违反人本思想,是一种错误的政治和理论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贯彻,经济危机是其表现形式.资本家“以钱为本”,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尽可能多的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克扣工人的工资,违背“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人阶级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更别谈获得任何的自由与发展.

资本家对高额利润的追求正是通过对剩余价值的获取而实现的,当全社会的资本家都在疯狂的追逐这种利润时,社会就出现了生产过剩.由此可见,资本家违背人本思想,压榨与压迫工人阶级为其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是社会出现过剩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源所在.

3 探析经济危机理论的价值

3.1 经济危机理论新探析的理论价值

3.1.1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无情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否认经济危机,或者只是从经济现象的表面来揭示经济危机,他们回避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压迫工人阶级这一事实,把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为通货不足、滥发纸币、信用和投机,甚至将其归因于金融危机.企图通过外界客观原因来掩盖自己对工人阶级的罪恶.还在每次危机过后,象征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增加对工人阶级的福利,不从根本上承认自己的罪恶,资本家们仍然无限制的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做好铺垫.

3.1.2 对经济危机理论的另一种解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过剩,这是从经济生产的角度对经济危机进行的分析.而站在广大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去解读经济危机,我们会发现资产阶级为实现政治利益与目标,公然不顾工人阶级的人身自由与全面发展,通过经济压榨的方式获取高额经济利润.这也是一种全新对经济危机理论的政治角度解读.[3]资本主义国家要想摆脱经济危机,必须从自己的政治制度上进行反思.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民的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消费资料不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需分配.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劳动拜托了谋生的压力,这就使得资本家没有可能去剥削工人的劳动时间.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能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还能有时间和经历去发展自己的精神,获得更多的人生享受.基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向往,我们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其伦理道德价值更为深刻与广泛.

3.2 经济危机理论新探析的实践价值

3.2.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有助于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随着全球化的广泛普及,经济危机影响范围更广,所牵扯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其范围几乎波及到全球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非常大.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纷纷求助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开始颁布一些社会保障政策,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工人利益,在表面上做到了“以人为本”.这只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顺利渡过经济危机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政策,而且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剥削压迫工人阶级这个事实.

3.2.2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意义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减少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满足群众需求,而非实现资本增殖.为有效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可能带来的影响,必须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监管金融市场,防止和避免经济危机.

[1]李志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09(5).

[2]张富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析[J].探讨与争鸣,2009(2).

[3]关惠肇.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

F039

A

1673-260X(2017)07-0091-02

2017-04-11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资本主义探析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VR阅读探析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走谁的路,去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