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绘画空间对版面设计的启示
2017-03-29孙义
孙义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国古典绘画空间对版面设计的启示
孙义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国当代版面艺术的良性发展,除了借鉴国外一些版面艺术观点之外,也必须吸收传统艺术的精髓.而在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从远古的彩陶文化到如今新绘画技术的形成,有很多元素对现代艺术的形成起到有益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在古典绘画艺术中一些独特的艺术观点,比如对于空间的认识及其所产生的意境,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版面设计有着极好的启发作用.本文从中国古典绘画空间艺术的“留白”“笔墨”等特点进行分析,阐述这些特点在现代版面艺术中的运用,以便更好的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
古典绘画空间;留白;笔墨;版面设计
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平面设计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广告、海报、DM设计等处处可见,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接受这些宣传信息同时,也受到这些平面作品的艺术熏陶.但是这些平面设计中的版面设计,在设计思路上深受国外影响,在设计风格、思路,尤其是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方面,总会因此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平面设计中,如何经营好一个版面,是众多设计师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我国平面设计中的版式设计,在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过于强调“理性”的运用,刻意经营版面的几何风格设计.虽然开始也能吸引人有效阅读,但是长久之后,会产生审美疲劳,深究原因,还是缺少我国独特文化元素的原因.如何能创造出符合中国人喜爱的平面设计作品,是每个设计师的使命及任务.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中国古典绘画,其艺术表现形式深得国人的喜爱,特别是关于空间的表达及意境,比如“留白”、“水墨运用”等关于空间的表达,更是精华所在,而空间布置往往与版面布局、版面设计相联系.目前,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尝试把中国传统绘画空间中“留白”和“笔墨”艺术特点运用到版面设计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中国古典绘画空间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典绘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富有特色的空间艺术观点,比如“以大观小”“留白”“墨分五色”“三远法”等,都能够体现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空间艺术,其中“留白”和“笔墨”两大空间艺术最适合在平面设计中运用.
1.1 留白在中国古典绘画空间中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注重“虚实”的运用,通过虚实体现前后空间感.在国画山水中,天空和水一般是不着色的,多以底部的空白代替,体现出“计白当黑”的效果,这种留白的处理,与勾画的山体、人物相对应,以虚衬实,从而形成画面山水的空间层次感.当然这种留白并不是没有内容,运用的好,画面会趣味无穷.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所绘的“踏歌图”中,以所描绘的巨石、树木、老农、溪桥环绕中,留有大面积空白.另外所绘的巨石、溪水中也多露出大面积空白.这些留白,与实物相应,既有体现雨后迷蒙效果的,也有体现体积质感的.特别是中间的大面积留白,让画中的巨石、树木、山峰等物体呈现清晰的前后层次感,让观者从中感受无穷的空间艺术魅力.
1.2 笔墨在中国古典绘画空间中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绘画与西方绘画有很大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传统绘画在绘画之前需要做到“搜尽奇峰打草稿”“胸有成竹”等绘画准备工作,注重“意境”的塑造,在表现手法上主要以笔墨的运用为主,而空间的表现也就以笔墨的运用为主.
中国古典绘画的笔墨的运用往往会与书法联系在一起,“书画同源”就是指的书法和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极为接近.受书法的影响,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笔法运用变化多端,“笔法”的运用指在绘画时,注重把握毛笔的笔锋、笔肚、笔根,在不同的力度作用下,以线条的表现形式为主,运用“转、重、痉、徐、顿、挫、分、拆”等笔法,再融合绘画者的情绪表达而形成的艺术效果.“墨”指的是中国古典绘画表现时,通过墨与水的混合所产生的焦、浓、重、淡、清等不同的质感变化,自古就有“墨分五色”之说,指的就是此种现象.
笔墨所形成的空间是以二维为主,在空间塑造上把自然空间转化为平面空间.与西方绘画采用色彩及明暗塑造的三维空间表现效果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笔墨在空间表现上,忽略客观物象的表现,以画家的主体思维为主,侧重于用笔的效果,“气韵生动”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终追求,所以中国古典绘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载体.
2 中国古典绘画空间在平面艺术中的运用
“留白”和“笔墨”两大空间艺术作为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精髓,对现代的平面艺术设计有着诸多的有益启发.
2.1 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主要是针对图形、文字、色彩进行设计,需要把这几方面因素按照信息传递的需要进行编排.形成平面设计的版面设计.平面设计中的版面设计是二维空间为主的设计,其风格多受欧美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简约主义等风格的影响,走国际化路线,基本是在一个严格的框架中对图形、文字进行编排,充满理性和条理感,让人在顺利阅读时,总是缺少一个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欣赏接受信息的标准更加提高,如何更有效的抓住观众的眼球更是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更好的挖掘“虚实”的艺术,吸收国画“留白”的处理艺术,能更好的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要.
版式设计虽然是二维空间,但是一样需要体现空间效果,比如大的标题文字与小的正文,就形成一种虚拟空间层次.图片在文字的衬托下,也会有前延或者后退的效果.在版式设计中,除了图文之外,还有一定面积的空白存在.这些空白多作为“底”存在,如果没有很好的与图文互动,阅读久了,就会产生平淡无奇之感.我们可以把这些空白看做“虚”的部分,在处理手法上面可以借鉴“留白”.首先,可以借鉴“留白”的灵活.国画中的留白作为虚的部分存在,在手法上相当灵活,让观者可以充分感受灵动和无穷的想象力.版式设计的留白,可以结合图文的,在位置、大小、形状方面灵活处理,要讲究艺术感,体现“计白当黑”的国画虚空间处理,把图文的意境延生使之更具创造性,形成灵活多变的虚空间.
其次,留白所形成的虚空间,还要注意到与图文组合时,要形成很好的层次感.留白之处的虚空间,并非真虚,虚中有实,要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如同国画中留白的效果一样,版式设计的虚空间不要填充多余信息,要充满灵感,以图文为主,在大小、长短、疏密等节奏与图文进行呼应,形成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艺术效果.版式中,因为主标题、副标题、正文、图片的存在,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但是有时会产生层次过渡僵硬,不自然,冷漠的效果,及时的用大小不同的留白调整好层次顺序,可以在方便阅读的基础上,产生美感.
最后,留白的运用还会让版式设计产生优美的意境效果.脱源于国画的留白,本质上就具备空灵的美感,与图文组合后,让本来很乏味的阅读,也会变成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特别是设计师可以把对美的感受,融入留白中,与恰到好处的图片、文字组合,可以最大程度的感染读者,带动读者的情绪,产生共鸣.笔者曾经见过一个以中国风为特色的样本设计,其中一个版面中,水墨组成的群山安静优雅的静卧版面下部,在上部大面积空白中,以竖排的方式,错落排放着一些介绍文字,形成一个不大的文字块.整体画面空灵通透,意境优美,虚实对比合适,大面积的留白与文字、图形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画面中的文字块虽小,但是被衬托的依然醒目,容易阅读.这样的版式使读者在阅读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美,看后回味无穷.
2.2 笔墨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的版面中,不同明度的颜色、图片及大小不同的字体,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空间感,这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产生的空间作用极为接近.特别是一些中国主题的、强调意象效果的设计,可以融合运用国画中笔墨效果,塑造独特的艺术空间.
“意境”是国画笔墨空间最大的特色,在版式设计中,运用畅快淋漓的水墨笔触,可以极大的增加版面的意境,让读者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就是此中翘楚,他所设计的作品,很多都是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空间艺术效果,营造整个画面氛围.例如靳埭强先生所设计的海报作品《汉字》系列“山、水、风、云”,每张招贴都以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一为主要图像,配合以浓淡不一的水墨笔触,极为巧妙的拉开画面空间,演绎出山的雄奇、水的灵动、风的快急、云的飘逸等意境效果.
结合水墨笔触的笔法、浓淡,可以在保持国画艺术魅力同时,增加版面空间效果.笔者曾经见过一画册,大量运用笔墨效果点缀主题,拉开版面空间层次.在一些主要的标题后面,往往衬以水墨点,黑白对比下,主题越发醒目,墨点晕开的效果,淡淡的拉开主题后面的空间层次,优雅而富有变化.在画册的中间,多个版面出现或是浓郁流畅的水墨笔触,或是飘逸轻柔的墨痕,通过这些水墨笔触,在版面的空间结构、层次上,产生无穷的变化,将水墨的灵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予强烈的刺激,体现我国“超以象外”的民族视觉形态.
3 总结
曾经的外来艺术,对我们的设计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让我们一度“以洋为美”,忘了传统艺术的美.而今,回过头来再看看中国古典绘画等传统艺术,才发觉充满了魅力,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发觉中国古典绘画空间艺术不仅仅是笔者所说的那几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东西,对平面设计有着独特的启发推动作用.当然,传统的艺术也不是直接拿过来就使用,必须真正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把传统艺术的精髓融入其中,才能让这些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这也是我们做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的必由之路.
〔1〕朱延辉,樊海燕.中国画构图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2010(10):114-115.
〔2〕夏琳,田志梅.从中国画意境看版式设计[J].艺术教育,2009(3):129-129.
〔3〕朱娜.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意象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235-235.
〔4〕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释“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J].南京艺术学院院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1):48-55.
J212
A
1673-260X(2017)07-0089-02
2017-03-21
2011年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古典绘画空间问题在高校美术教材中的流变及疏证(2011SK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