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载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模式探析
——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017-03-29曹春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安徽素质

曹春顺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构建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载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模式探析
——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曹春顺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文章依据“自主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分项化”“阶段化”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综合全面地总结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近几年来大学生素质拓展进入体育课程的改革成果和发展方向,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沿和趋势出发,结合学院近几年来的体育课程教学成果,剖析其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体育课程

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已经见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主流,促使高校体育课程所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学科交叉成为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教学的职能和任务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在体育教学本质的前提下,同步并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许多高校结合学院自身发展特点,对体育课程进行试点改革,我国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模式,共同的目标都是希望以学生健康为本,结合学院自身发展特点,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依据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模式,结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课改的成功经验,从当前社会对学院培养人才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探索和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1 把素质拓展带入大学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是从安徽工程大学分离出来的独立本科学院,为安徽省示范工科院校,从2010年开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大二的体育课程也进行了俱乐部选课模式.近年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不断地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认真钻研教材,吸取先进理论知识,结合学院发展实际,不断创新,逐渐在完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课程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1 以学生素质拓展为教学目标

2010年开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为教学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具有团队意识、运动精神和终身体育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但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娴熟的运动技能,还有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的建成,更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育老师也是积极考取国家的体验式培训师,不仅能上好体育课,还能承接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使两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大大促进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素质拓展体育课程学习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技能学习、能力培训、态度培养和习惯养成,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将四种学习目标相统一,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的提升.学生在进入素质拓展的体育课程过程当中,需要经历生理、智力、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构建.[1]

第一,生理层面,身体的活动和参与;

第二,智力层面,思维的发散与大脑智力的参与;

第三,情感层面,建立团队性、集体性的和谐;

第四,精神层面,建立个人自信心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1.2 体育课程开展形式

课改之后,大一学生主要以学习基本的运动技能为主,中间穿插2次课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不再对体育课程有抵触心理.大二2个学期实行体育俱乐部选课模式,学生自主地选择体育项目,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结识志同道合的同学.且俱乐部课程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通过两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可以达到大幅度的提升和巩固.

1.3 整合大学生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教学不能是单纯的授予学生运动技能,它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形式,向学生授予运动经验,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从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堂、社团、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是目前存在于校园内的几种体育组织形式,学生通过课堂、社团和运动队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促进了校内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整合体育课程资源,使大学生素质训练有效地进入体育课堂.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教学主导地位,并在体育课堂中建立“我能行”的运动信心,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变换形式的组织体育课堂,从而形成内容不变,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依靠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环节,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延伸,教师成为学生的素质拓展导师,整合体育教学内容和拓展训练模式,营造第二体育课堂,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上,大大的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教育性功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力.

1.4 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的评价体系在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课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即“1+2”评价体系,“1”是指学生的上课情况,“2”是指学生体育俱乐部项目的课后锻炼情况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学生的综合体育成绩为:上课情况+ 体育俱乐部项目的课后锻炼情况+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2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项目内容

2.1 团队组建

组建团队的第一个环节是破冰,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团队人员之间的了解,打破隔膜,拉近距离,以便在以后的练习中放松心情,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避免沟通障碍.尤其是在大一学生的第一次课,和体育俱乐部选课的同学当中,由于体育俱乐部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班级,破冰这一环节更显得尤为重要.[2]团队组建之后,更要发挥团队成员之间的聪明智慧,想队名、起队歌、选队长,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能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发挥团队成员的优点和长处,了解彼此,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训练和学习生活中去.

2.2 素质拓展项目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很多,在安排的过程中也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适当的加入一些难度项目,增加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体验式的拓展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一、针对个人或团队活动主题,设置课程内容;

二、基于时间、环境、学习者和组织需要设置课程体系;三、情景和环境的匹配设计;

四、涉及肢体、心理情感和精神的游戏体验、组织练习;五、符合主题思想的分享回顾和有指引的组织活动;六、引导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规则、安全知识和自在我体验中产生有意义、有价值的感悟提升.

2.3 分享与总结

每一项活动结束之后,队长带领团队成员进行对项目的总结与分析,分析其成功的要素和失败的原因,并激发出学员的竞争热情,能真正的吧精力完全投入到项目练习上来,重要的是对团队中表现稍差的同学进行鼓励和激发,每一名团队成员在项目练习过程中得到集体的成长,形成互帮互助,团队意识强烈和具有责任心的一个团队.

3 把大学生素质拓展带入体育课堂的前景展望

3.1 与时俱进,改变教学理念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是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战略目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一些相关专业的设置都是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需求,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立足于“以人为本”,及时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满足学生职业和社会的需求.[3]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以“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化.

3.2 灵活多变的自主教学模式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倡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优势选取运动项目和授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倡导沟通灵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基本课程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在体育运动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潜力,让学生从“教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消除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枯燥无味的偏见,逐步体会到“累并快乐”的终身体育意识.

3.3 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提升,教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提升,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素质提升即:知识、能力、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把这四个方面作为最基本的范畴.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是被动地授予,二是主动的学习.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学习,而学习态度则需要在长期的过程中养成,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4]

3.4 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以往的高校体育一直倡导终身体育教学,从近些年来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来看,大学生的体质正逐年下降.学生体质下降、沟通障碍、意志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直接导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淡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放在当前高校来说更是尤为重要.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应立足“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应注重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真正认识到身体健康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并逐步从身体健康引申到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团队协作的精神,给学生以正能量的指引,从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进入社会后不断学习的良好品质.

〔1〕王玉扩,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周敏,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设置分析——以扬州高职院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3〕杨曼英.“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科学管理体系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4).

〔4〕徐朝晖,张洁.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3(3).

G807

A

1673-260X(2017)07-0062-02

2017-03-07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安徽素质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福建工程学院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