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形象塑造

2017-03-29刘杨祎伊

传播与版权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国家文化

刘 毅 刘杨祎伊

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形象塑造

刘 毅 刘杨祎伊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渠道和手段,国内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较强的传播载体,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传播形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主要方式。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以及自然形象四个方面,通过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形象塑造,有助于塑造中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从而让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

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形象塑造

为了推动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我国正在努力地寻找合适的传播渠道,其中国内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被看作是有效的对外传播的途径之一。随着国内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纪录片作品,例如《美丽中国》《大国崛起》等,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塑造了中国良好的正面形象。

一、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形象塑造

(一)政治形象的塑造

政治形象的塑造是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难点。根据我国纪录片对外传播的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形象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治思维方式的传播,通过纪录片的传播形式可以让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历程、发展方向等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二是国家政治话语体系的传播。我国的政治话语体系的传播在政治形象塑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话语体系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有效地塑造我国的政治形象。三是国家政治心态的传播。国内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良好的政治心态以及政治自信心,从而展示出了中国优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良好的政治心态。

(二)文化形象的塑造

国内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对国家的文化形象的塑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影响力,悠久的中华文化也就成为了国内纪录片的重要题材。纵观国内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概括性描述成为了主要的选题,例如《美丽中国》等。另外,国内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较强的电视载体,采取新颖的原生态纪实手法,多角度、多方位地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生活,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精神,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青睐,从而塑造了中国良好的文化形象。因此,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文化形象塑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牢牢抓住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才能实现国内纪录片对我国文化形象塑造的目的。

(三)经济形象的塑造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和重视,并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国内纪录片将创作的目光和选题投向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拍摄和播出了多部描述中国经济的纪录片,向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为塑造我国的经济形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我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周浩拍摄的《棉花》,以棉花为整部影片的核心和重点,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中国棉花工人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出了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国内纪录片塑造的经济形象在当今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并且为我国外资的引进和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自然形象的塑造

自然形象的塑造也是国内纪录片的主要内容和创作方向,虽然早期国内纪录片更多的是关注对社会、对文化的体现和创作,但是21世纪之后的国内纪录片逐渐将创作视角转向了自然题材,例如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森林之歌》,这部纪录片采取拟人化描述语言,构建了优美壮阔的画面,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中国美丽富饶的自然景观,为以后中国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和条件。《美丽中国》也是我国优秀的自然题材的纪录片,采用了延迟、高速、航拍等多种先进的拍摄技术,展示了我国动物、植物的迷人姿态,也传递出了我国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因此,国内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有助于塑造我国的自然形象,对外展示出了我国丰富且珍贵的自然财富。

二、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形象塑造的现状

(一)市场化程度不足,影响力较低

一般而言,较强的市场化能够帮助国内纪录片走向国际、走向世界,向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展示我国的形象,从而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从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相比于国际上其他优秀的纪录片,我国的纪录片缺乏一定的市场化,在整体纪录片市场中影响较小,较低的市场化程度也严重阻碍了国内纪录片对外的传播的宣传。同时,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纪录片的批量化生产,没有意识到纪录片衍生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导致我国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低。而国外纪录片很重视衍生产品的开发,相继推出了图书、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但是国内纪录片尚未形成开发纪录片衍生产品的意识。衍生产品对纪录片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能够充分地塑造国家的形象。

(二)主动意识欠缺,缺乏理性的传播态度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的传播载体,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对我国的价值理念、形象塑造等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目前,国内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主动意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没有树立主动、理性的传播态度。大多数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在生产和传播纪录片的时候,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存在一定的不自觉性,没有体现出充分的国家意识形态。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纪录片,我国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倾向不明显,同时表达方式也比较含蓄,难以向国外观众传达明确的国家意识形态,也不利于塑造我国积极正面的形象。根据调查显示,世界上其他国家对我国都存在不正确的形象认知,负面看法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没有建立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也没有采取理性、丰富的表现形式塑造中国的正面形象。

(三)对外传播渠道单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国内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渠道比较单一化,播放纪录片的平台也比较少,导致我国纪录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足,难以在国际知名的纪录片领域中获得较高的声誉。从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现状来看,国内纪录片主要是依靠以下几个传播渠道:一是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将中国驻外使领馆作为国内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二是与境外传播媒体相互协作,采取联合制作的方式传播国内纪录片。三是在自有媒体平台上或者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例如长城平台。四是将纪录片制作成图书、影像等衍生品进行传播。但是国内纪录片很少借助海外当地媒体、主流院线、国际著名纪录片节、国外高等院校等渠道进行传播,不仅阻碍了国内纪录片与国际纪录片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三、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形象塑造的途径

(一)提高国内纪录片的创作意识,以国外观众需求为导向

由于国内纪录片缺乏充足的创作意识,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国内纪录片无法明确地表现我国的意识形态倾向。因此,国内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纪录片创作意识的提升,从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选择适合的题材和内容,并且采取理性、直接的表达形式来传播国家的意识形态倾向,这样才能有效地塑造国家形象。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应该对国外观众的需求和品位等内容进行详细地研究,从而确定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和展示内容,从而创作出有针对性的纪录片。例如《森林之歌》在创作的初期阶段,制作人员对国外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了明确地分析和定位。发现国外观众比较喜爱和青睐中国自然题材的作品,因此,《森林之歌》就以国外观众的需求为导向,创作和播映了以中国动物、植物等自然景观为题材的纪录片,得到了国外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推动国内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塑造品牌形象

国内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难以在国际知名的纪录片领域中获得可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了有效地提高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应该加大对国内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力度,塑造国内纪录片的品牌效应,从而打开通往国际发展的大门。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能够极大地增强国内纪录片的知名度,向国外观众更好地展示我国的国家形象,便于国外观众更好地认知和了解中国。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纪实性为主的影视作品,与一般的电视节目存在鲜明的差异性,记录片的真实性是其核心特征和特殊需求,在塑造国内纪录片品牌的时候,要以纪录片的特征和需求为主,这样才能打造出适合国内纪录片发展的品牌。

国内纪录片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采取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来塑造中国正面的形象,向国外观众展示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以此得到国外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国内纪录片在选择品牌化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具有创意性的纪录片衍生产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改良,这样才能增强国内纪录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增强国内纪录片的影响力

国内纪录片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严重限制了对外传播的效果,进而影响了国家形象的塑造。因此,国内纪录片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最大范围地提高国内纪录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为国内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国内外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观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形式和渠道。因此,国内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借助新媒体虚拟的网络平台向国外观众传播国内的纪录片,进而推动国内纪录片的发展和传播,让国外观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国家形象。另外,国内纪录片也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知名的纪录片节、展览以及其他形式的纪录片交流活动,也可以采取中外合拍的形式实现国内纪录片的对外传播,从而推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倾向的主动意识,同时传播渠道也比较单一,进而影响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解决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要提高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意识,推动国内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还要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这样才能推动国内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最终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

[1]张佳楠.简论中国的对外形象塑造——以我国近十年的纪录片、电影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2]聂丹,周丽.新疆电视台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走遍中国》为例[J].今传媒,2016(5).

[3]武新宏.理性“我者”视角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探析——基于2000—2013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对外传播分析[J].对外传播,2015(7).

[作 者]刘毅,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高级记者;刘杨祎伊,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纪录片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