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科普期刊作者的开发与维护
2017-03-29蔡琴凤
蔡琴凤
浅谈医学科普期刊作者的开发与维护
蔡琴凤
优质的、科学的内容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保障。而作者是源源不断的好稿件的提供者。没有作者,期刊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者对于期刊的作用不言而喻。以“全国百强期刊”《保健与生活》杂志为例,探讨传统期刊如何进行作者的开发与维护。
医学科普期刊;作者开发;作者维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注重提高生活品质。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医学保健知识,无论是纸质化还是网络化稿件,都需要优质、科学的稿件内容作为支撑。优质的稿件需要医学编辑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更需要相关专业的作者提高丰富内容。如何挖掘优质作者,保持与作者直接的联系合沟通,妥善处理约稿后各种工作?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作者的分析
医学是一门生死攸关、涉及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严谨科学,医学科普期刊作为传播正确养生理念的媒介,同样需要具有医学专业基础,同时兼具文学功底和写作能力的作者来编写。专业、专科的作者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指导读者如何科学进行防病治病。
目前医学科普作者分为三类:一是从事具体专业工作的临床工作者。他们直接面对各类患者,最清楚患者的需求,往往能在疾病治疗、预后、预防护理方面写出最适合读者需要的科普文章,这样的文章既有实用性、更有市场。《保健与生活》杂志的“名家讲坛”“家庭医生”“糖尿病防治”等栏目往往都是临床工作者投稿而成的。二是从事医疗机构宣传工作的人员。他们负责医疗机构宣传,文字功底好,对宣传哪些内容有研究,他们往往能提供一些具有时效性事件和季节性疾病预防相关保健知识。三是医学科普写作者。他们善于写作,熟悉各大媒体的用稿要求,他们的文章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科普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他们非医学背景,所写文章的科学性较难保证,需要编辑辨别采用。四是一些外文翻译作者。这群人常关注国外的医学保健相关的文章,他们觉得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常翻译出来投稿到各医学期刊社发表。《健康新知》栏目里的众多文章大都由这类翻译作者投稿而成,将国外最新研究普及给大众,如《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谁的智商会遗传给孩子》等。
二、作者的寻约方式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各类网络、电视、广播,就连每个人手机里都装着微博、微信和各种头条App应用。想要获取个什么信息,搜索一下,各类信息扑面而来。俗话说,“你的关注在哪里,你的成果就在哪里”。对于这么多来源,编辑需要敏锐地捕捉大众关心的健康内容,再结合自身的业务知识和医学背景加以甄别筛选最合适的作者撰写,保证质量和可读性。
(一)通过医院官方网站
从熟悉的医院寻找撰写文章的医护人员是最直接的方式。目前各大医院均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上面不仅详细介绍自己的专家、科室队伍,更是连联系电话和邮箱均备注了。可以通过网站了解作者,寻找可以尝试合作的作者。还有的医院甚至专门设有科普保健知识的子网站,通过子网站发表的文章,可以确定哪些科室哪些医护人员擅长写稿件,丰富自己的作者队伍。确定作者后,再通过医院网站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作者本人,建立合作关系。《痛了别忍着》专题就是通过登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网站搜寻疼痛科医生信息,联系上了疼痛科专家郑拥军主任,由他撰稿疼痛专题。
(二)期刊投稿邮箱寻找优质作者
各大期刊或媒体都有自己的投稿信箱,通过期刊或媒体进行宣传过的投稿信箱,稿源丰富。期刊编辑可以充分利用自家的投稿信箱进行约稿,寻找优质作者。把投稿要求、栏目设置、编辑联系方式等信息放在宣传投稿的期刊彩页上,还可以通过网站链接转载宣传投稿信息,增加约稿成功率。对提供的稿件,仔细研读,找出符合期刊发表要求的优质作者,发展起来,建立长期联系。安徽省某三甲医院骨科博士殷浩主任就是从期刊投稿邮箱找到的优质作者,在建立联系后,杂志专门请他撰写了《防治股骨头坏死让你健步行走》等专题,内容实用,读者反馈良好。
(三)电子邮件约稿
电子邮件约也是经常会用到的约稿方式。发邮件这种方式比较正式,信息容量也很大。我们可以在邮件里表明约稿的内容、意图、文章篇幅。因为比较正式,语言上要注意措辞、写信的格式和礼貌用语。笔者通常还在文后表明希望作者早日写好稿件、回复邮件的期盼。《保健与生活》也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约稿,如《早防早治远离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悄无声息的伤害》等专题都是由编辑通过邮件向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医生赵辉约稿而来。
(四)作者博客约稿
博客约稿的好处是有助于丰富稿源。通常有博客的作者都是喜欢写文章、热衷于传播医学知识的专业人士,而博客里面作者的文稿聚集,非常便于我们挑选适合的文章备用。与这样的作者建立联系后,不但非常方便按一定的主题约稿,而且博客作者的其他文章,也可按杂志栏目需要进行选编。我们可以浏览作者的博客,通过留言、私信与作者建立联系,这种方式十分便捷、成功率高,适用于第一次联系的作者。如《食不下咽谨防食管癌》专题的撰稿者海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康静波主任是杂志编辑通过作者博客建立联系,约稿成功的作者之一。
(五)QQ、微信约稿
与作者建立联系后,保留其微信或QQ。这类作者往往是老作者,对杂志栏目的设置、内容的要求都非常熟悉。这种便捷方式,既方便作者随时投稿,也方便编辑约稿,双方直接用微信或QQ联系说明下意图即可,省时省力。这两种沟通工具联系简便,便于及时沟通。如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医生李俊是《保健与生活》的老作者,《老年肺炎易被忽视的疾病》专题在确定主题后,编辑即用微信联系上李俊医生,告知其专题的主旨、用稿时间等信息,然后由其撰写投稿。
(六)电话约稿
电话约稿也是很常见的开发作者、维护作者的方法。杂志要有好的稿源、好的内容,作者就不能局限在本地,而是要遍及全国各地,包括各大医院的擅于写科普文章的医务工作者。编辑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为每一篇稿件面对面拜访每一个作者,这时除了新媒体、网络联系方式外,重要的工具就是电话了。笔者就非常喜欢用电话开发新作者。通常选定一个疾病主题后,笔者通过网络等途径找到该疾病治疗最权威的医院、最擅长治疗的医生作为作者人选,等确定好几个人选,笔者查找到医院的电话逐一电话寻找作者本人,再与本人建立直接联系。电话沟通非常直接,作者或拒绝或接受,他的意图明了也便于笔者安排下一步工作,笔者通过电话也可直接说明约稿要求、大概内容、约稿时间等,通过这种方式开发的新作者往往都是某方面疾病的权威,若维护好,也有助于日后相关疾病文稿的收集。如,《延缓衰老中医有方》专题的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程凯主任、《防治甲亢关爱健康》专题的作者苏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邵新宇主任等。电话约稿还有助于直接探讨、解决问题。如上文所提的殷浩主任,当在确定了组稿《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专题时,编辑直接电话约稿殷浩主任并之与探讨风湿和类风湿的区别和联系,殷浩主任不仅详细解答了编辑的提问,还特地查找了专业文献发给编辑参考,这都足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作者关系的维护
(一)杂志品牌效应和编辑独特的视角
杂志的创办过程中始终要重视自己的品牌,用优质的内容和好的宣传不断打造杂志的品牌效应。因为好的杂志吸引好的作者来投稿。靠杂志的知名品牌效应更容易促成与作者的合作。同时编辑独特的视角也不容忽视。文章和作者对于编辑在某种意义上说如同千里马和伯乐。好的编辑能用新颖的观点、独特的视角选择作者、选择内容。作者也非常乐意与这样“识货”的编辑建立合作关系。《保健与生活》杂志自创办以来非常重视自己的品牌效应,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强期刊”“全国十大品牌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年来,《保健与生活》杂志向众多知名作者约稿成功,甚至建立起自己的专家作者库,这其中《保健与生活》杂志本身的品牌效应功不可没,起了很大的作用。《保健与生活》杂志社编辑也都是从事编辑行业多年的资深医学专业编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编辑们更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扩大视野,好的职业素养也有助于编辑与优质作者建立长久联系。
(二)与作者多沟通,完善稿件内容
好的稿件需要编辑和作者不断沟通。同时,约稿时多联系可以让作者清楚杂志的宗旨、稿件的意图、栏目的设置、完稿的时间等方面事项,有助于作者提交符合用稿要求的好作品。同时还要询问作者对稿件的想法和意见,作者作为专业人员,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非常熟悉专业知识和患者需要,他们通常能给出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编辑和作者双方充分沟通、交换想法,非常有助于完善稿件选题和内容。《保健与生活》杂志社编辑经常通过QQ、邮件、微信、短信等方式在节假日问候作者,与作者建立友好联系。
(三)注重催稿技巧
如果稿件迟迟没有完成,编辑可以用短信、邮件等方式催稿,注意联系时用词要谦逊,态度要和缓,表达出自己的急切心情,以更好激发作者的责任意识。催稿时切记不要电话连番“轰炸”作者,要避开作者的工作时间。因为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既有临床工作,又有科研任务,非常繁忙,我们应考虑作者的难处。
(四)妥善处理未达标稿件,做到退稿不退人
对约稿成功的稿件,编辑要咨询审阅,通过科学性、原创性、实用性、大众性角度审查稿件。临床一线工作的作者的专业水平很高、科研技术一流,对临床实践和前沿的知识把握都很准确,但他们写出的专业文章,往往医学术语太多,专业性强,很难为大众所理解。这需要编辑费劲修改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直接请作者自己修改,这样能保证文章的科学性、大众性。退改时同样要注意语气和言谈内容,态度一定要诚恳、谦虚、不能伤害作者的自尊。对于实在难以用上的稿件,我们也要在充分尊重作者的基础上,做到退稿不退人,争取下次合作。
(五)定期联系长期合作,以备特定选题稿件需要
作者的稿件成功刊登后,要及时联系、告知作者,表达感谢和恭喜之情,寄发稿酬和样刊。询问作者的满意度和需要意见,以便下次合作时注意改进。这样既肯定了作者,又表达了感谢,为日后长期合作打好了基础。与作者建立联系后,平时过年过节用邮件或短信多问候,保持好友好联系。工作中出现相关方面专业问题,也可以请教相关方面的专业作者。这样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跟作者联系,很能激发作者的被尊重感、被需要感。建立友好关系,往往事半功倍。笔者就是经常在稿件确定发表后,及时告知、感谢作者,让作者知晓他的文章将发表在哪期哪个栏目,稿酬和样刊将会在什么时间收到等,便于日后再次约稿。
四、结语
期刊的核心是内容,期刊若没有内容支撑,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作者是期刊内容的提供者,好的作者、好的稿件是期刊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期刊的质量保证。为提高期刊的质量和保持特色,编辑必须重视作者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1]黄蕾.论医学科普期刊编辑素质的构建[J].新闻世界,2013(8):11-101.
[2]林少甫,张振弘.试论医学科普期刊特点对编辑素质的要求[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5):92-95.
[3]王虹.提升医学期刊编辑越高率的有效途径[J].编辑出版,2016(9):57-61.
[4]付玉晶.医学科普期刊编辑约稿的技巧[J].科技与出版,2014(6):87-89.
[作 者]蔡琴凤,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