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班级差异
——因情施教
2017-03-29陈文艳
陈文艳
施甸县甸阳镇街道幼儿园 云南保山 678200
科学家认为,教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体操,幼儿期数的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着幼儿发展的趋势。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全面开发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轻松欢快的环境,使幼儿积极去探索,主动去发现。根据这一理论,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如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我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认知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了游戏的教学方法。如:“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分别贴上三种不同的标记,让幼儿把“图形宝宝”找到相应的家来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如: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时,可以进行《老狼、老狼几点了?》。幼儿围成圆,教师站中点,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答:××点了,幼儿根据教师答出的数字向圆心走几步。”
在中班数学教学活动我大多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呈现,但我多采用操作法为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在活动中边做边说。如: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在利用不同的结构材料时,要接触到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以及空间方位等数学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概念,在游戏中我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让幼儿明确用了哪类积木或插塑,应该放在哪个方位,哪块应该放在上面,哪块应该放在下面,哪块放在中间,积木的形状是梯形、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菱形,让幼儿搭座“小木屋”等。借助这些直观形象的教玩具,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就餐时我让幼儿发放餐具、点心等让幼儿积累一一对应及数量多少的经验,使他们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数学信息,让幼儿在活动中坚持做到边做边说,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可做进行《水果蹲》游戏。让幼儿围成圆从1-10重复报数,所有幼儿集体一边走、一边朗诵儿歌:“单(双)数蹲、单(双)数蹲,单(双)数蹲完,双(单)数蹲”。也可做游戏《神奇的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神奇花,神奇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大班是入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发展不健全,因而我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注意为幼儿创设蕴含数量关系的具体情景,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操作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地凸现出来,帮助幼儿在具体情况和材料的支持下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一学年的数学教学我是这样做的:认识数字0-10;10以内的分解组合和加减法;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角形和梯形;学着根据物品大小、颜色、形状等找到排列规律;学习相邻数、序数、单数和双数;学会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以及球体;1-50的计数。针对幼儿的情况,我采用多形式的具体教学指导,其教学步骤适应性,针对性强,能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教学活动大多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呈现,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游戏活动中,体现引领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快乐情景中主动思考,积极动口,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总之,无论是“游戏中学数学”“操作中学数学”还是“社会情景中学数学”的活动中,都是进行数学知识的散点渗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发挥创造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掌握得更牢固、扎实,从而达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1]唐毅.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最优发展——小班化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32).
[2]陆艳青.浅谈如何在幼儿个体差异中因材施教[J].考试周刊,2017(45).
[3]蔡桔.以差异觅成长——幼儿园小班开展分组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动漫界:幼教365,2016(12):82-83.
[4]华红艳.幼儿科学学习中的气质差异及因材施教[J].教育导刊月刊,2013(3):30-33.
[5]谢玉萍,陈爱萍.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2(1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