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的党史国史思想及其理论方法

2017-03-29何子生

成功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史党史总书记

何子生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陕西西安 710061

习近平同志对于党史国史的思想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要体现了对党史国史各个方面的历史回顾和认真剖析,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党史国史,从党史国史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

一、习近平对党史国史研究的基础思想

对党史国史的基础认识是进一步学习其思想的前提条件,从读史到识史,再到研究史的这个过程不可或缺。

(一)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培养历史眼光

首先,学习党史国史是每个党员的必修功课,从历史的经验中学习经验教训,汲取营养,分析问题,这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推进的阶石。此外,领导干部应该带头认真学习,提炼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争取在探索我党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再次,必须坚定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提供历史导向和思想指引。

(二)科学阐释和全面总结党史国史

习近平同志认为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顽强奋斗,浴血奋战,最终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家总体实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从古至今5000年来的发展历史,是党和人民在摸索历史轨迹中的正确选择,必须追赶超越,继往开来,不断寻求更好的国家发展道路和方向。

二、习近平对党史国史研究的深入思想

正确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学习党史国史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思想精华。

(一)有效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党的历史,要把握好党引领人民走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道路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提出党史主线的前提下,并不否定党在历史道路上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强烈打击政党错误的倾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来激励教育下一代。

(二)宣示我党进行“具有很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的“新”是指前所未有,而“多”则是指繁重且艰巨。中国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与国际上有利益冲突,需要我们深入去把握机遇与挑战之间的关系。在新国情方面,中国各方面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发展越快,新问题和矛盾就越多,我们必须冲破思维的固化,开辟中国特色主义新道路。在新党情方面,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党是人民的主心骨,领导着人民走上幸福美好的道路。

三、习近平关于正确看待党史国史的理论方法

正确看待党史国史,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以史为鉴,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历史环境的制约,定然会出现一定的历史制约性,需要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辨析。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具体事情和人物具体分析,要将具体的人放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的时空下去分析,全面的认识具体事情和科学的把握历史事件,不可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中国特色主义道路需要共产党人摸索前进必须正确认识曲折,正确看待我们的党史。

(二)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

习总书记也一直强调辩证的看待事物,要将党史“一分为二”正确的对待,要正确看待其对立性。片面的只抓住事物的曲折的方面,揪着党在历史发展中的错误不放,对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成绩视而不见,不能辩证的看待我们党的发展,这是错误的看待视角。因此,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去看待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和其历史局限性。习总书记还强调要分清主次矛盾,还要准确的把握历史的主流方向,推进我党和国家前进的脚步。

(三)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

习总书记一直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党史,一定要注重历史的连续性,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都是我们在持续的探索中走出来的,一脉相承,不可分割。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既有不同之处,但也存在必然的连续性,就好比我们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阶段,既有本质的相同也有重大的不同,这两个时期在方向和目的是一致的,却在一些方针政策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四)以史为鉴,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

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历史也是联系的,我们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党史和国史,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认识历史的发展,我们要科学的总结有益经验,运用于现实。习总书记说,未来是以后的历史,历史是曾经的未来,这三者是相通的,我们要以史为鉴,立足于现实,建立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推动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国史党史总书记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国史新记
蔡国史地问题研究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