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轮复习中诗歌鉴赏必须抓好的两个环节
2017-03-29山东
山东 武 强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轮复习中诗歌鉴赏必须抓好的两个环节
山东 武 强
面对日趋激烈紧张的高考复习,很多考生暴露出了对部分专题的焦躁、畏惧甚至恐慌的心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诗歌鉴赏专题。普遍性的问题有两个:读不懂诗歌;读懂了却答不到点上,导致得分不高。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这样的专题疑难,一味焦躁、恐慌是没用的。既然逃不掉,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想办法,放手一搏。如肯尝试和努力,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慌乱急躁时相比,或未易量。在我看来,同学们可从以下两点着手,或可窥见破解困局的诀窍。
第一,平心静气、认真严谨地寻找读懂诗歌的路径。
为什么强调平心静气呢?在高手辈出、危机四伏的江湖中,那些能够“笑傲江湖”的高手,哪一个没有自己独到的修为呢?我们要平心静气、认认真真、细致严谨地“修炼”阅读诗歌的本领,能平心静气、认真严谨地读完诗歌,也是一种“笑傲江湖”的本领。
我为什么强调平心静气、认真严谨呢?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学生缺少信心和耐心,无论面对什么诗词,大都潜意识中存在“我读不懂”“读再懂不会答题也没用”的惰性心理;所以读起诗歌来往往是有口无心、一目十行、寻章摘句;或者在读不懂的时候心烦意乱、主观臆测,任意颠倒主客关系,对人文典故乱点鸳鸯。一轮复习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和琐碎的应考策略几乎眨眼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这在复习备考中实为“兵家大忌”。《孙子兵法》中曾说“忿速,可侮也”,是说一个人心浮气躁,容易被激怒,激怒后就会乱行动。考生在备考诗歌鉴赏中的这些做法,最后往往导致以偏概全或望文生义,不能抓住鉴赏的要领。但当教师结合诗句略作点拨,譬如一个富有意蕴的动词,一个景物描写的句子,课本中学过的范例,他就会拍着脑袋、惊讶不已地说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来;而此时,他在鉴赏中个别题目上的疑惑,多能迎刃而解。正因如此,我强烈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环节“修炼”“读功”。具体来说,就是做好读诗词正文和读诗词的具体题目两个方面。
清人陈谵然在文集《寤言·迁都建藩议》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考试也是这样,做诗歌鉴赏就要先从阅读全文入手。读正文要三读齐下:通读、串读(文言翻译法)、品(猜)读。
“通读”即从诗题读到诗尾、从诗文读到题目、从注释读到诗文,这是阅读最基本的要求。通读的目的并不是奢望一眼望穿,而在于了解诗歌背景、诗文内容乃至主旨大意,无论是否读懂,“通”下来不可或缺。这恰如月下相亲,虽则存在些许朦胧,但是大致轮廓皆有感知,那“一见钟情”的奇迹,或许就藏在这瞬间的“整体感觉”上。
“串读”并不难,也就是习惯上的文言文翻译法。由于古典诗歌在锤炼字句上也存在活用、变序等语言现象,且文辞精练,所以借助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快速读通基本含义。需要提醒的是,“串”的过程必须符合语法、符合情理,不能违背基本事理;更不能伤害诗文整体意境的和谐,不能违背诗文写景、叙事、说理的内在逻辑。反复地斟酌,仔细地拿捏,是不可或缺的。这恰如相亲的第二步,初次见过面的青年男女,多是要在今后再加深接触。有了这样一次“串读”接触,对对方的为人处世、喜怒哀乐才会有更多的了解。“串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尝试着去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世界的过程;没有语言的交流,没有思想、情感的“串通”,没有“情义”的彼此碰撞,两个人怎么会生出彼此“爱慕”的火花呢?或透辟,或阻滞;或通达,或晦涩;或欣喜,或沉郁;虽嗔时而微笑,虽爱又含不平。读诗“串读”,其情趣恰在于此吧!
“品读”是一个精心揣摩的过程,既要品味词、句的含义,也要品味诗文传情达意所用的手法技巧,品味“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效用。具体来说,需要研读诗文中关键的形容词、动词、活用词等词语,这些词语多和诗眼、词眼关联,也与重要的艺术手法关联,牵住了它们就是牵住了诗歌鉴赏的牛鼻子;同时,也要对某些诗句,如存在语序倒装、结构过渡、抒情议论、描写别致的句子加以研读。语序的倒装除了韵律问题,更多的是情、意的作用;结构过渡既要考虑律诗四联之间的起承转合,也要考虑词上片尾句与下片的起句常有的由景到情的转换作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要考虑抒情的方式(直接还是间接,借景还是托物),也要考虑对应方式所具有的表情效果;描写别致的句子多是体现在写景的手法(动静、虚实、点面、远近、视听觉等)和传情的效果上。这个“品味”的环节,恰似新婚后的夫妻,渐渐远离了热恋中的浪漫,面对的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爱恋都融会在了琐碎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如果你不用心呵护、不用心细品,怎能悟到“相知相恋”的爱的化境呢?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通读、串读、品读的过程,是不能忽略“读题目”的。《孙子兵法·始计篇》也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出题人在题目上也常常采用“诡诈之术”,“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我们解答鉴赏诗歌的题目,在读题目上要做到“双管齐下”,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避免陷入拟题人预设的牢笼。
具体来说,我们一要看懂题目的具体要求,洞察答题方向、角度、格式;二要看明题目变相考查的本质,如考点、重点、方法等。如某诗文题目问“××句(××联)描写了哪几幅画面?”就包含如下信息:设问的范围;回答的数量;“哪几幅”需要具体表述;“画面”必然和景物描写有关系,属于考查“形象”这一考点的范围,“画面”必然有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画面”属于“画”,必然要突出其特点,也即一般要用富有美感的形容词短语来概括,这就具备了“意境”的要素。再比如2015年山东卷第二问:“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中就规定了思考的范围——词句内容与词句情感,要求“分析”就是持之有“句”,析之有理。如果我们能思考到词人的感情抒发不外乎两种方式,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自然就会想到该句的间接抒情,就会思考到用典故、景物间接抒情这一层。这时候,我们最初认识该题考“感情”就变成了“表达感情的具体方法、技巧”问题,这样对题目做的“研读”,能够发现题目设置上的本质与方向,也能够发现具体答题的目标,下一步如何解答诗文题目也就心知肚明,表达上向哪个方向发力也就靶标明确了。
第二,解剖真题,梳理规律,循规蹈矩做解答。
做好了读的工作,只是快速提升鉴赏能力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必须对高考典型题目做充分的训练、解剖和整理工作,从题目设计、考查方向、考查形式、作答规律、解答规范等方面入手,找出可以指导自己迎考并言简意赅、驾轻就熟的“武功秘籍”来。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又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意思就是,要了解你考试面对的对手,同时又了解你自己,这样才会没有危险。前面大谈特谈如何“读”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你的对手,除了出题人外,还有最重要的“敌人”,那就是诗歌题目本身了。“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答好诗歌鉴赏题目,有哪些方法规律值得借鉴和牢记呢?我们不妨从景物描写、艺术手法、思想情感、锤炼语言四个角度展开。
一、景物描写类题目
这类题目,多以考查景象概括和画面特点简析为主。
(2015·安徽卷)
月 圆①
[唐]杜 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先看第一种答法:(1)明月独悬,月华满楼,波光粼粼。(2)月照华席,光彩柔和。(3)仰视月明星稀的夜空。
再看第二种答法: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月孤悬,波动夜扉,江上月明,室内月柔,山林幽静,夜空星稀。
对比这两种答案可以发现:概括、简析都是表达上的格式要求,所以要简练明了,不能铺张详解;整个答案明显采用总分(或分总)结构或以单句为骨架的定语和中心词结构来组织,这就在一定形式上保证了“概括、简析”这个标准的实现。对于“哪几幅画面”,两种答案都采用了并列结构的语言形式;四六字短语为主;主谓短语主打;主语主要是诗文中出现的景物形象、名词,谓语则是概括景物特点的形容词,这个形容词主要是从具体诗句中的字眼翻译演化而来(如“静”,寂静、幽静;“依”,柔和)。
二、艺术手法类的题目
(2015·天津卷)
雨过至城中苏家①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①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其基本答案为:(总述)颈联采用了对仗、比拟、多种感觉结合手法。(分说)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将柳枝晃动、触碰马鞍比做人在“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或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花飞”为视觉,“红香”为嗅觉,“湿”为触觉(“花飞衣袖”的触觉通过“红香湿”的嗅觉写出来)。
(2015·江苏卷)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①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①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其基本答案为:(总述)这两联采用了铺陈描写、移步换景、虚实结合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分说)移步换景,层次鲜明(由远及近、由外而内);铺陈描摹,选景丰富(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为实写、“待春还”是虚写;风景的清静雅洁显示出作者的闲适与品位高雅之情)。
综合上述两个省份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在题目设置上,问题指向较婉转,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其本质多指向“景物描写”的描写方法、技巧、角度、层次,而不是像第一类那样问特点或列举画面,这实际是第一类题目的延伸,常与意境、情感结合考查,难度略有提高。在题目的要求上,明确了“赏析”这一技术层级,既要“赏”出某一具体技巧或艺术手段,更要“析”出对应的手法作用或效果。考生在答案的表达上,要做到观点鲜明(答是所问)和思路清晰(即先总后分的框架)。在答题步骤上,要先给观点,说明是什么手法再围绕观点、结合语句做出分析,以便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在具体用词上,务必做到用词准确和专业,表达规范和简练。
三、思想感情类题目
(2012·上海卷)
春江晚景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 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其公布的答案如下:①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②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③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④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为便于分析,我们给具体答案添加了数字序号。我们也可以调整如下:
④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两者关系1分)
①首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夕阳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景物特点),②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情感)。
③颔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情感)
第一个答案呈现总分总的思路,后一个答案呈现总分的思路,各有其妙,但要点都很全备。
经过综合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考查的规律。第一,情感的考查多与艺术手法、景物描写两类内容联系,但落脚点还是以“情感”为线,考查对艺术手法、描写技巧的理解。换句话说,把握情感不能离开具体的手法技巧,这点一定要清楚。第二,其考查极少“漫天要价”,往往限定范围,多具体到某联、某句,这样考生的解答就可以“集中火力”。第三,其考查的方向也相对明确和具体,在题干上都有提示,如从情景关系角度或虚实角度分析情感。第四,没有提出“简析、赏析”字眼的,一般不用说手法,只给出感情即可,这种要求答题很省心,重心在思维过程,答案要求的却只是结果;要想不失分,我们不妨照旧先给手法再给情感。
四、锤炼语言类题目
前人袁宏道曾说:“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诗词的构思表达上,古人对词句的锤炼,往往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最高境界;而诗歌鉴赏的描写、情感的抒发,也无不以锤炼词句为依托。我们把高考诗歌鉴赏中关于锤炼字句的问题放在最后,恰恰是为了强化和突出。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其答案如下(为方便把握规律,特在括号中予以说明):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结构特点、作用)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结合词语本身,挖掘写景、表情巧妙之处)(答出①的,给3分;答出②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我们不妨整理成如下答案,这样就更加清晰明了:
①颔联用“抱”“吹”两个动词承接(结构作用)“忆咸京”三字,抒写皇都美好的春光。(整体解释内容)
②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结合词语本身,挖掘写景、表情巧妙之处)
③所以古人认为其为 “晚唐巧句”。(结论呼应)
归纳后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诗歌语言的锤炼考查多聚焦于某联,范围明确;可直接聚焦具体词眼也可以侧面考查,但都离不开语句及语境;鉴赏注重考查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解答需要思考动词、形容词所具有的修辞、活用、艺术特色特点;语言的鉴赏无论字、句,都需要结合语境做出字面意义解释和语句意义解释;语言鉴赏要兼顾写景效果、抒情效果(如巧妙传神);语言的鉴赏答题通常有完整的赏析思路、结构,表达规范(如 “描写了×××,突出了×××,烘托了×××,表现了×××”更为实用)。
高考是一场勇者与勇者之间的智慧较量。前人告诫我们:“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我们要想在高考中成功,甚至一骑绝尘,就必须通过研究试卷“敌情”,达到“先知”之境,把握“敌人”排兵布阵的战略、战术规律。这是我们临阵制敌、决胜疆场的有力法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何不试之?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