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2017-03-29关安心
关安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也越来越多地用到了“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那么什么是导学互动的模式呢?教师在教学中又如何运用这个模式呢?今天可以做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
所谓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把教育活动看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沟通,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总结,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它提倡以引导为前提,以学习知识为目的,以互动为根本的教学形式。
二、导学互动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
如果要开展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如何才能保证导学互动模式的正常开展呢?
(一)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丝毫不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开发。导学互动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举例而言,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在进行加减法的时候要先把不同分母的分数进行通分然后再计算”,而是要先设置几个问题“不同分母的分数应该如何运算,分数与整数的运算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己探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要求。
(二)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的兴趣
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以达到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这种教学的形式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举例而言,在进行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建教学情境:“老师手里有10块钱,今天早上去买菜花完了还不够又管隔壁的王奶奶借了5块钱,那么老师现在拥有多少钱呢?”有的学生回答是0,有的学生则说不是零,因为还欠着别人的钱,教师利用这个情境来吸引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这种创建教学情境的模式相对来说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更符合导学互动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教学探究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学习,互动探究
导学互动模式更注重的是课堂的互动,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都对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导学互动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维开发,但是虽然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高年级的学习阶段,但是他们在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依旧没有办法解决,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集体对问题进行探究、总结,更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學生的自学能力。举例而言,对于这个问题:“笼子里关了鸡和兔子共15只,总共有40条腿,那么请问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兔子。”学生在初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会很疑惑,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话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鸡有两条腿,兔子有4条腿),然后再看看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如果让学生独立学习有可能他们并不能把这个问题探究出来,但是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思考的方向、开发学生的思维,更符合导学互动的教学要求。
三、现阶段导学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得到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对“导学互动”模式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是纯粹为了按照这个要求而进行教学,太过于刻意反而失去了教学本应该有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太过急躁,导学互动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有时候教师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而学生没有得出结果,教师就会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失去了这种模式最根本的意义;再次就是不注重总结,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课堂还是导学互动模式开展下的数学课堂,总结都应该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教师认为这种模式是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只要学生自己总结就好了,其实不然,教师应该去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引导、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有所提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模式就是新形势下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保证课堂质量和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模式。模式虽好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来确保这种模式能切实地为教学服务呢?以上是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模式开展的条件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一点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教学效率能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凌静勤.谈导学互动模式中的互动教学[J].魅力中国,2013(7):100.
[2]张玉霞.谈“导学互动”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东方青年(教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