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出语言魅力 提升语文素养
2017-03-29于清泉
于清泉
摘 要:叶圣陶先生将“诵读”一词理解为“熟读”“成诵”。他把诵读分解成“宣读”和“吟诵”两种形式。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的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必须理解在先”,然后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性”。
关键词:语言魅力;语文素养;诵读教学
一、语文诵读教学的历史回顾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特别重视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受品味文章。
《论语》中关于“诵诗三百”的说法,《荀子·劝学》把为学之术概括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并强调“诵数以贯之。”北宋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教育家朱熹更具体地在《蒙童须知》中提出“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读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現,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不仅对诵读时的形体提出了要求,而且揭示了诵读的要点。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学者在学习中也亲身经历了熟读、背诵的艰苦过程,他们的文学功底也就此练就。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约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如此“兀兀以穷年”。白居易达到了苦读苦记的程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汉代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小时候读书,就很喜欢背诵。后来甚至经常背诵整本书,以致后来他成为世界闻名的大文豪。巴金幼年时就爱好背诵,十二三岁时就背了《古文观止》等书,这无疑为后来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诵读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到了现代,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形成了对诵读教学的独到研究和精辟见解。诵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是“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对文章文气的整体把握,“歌而吟之,神气出矣”,侧重于对文义的直觉体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反映了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没有“分析”作为中介,不能全面地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因而总体认识必然是模糊、残缺和肤浅的。而今天提倡的诵读教学应该在意理性的分析,强调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诵读。叶圣陶先生将“诵读”一词理解为“熟读”“成诵”。他把诵读分解成“宣读”和“吟诵”两种形式。可以看出,人们对诵读的理解更具体了。这也充分体现了对传统诵读经验“口诵心惟”的继承和发扬。“口诵心惟”体现为诵读的声音技巧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相互融合,要求运用语感把握书面语言的深刻含义和感性形象。只有这种诵读,才会读得准确,富有表现力,才能充分发挥诵读这一阅读手段感知、理解、鉴赏、感染和记忆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充分认定了诵读教学的多面功能,主张在诵读中教学。新课标强调“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审美和文化的熏陶。”同时,新课标要求诵读要落到实处,对于古典诗文要加强背诵,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文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并在附录里列出了一些优秀古诗文让学生背诵,在诵读的质和量上做出了规定。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注准对传统精华的吸收,倡导在诵读中教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诵读”是对传统诵读教学的继承与创新:诵读,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耳听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三、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诵读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导致一些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最基本要求。如今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太强,重应试能力,轻语言文字的训练。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课堂上,诵读太少,朗读没有得到有效指导,只是粗略地读课文。学生需要在学会生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读得有感情。当然,学生不会诵读,与老师是分不开的。现在很多老师都不会诵读,因为自己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四、加强诵读教学的策略
有幸听得于永正老师关于朗读的讲座,所以浅谈几点加强诵读教学的策略。学了语文,就应该要能听说读写。
1.从材料入手
叶圣陶说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当然,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其实读只是一大范畴,它还可以分为许多更细、更具体的要求。关于读,古人有很多论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这里的“百遍”“万卷”含有一个读的“量”的问题,“熟”“破”又提出了一个读的“质”的问题。可见,要提高写作、听说的能力,必须要以读作基础。
2.从教师入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诵读的意义和作用。诵读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进行语文教育的有力武器,应当明确地认识诵读示范。诵读不是一般的朗读,应该带有一定的情感,运用正确的语调,读出人物的语气和作者的情感。不仅要读得字正,还要读得腔圆,不仅要读出字内之意,还要读出行间之情。如果不加强指导和督促,只凭学生的诵读水平难以达到上述效果。因此,要加强教师的诵读示范。其次,要重视诵读教学,转变思想观念。只有给学生做出声情并茂的高水平的示范朗读,才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学习时,看到自己的先生那样陶醉入神的读书,便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教师津津有味地读书,学生受到感染而效仿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可见,教师的示范诵读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应转变对诵读教学的错误认识,重视诵读。最后,要明确教师范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自己出声诵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由于相当长的时间以来,诵读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系统有序的训练,致使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弱项。诵读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极有必要加强对诵读方法的指导,并结合实践,传授一定的朗读知识,使其有“迹”可循。
3.从学生入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由此可见,我们的诵读教学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热情。诵读兴趣指的是对诵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兴趣直接关系到诵读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诵读效果。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习的内驱力,老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诵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
诵读教学作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结晶,散发着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固有魅力。语文教学贵在“读”,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让诵读这种传统的重积累、重整体感悟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重现课堂是必要的,我们必须重视诵读教学,加强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
[2]刘国盈.韩愈评传[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3]羊春秋,何严.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