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的课堂是多彩的课堂
2017-03-29陈芳
陈芳
现代多媒体技术拥有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把道德行为、知识结构与儿童生活、情感体验融合为一体,化成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孩子面前,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兴趣,促进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目标,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及学习习惯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
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是多彩的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将知识内容以生动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呈现给学生,这对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案例一:讲授《为了祖国的振兴》中“辉煌成就”一篇时,多媒体强大的表现和交互性反映出祖国的建设成就、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学生对辉煌成就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体会不到辉煌成就的内涵。多媒体的参与,从新旧对比和涉及面广出发,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1)主界面是充满蓬勃生机的旭日东升,象征着祖国的发展建设飞速猛进所焕发出的活力。(2)在导入部分,先出示家乡的“旧貌”图,再出示家乡的“新颜”图,两组对比,表现效果尤为突出。(3)祖国科技事业、教育卫生、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体育等领域图片的交替呈现,整个界面显得生动、活泼,突出了本课的重点。(4)在学生自学内容后,再一次展现祖国各领域的伟大成就。图片上既有不同领域的发展变化,又有领军人物介绍。在学生深刻感受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多媒体的运用既有针对性又让人一目了然,20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感情。图景的展示比教师语言的描绘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案例二:教授《珍惜劳动成果》一课,要想让这些从没有饥饿体验的孩子们拥有“粒粒皆辛苦”的感受,多媒体课件以触目惊心的镜头让孩子们体会节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镜头一:从学校食堂里推出一车又一车的剩菜剩饭,有的馒头只吃几口就被扔掉……
镜头二:校园中草稿纸的浪费。一张张草稿纸的堆积—演绎到一棵棵树木的砍伐—演绎到水土的流失—演绎到洪水的泛滥……
镜头三:从刷牙、洗脸开着的水管到洗碗水不间断地流,从洗车哗哗流淌的水到浇花浇树肆意地浪费;从缺水时水管只能滴水,到庄稼地里干涸的土块,最后到没水时的人类危机。
没有什么比学生亲眼所见更能有感受、有体会了,再请学生来谈感受,“勤俭节约、爱惜资源”的意识和概念自然而然就会从学生心里、嘴里迸发。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引领孩子们看画面、听介绍、读报道,他们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提取信息、引发思考,培养了学生自我提取信息和生活感悟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快捷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它使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差异,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案例三:《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一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理解生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利用网络搜寻展示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其他。学生自己在搜寻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特征的认知。
接下来教师的主机调控功能起到了作用:一方面把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探究的结果呈现演示;另一方面采用考核的方式,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选择提交答案后,所有的学生机上立即出现一张统计表:答案选A的有15人,选B的有13人,选C的有10人。“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成熟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保证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大量、迅速地捕捉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对于调控课堂、关注个性、实现有效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也得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了自我教育的深入。
三、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小孩子有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像于一体,多彩的呈现方式把孩子们从课堂带入熟悉的生活,又从生活引入梦想和创造中。这正是多媒体技术直接、立竿见影地引导孩子探究的学习方式。
案例四:《便捷的通信》一课中有“设计未来电话”一环节。课堂上,在学生充分交流、大胆创作后,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我讲解创作的意图和价值。实物投影以最真实的展现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平台,这是对学生前一部分电话知识学习的概括、总结和提升。在孩子们设计出的造型美观、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电话设计图中,我们更得感谢多媒体技术把孩子的灵感和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予了学生畅想的空间。
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有力地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推动教学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进步,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參考文献:
闫冬来.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J].考试周刊,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