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7-03-29蒋晓燕
蒋晓燕
摘 要:实施高效阅读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加强的问题;实施高效阅读策略的基本策略和一般途径是:教师应解读深研教材,披文入情,形成阅读认知和情感共鸣;教学设计应突出主线,把握好关键点;课堂教学应注重细节,关注动态生成;重视训练拓展,精心组织读书活動。
关键词:高效阅读;情感共鸣;动态生成
一、树立高效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高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评价高效课堂的标准、表现形式应该是既具有共性,也是有所差异的。共性是: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心,便于其乐学、会学,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也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以实现,师生心情舒畅,过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
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也是教师在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追求!
二、研读教材,形成阅读认知和情感共鸣
著名教学大家靳家严教师曾说过: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教师要有文化积淀。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社会行为。因此,要想在课堂指导下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必先细读文本,明白作者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唯有经历这一自我内化的过程,才能为课堂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教学主线,把握好关键点
例,一位教师执教《赠汪伦》时,教学设计如下: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课件。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学生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合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从表象来说,这节课可谓新颖热闹,但试问:学生上完这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能有几何?这种课虚化了语言文学的情景与涵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高效阅读更无从谈起。这给我们以警示:进行高效阅读教学设计必须突出主线,设置好制衡点。
通读新课标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而选编,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就要从整体入手,树立整体教学思想,让每一单元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由平面变为立体,由单薄变为丰满,形成一个前后粘连、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富有经验的老师曾做了这样形象的比喻:进行高效课堂的阅读教学设计应如同作一幅中国画,笃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四、注重教学细节,关注动态生成
倘若说,抓住主线教学,把握好关键点是搭起了课堂教学的骨架,那么,注重教学细节,关注动态生成则是注入骨架的血肉。我们常常观摩课堂教学,最令我们难忘的是什么呢?绝对不是整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是授课教师独具匠心、不遗余力的某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而这个细节,恰恰就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是需要强调的语文训练点,是学生需要去感悟、去填补的空白点,是学生需要用心灵碰撞的喷发点。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个教学中或预设或突发的这一细节,做实做细,使之成为课堂的高潮和亮点。
高效阅读课堂必须摒弃模式化的思维定式和格式化的答题方式。如师生在学习《桂林山水》《草原》等写景类课文后,只要一提到“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时,学生就会千篇一律回答道:“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虽说无错,但这种公式化的回答并非是由学生品味文字而感悟到的。
概括而言,高效阅读课堂应立足于师生的有效互动,真正落实孔子倡导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重视训练拓展,精心组织读书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用这样的语言: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诚然,“感悟与体验”确实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离不开阅读教学中的圈点勾画,离不开咬文嚼字的语言训练。而且,进行这样的基本阅读能力的训练还应该成为多种能力培养的载体。构建高效课堂也必须把听、说、读、写的训练纳入其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令同行们最为犯难的是高效阅读教学常因学生的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而不尽如人意。在破解这一难题时,还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和层次的读书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因此,有序地精心组织读书活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让我们以这句话共勉吧!——“让深情并茂的朗读成为语文课堂中最美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书英.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1(12).
[2]田春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