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音乐新体系理念下小学低段律动教学的研究

2017-03-29王肖甬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音乐

王肖甬

摘 要:基于音乐新体系理念下小学低段律动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培育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为出发点,探究出利用构建音乐兴奋点、找对音乐发力点与掌握音乐落脚点的正确方式,完全带动学生的多个感知,使学生较好地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实质,构建形象的音乐造型,实现培育与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与音乐审美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音乐;新体系理念;小学低段律动;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活跃调皮,效仿能力强。但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多数依旧是在沿用过去的将老师作核心的学生跟唱、倾听、被动仿照等老套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被动学习音乐,这类被动接收教育破坏了音乐言语跟身体言语、心理言语的正确交流,让音乐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喜爱音乐但是讨厌音乐课。此外,小学低段的学生因为年纪小,关于音乐的感受能力与表达水平较差,就算是感受到了,也无法较好地表达出来。关于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本人在音乐课堂实际进行中应用了体态律动方法,来鼓舞、培育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反应水平,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新体系理念下小学低段律动教学的意义

1.体态律动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音乐构造

音乐构造通常指的是音乐创作的曲式构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常常被忽略学习的音乐因素。在低段音乐教学中,通过体态律动表达曲式构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愉悦,事半功倍。比如,《问候舞》这首曲子,此乐曲是二部曲式AAB构造,要经过体态律动来感知構造与句子的长短。在学习时,让学生围成圆形,首先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拍手表演稳定节拍,长度是A乐句的长短,这属于9个小节,然后教师再缓慢打开手臂,手心跟相邻两个学生进行接触,也是表演稳定节拍,长度跟之前一样。段乐句长短,属于9小节,让学生自编动作跟旁边的同学问候,自编3个行为展现B部分的句子。教师演唱音律,让学生反复全部活动。在第二回重演时,学生还能够彼此相对拍手展现A段,B段时前两个乐句彼此共同问候两回,第一回问候说“你好”,第二回击掌,第三回全部学生面对老师摆手问候。像如此的体态律动就构成了一个小游戏,利用律动协助学生了解简便的曲式构造,知道乐句的长短,当中的每个行为都是依照音乐的构造编排的,体态律动与音乐因素彼此综合构成有趣味的音乐方式,最后更好地服务音乐课学习。

2.体态律动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控节奏

低段的学生内心特征展现为活跃好动,愿意加入与展现自身。低段的课本中需要学生掌控的节奏对比更加单一,假如可以将节奏综合体态律动相一致,让理性的物质转为感性的东西,学生会更愿意更积极地学习,进而实现的结果也更加满意。比如,老师在讲《母鸡叫咯咯》这节课时,乐曲里有着较多的XX XX| XX X||的韵律,依照过去的经验我懂得,特别是对于低段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聚集在笼统乏味的节奏音符中,必须通过形象的、趣味生动的感性了解等鼓舞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参加渴望。所以老师通过一首儿歌《小蜘蛛》来带进节奏的行为学习,使学生围成圆形,看老师,仿照老师的拍地面行为、敲地面行为以及双手大拇指合并其他的手指进行伸展动作,五指在身体上进行爬行等行为,另外搭配儿歌“拍拍 打打|划圈 圈|蝴蝶 飞飞|飞几 下|一只 蜘蛛|爬过 来|咦 呀|吓得 浑身|都发 麻||”来掌握节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瞬间被带动,课堂氛围也活跃,简单的律动学习之后,所有学生再在圆圈中协作,将敲地拍地等行为感受节奏,反复练习之后,节奏就能很自然地掌握了。也给之后环节乐曲的掌握打好了基础。

二、新体系理念下小学低段律动教学的改进方法

1.重视音乐的结合性,找对音乐赏析的切入点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学科结合需表现音乐艺术的特征,利用实际的音乐素材创建出跟别的艺术科目,还有别的学科的有效关联,在结合的进行中给不同艺术类型表达方式完成对比,开阔学生的视野,探究学生关于音乐艺术的了解。所以,在小学低段音乐教育中,需通过不同科目的优点,找对音乐赏析的切入点。音乐跟画画协调统一,重点是感知音乐的构造美。音乐是艺术,艺术是有共性的。在小学低段音乐教育中,假如把音乐跟绘画中的造型协调统一,就能够使学生置身艺术的殿堂中,尽情地欣赏。比如,在课堂赏析《春天在哪里》这个乐曲时,老师让学生拿起水彩笔,边听边于纸中画出自身感受到的美好画面。顷刻绿的草、红的花,鸣叫的鸟、游荡的鱼与田中劳动的人们出现在画面上,配上潺潺的小河,还有枝头的小鸟,好像河水与鸟儿都在歌唱愉悦的歌曲……利用绘画“春景图”这个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就在自身的心间。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纯净了学生的内心,也使学生领略到音乐所展现出的画面美。应用音乐情境演奏,重点感知音乐的故事美。比如,老师在讲《猫虎歌》时,学生懂得唱的根基中,通过让学生跟随琴音,低声重复哼唱曲目的音律,感受曲目的趣味。之后分组进行,将曲目的故事情境改编为音乐情景剧。重点展现出猫的神态与森林老虎的凶猛和狡猾。利用演绎,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展现出的故事美。

2.在情境中感受,构建音乐赏析的活跃点

小学低段的学生,通常是进行形象思考,有着好奇、活跃与模仿力强的特征。在讲音乐赏析课中,老师综合小朋友的年纪特点,应用多种方式,协助学生较好地了解音乐所表述的实质,构建音乐所展现出的造型,抓住音乐所表述的感情,尤其重视学生关于音乐的情境感受,有效地构建与加固赏析的活跃点。比如,老师在讲《劳动最光荣》这节课时,先准备好动画课件,通过电子白板展现。在荧屏中呈现出戴眼镜的太阳公公、在红花绿叶中辛勤劳作的蜜蜂与在花丛中自由飞翔的蝴蝶等造型时,学生擦亮了眼睛,不由自主地发出“哇,好漂亮呀”的赞叹。利用这类教学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情绪激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进而热爱上了音乐课。在肢体行为中感受美,加强学生的活跃度。在律动中感受节拍,领略不一样的风格。比如,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摇篮曲》,然后使学生做怀抱婴儿的动作,嘴中低声吟唱,且跟随音乐律动。最终老师放映《如果幸福的话请拍拍手》这个曲目,使学生跟随音乐韵律拍掌、拍肩、蹬地,适当地、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利用自身的真实感受,归纳出这两个歌目的特征,会很容易发现前一首有着轻、柔、慢的曲风特征,而后一首有着悦、快、活的曲风特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老师要在低段音乐课堂教授中重视体态律动的应用。在音乐学习中,不单单练习耳朵与嗓音,人身体的所有部分都需进行锻炼。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正确应用律动协助教学,利用律动演奏与即兴表演,开阔学生的思考层面,带动他们的创造力,鼓舞他们的积极性,培育他们的音乐素质和展现水平,感受能力,提升孩子们的音乐感知,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课。

参考文献:

[1]黄明丽.舞蹈——音乐的注解:谈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剧作家,2011(4).

[2]华蕾.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5).

[3]王艳.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的有效运用[J].通俗歌曲,2015(9).

[4]赵小云.让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快乐成长[J].北方音乐,2016(17).

[5]刘晓蓉.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训练[J].新课程(小学),2016(9).

[6]潘燕.课堂因“你”而精彩:小学音乐课堂快乐教学模式初探[J].天天爱科学,2016(1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音乐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