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解孩子
2017-03-29陈静郭士英王晖
陈静 郭士英 王晖
摘 要:尊重理解孩子,用爱去对待所有的孩子,我们这里没有差生,只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尊重理解他们,使他们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关键词:理解;尊重;赏识;学生
陶行知說:“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活教育叫人变活,死教育叫人变死,叫人不变的不是教育。”让犯错误的学生知错改错,这才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
在教育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动用命令或教训的口气,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颐指气使。这是比较纯粹的家长式的作风,中国几千年权威意识的体现,这样没有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又怎么能让学生真正信服呢?
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经常会和学生发生一些矛盾,在对待这些的时候,我们可以多一些理智,不要主观臆断,不要粗暴简单,在了解矛盾的原委之后,再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会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我们已经习惯于师生之间的权利不对等,学生必须对教师,唯命是从,学生顶撞老师,就是侵犯了老师的尊严,老师就会怒不可遏。试问,我们要的孩子是仅仅为唯喏喏的?还是仅会讨好老师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们要像朋友一样和学生进行交流,使他们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平气和地认错,这样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作为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是老师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也是良好班级的推动者和完成人,要让船走得平稳,到达理想的彼岸,就要协调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呵护学生的心灵,相信很多老师都看过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黑柳砌子写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以我们很多老师、很多家长的惯有的思维去看确是一个问题孩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学生,他有多动症,他的种种恶行让老师忍无可忍,终于,仅上一年级的小豆豆被学校退学了。小豆豆拥有一位好妈妈,她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心灵的呵护,让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当学生有了过失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全面了解情况,特别是了解学生产生过失行为的动机,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心理。
我们曾经教过一个叫王某的学生,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都错误百出,写的字哪怕是很简单的,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而且很潦草,不仔细辨认,都认不出是什么。他自己也缺乏自信,走路总是低着头,见到老师打招呼,也是底气不足的样子,但是他有一个特长是写诗,当他写诗的时候,老师给予她一定的鼓励,说他写得很好,老师帮助他投了稿,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让他树立了自信,后来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应该懂得付出,勇于承担,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并与家长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走上正路。
人人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作为小学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农村的一句俗语说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正了下梁自然就正了”,教育学生也是这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坚决做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言行来感召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在批评教训的时候,要十分注意分寸和言语,不恰当的批评或者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是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学生,所以,在学生犯错后,老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过于粗暴简单,而是要选择合适的话语进行批评教育。有时候,老师的一番话会胜过家长的一顿打,这就是有些学生愿意听老师的话而不愿听家长话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作为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知识丰富的,但实际上我们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为了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都要不断去学习知识,才能有教育的发展。
课程教学,更是给了我们严峻的考验,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要不断地学习和跟进。老师是一口井,只有不断地挖掘和储备,我们才有给学生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为自己的班级服务,才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爱戴,工作才能顺风而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水平决定了我们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在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时,一定要遵守公平正直的原则,而不能以个人喜好判断是非,总之。我们要给学生多一份爱,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师爱。
参考文献:
张雪飞.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鞍山大学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