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机构的驻留会给青年艺术家带来什么?
2017-03-29何桂彦
何桂彦
近期,我参加了中国文联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青年视觉艺术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地点是在纽约。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其中要完成一个短期的策展人驻留项目。我所在的驻留机构是The New York Art Residency and Studios(NARS) Foundation,是一家位于布鲁克林地区、规模相对较小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大约有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中青年艺术家来此驻留。
在此次策展人驻留期间,我们走访了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他/她们有做雕塑的、绘画的、装置的、影像的、video的,表现手法与使用的媒介十分多元,创作也比较自由。
与国内年轻一代比较,这些艺术家较少受商业影响,创作非常个人化,保持着相对纯粹的状态。就作品来说,虽然面貌丰富,有个人化的语言,但仍然不够深入,鲜有打动人的作品。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艺术家普遍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缺乏好的展览平台与参加大型展览的机会。一些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为了坚持创作,为了支付创作带来的开销,多的时候,需要打三份工。客观上,经济上的拮据,很难让艺术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为了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展示机会, NARS每一季度会做一个workshop的展览,由于展示空间不大,每位驻留艺术家可以提供一到三件作品。开幕酒会虽然很简单,但却十分必要。艺术家和机构会邀请艺术界的朋友过来捧场,捧场实质也是社交。大家均希望通过更好的交流创造一些机会。展览期间,基金会还会筹划一些小型的学术活动或交流活动。同样也是由于缺乏经费,这些展览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宣传,也不能出展览的图录,至多是几个页面,或者像明信片一样的展览介绍。与国内盛大的开幕式、丰盛的开幕晚宴以及打扮成艺术明星的青年艺术家比较起来,在纽约,像workshop的展览开幕就显得多少有些简陋。展览是以机构的驻留艺术家为主体,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策展人介入的,所以,缺乏明确的学术主题,除了艺术家的朋友和圈子内部的人员,很难对更多的人产生吸引力。
尽管运营十分艰难,在纽约,像这样中小型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还有很多,并且,有很多人愿意投入到非营利性的艺术机构管理与相应的工作中。为什么还有人会坚持呢?
其实,机构的背后涉及的是文化生态与艺术制度的问题。在美国,如果企业与个人支持非营利性机构是可以减免税的。同时,当地政府每年也会有一些资金支持艺术与文化,尽管这些费用会很微薄。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的支持,可以看到,在美國文化中,艺术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艺术家来说,驻留也是十分重要的。或许是不够成熟,需要积累经验,需要沉淀自己,需要有一个从青涩到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艺术家保持了一种个人的、独立的创作状态。
所以,艺术家从事创作,追求的并不是未来一定要成名,在商业上要如何取得成功,而是要保持这种生活中有艺术的状态,一种因艺术而具有的存在感,抑或说个人价值。同时,这些中小型非营利艺术机构在美术馆、超级画廊、艺术博览会,尤其是在所谓的纯艺术与商业性的艺术之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中间地带”。
从这个角度讲,选择去非营利性艺术机构驻留,也同样会赋予艺术家一种艺术身份,让他们有尊严地、主动地、并且相对从容地决定,今后他们是否会做一名职业艺术家。从一个更大的艺术生态来说,艺术机构的驻留,也是一种人才储备。一方面,保持了艺术创作的在地性、鲜活性,让艺术家不要过早地进入商业系统,避免因商业的驱动,或者为了迎合市场而失去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因为驻留而成为一个青年艺术群体,进而发展为一种艺术社区,甚至形成一种亚文化的创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