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研究
2017-03-29任丽芳
任丽芳
[摘 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应是“数学的”“经验的”“活动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情境、重展示,重观察、重操作,重概括、重反思,进而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性”“探究性”“数学化”的经验.
[关键词] 探究;体验;数学;课堂;数学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初中數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在原先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两项要求.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数学教学目标,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的知识、情绪的体验和应用的意识. 它是一种探索、一种体验,更是一种经历.
首先它是“数学的”,是具有数学目标的主动学习的结果. 它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又高于日常生活经验.
其次它是“经验的”,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和探究所获得的,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与通过广义的抽象的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是不同的.
最后它是“活动的”,主要是指对数学材料进行具体操作、探究的活动.
鉴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使学生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也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和积累学生的经验,使学生能够获得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发展. 简言之,教师应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的生态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考虑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探究新知,例题精析;③尝试练习,应用拓展;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四个基本环节,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重情境、重展示,帮助学生积累“体验性”的经验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经历日常生活中某些数学情境形成的过程. 例如,笔者执教苏科版七年级“图形的运动”中,由“用笔尖画直线、屋檐上雨点快速下落形成雨线”抽象出“点动成线”,由“千万条雨线形成雨幕、汽车雨刮器运动形成扇面”归纳出“线动成面”,又由“硬币快速旋转数周、将一张长方形纸片绕着其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体”概括出“面动成体”,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日常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活动经验. 而在苏科版八年级“图形的旋转”中,则引导学生回忆儿时带着风车跑时风车会不停地转动,在儿童游乐园坐摩天轮时摩天轮缓慢地将人从地面带到高空又回到地面的经历……唤起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美好感受,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某些情境,并在欣赏中感受数学,在享受中品味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