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三步曲
2017-03-29甘绮媚
甘绮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小学生,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虽然有很多话想写,却是干巴巴地写上几句就感到无话可说了,这是因为学生平时缺乏语言的积累,不会表达。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其乐于写作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過阅读,既了解客观现实,获得间接经验,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领悟文学作品蕴涵着的灵性和思想,感受充满魅力的语言美,得到情感的熏陶,并内化为知识。俗话说:“聪明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有了读的“积累”,就有了写的“库存”。要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在教学时就要紧扣教材,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学生语言的储备量。具体做法是:(1)做好课内好词佳句的积累,要求学生分门别类摘抄在笔记本上,便于日后翻查。(2)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促进知识迁移,使课内课外互相补充,使学生“课内精讲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在推介课外读物时,注意和人教版《同步阅读课本》的使用及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起来:①根据文体,指导读同类型的文章,如学了《一夜的工作》后,向学生推荐《周总理和孩子剧团》;②根据作者,指导读系列作品,如读了叶圣陶的《牛郎织女》后,介绍他的童话著作;③指导读内容相关的文章,如教了《鹿和狼的故事》后,推介《生命网》。(3)除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外,班级设立图书角,人均捐书一册以上,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要求学生每天保证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由阅读。(4)提供交流机会,展示成果,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其在活动中体会读书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自读的热情。
二、读写结合,多写多练
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书多了,积累好词佳句多了,肚子里有了“墨水”,必然产生创作欲望,想学以致用。这时,教师要把握机会,因势利导,将作文教学与探索知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课文题材和体裁多样化,内容充实。如学习《第一场雪》,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我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先写下雪前天气骤然变化,再写下雪中的情景,然后写下雪后的壮美景象,最后写作者的联想。我重点指导学生细细品读作者写雪美的片段,首先整体写:“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接着,具体写柳树、松柏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并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中“抄写你觉得写得好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里”积累创作材料。接着学生进行小练笔——仿照课文描写雪景的方法,写写自己观察到的一处景色,学生踊跃发言,先讲出有什么景色,再讲景色的特点,还有的同学仿照《第一场雪》先整体概述其特点,再具体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实践证明,课堂上的小练笔收效很好,学生爱写、乐写。
三、交流展示,合作提高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倡导的又一重要教学理念。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教科书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编排中多处提到“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写完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任务。通过合作交流,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互相欣赏,分享学习成果,体现成功快乐。同时,在探究中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要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享受交流、展示的乐趣。
总之,作文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观察、积累和练笔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以达到“以读促写,创有激情,积累开花,作文结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芹芳.怎样使学生愿意主动写作文[J].学周刊,2014(24).
[2]车禄贤.浅议作文讲评中要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中),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