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静致远 潜心会文

2017-03-29罗缨缨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草房子读书笔记读物

罗缨缨

我们做语文老师的都会有这种共识,那就是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课外阅读。要想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人文内涵,独立的精神世界,非得有广泛的课外阅读不可。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除了聚焦课堂,还要关注课外。

在我的极力鼓吹下,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班有许多孩子都非常喜欢读书,不少孩子的阅读面还很广,从文学到历史、到军事、到时事政治都能跟我侃侃而谈,已经是不可小看的谈话对手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不爱阅读的,不管老师怎么鼓动,家长买再多的书回来,他们始终对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要看也只是停留在翻一翻即丢到一边的层面,看不进去。还有的孩子阅读兴趣只停留在好玩的、好笑的,或者热闹的、惊险的,于是一些格调不高庸俗无聊的漫画书成了他们的读物,有的孩子干脆只读连环画,对文字的读物持排斥态度,长此以往,摄入不了所需的营养,势必对其思想、文化上造成营养不良。虽然我鼓励他们博览群书,但我也关注看什么书,對他们身心有益否?有些读物粗制滥造,又极为煽情,很容易把年龄尚幼又开始了青春萌动的孩子引入歧途。我把这些现象一一看在眼里,一边引导他们,一边心里也着急。

看到当当网图书节大优惠。我激动地买了好几百元的书,同时心里一动,为何不为学生挑本好书,我亲自来指导他们读呢?于是我在网上挑选了《草房子》。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却又优雅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我认为我们的孩子已经是中高年级,这个年龄应该读一点文学作品了,而不是老停留在低幼的读物上。孩子们应该多接触这样唯美的、人文内涵丰富的作品,尽量远离那些粗糙低劣没有什么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读物,这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有益的。我希望我的学生将来有文化、有内涵,有优雅的举止,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些靠什么来培养和滋润呢?除了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还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当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草房子》堪称经典,因此成了我的首选。

书买回来发下去后,孩子们着实兴奋了一阵,爱读书的孩子不用我催促,自然是爱不释手,而不爱读书的孩子,书很快沉到了书包底。读书时间,我来到班上跟他们一起读书,看到有的孩子在我的眼皮下把书东翻翻西翻翻,趁我不注意又干别的去了。有的孩子甚至跟我说:老师,这么多字,又没有图,我一点都看不进去。是啊,小说的背景毕竟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较远,我得加强指导力度,亲自带领他们读书,把他们领进草房子这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里去。我先给了孩子们两周半的时间自主阅读,其间要完成5篇《草房子》的读书笔记。这样,为了完成作业,不想读也得读。两周半后,我估计大部分学生应该都初读完毕了,我就利用代课的机会,用了整整两节课来指导他们深入地阅读,我找了好几篇对《草房子》的评论文章念给他们听,又找了好几篇六年级学生对《草房子》的读后感念给他们听,之后,又带领他们阅读一些章节,教给他们阅读长篇小说要注意的一些方法。这之后,我们又陆续做了几篇读书笔记,我发现这个阶段的读书笔记,所谈的感悟,比刚开始时深刻多了,那一段时间,学生之间聊的话题就是关于《草房子》的,他们已经真的产生了兴趣。原来那个向我表示看不进书的学生的家长告诉我,在饭桌上这个孩子还跟大人们讨论书中的情节呢。第三个阶段为深层次的阅读,我鼓励孩子们有时间把自己喜爱的章节、喜爱的人物再深入地读一读,之后完成我打印的一份作业,分析自己喜欢的几个人物形象,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就是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读书感受。

通过这样的指导和干预,孩子们对《草房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阅读,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感受作品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他们开始懂得思考人物的性格,关注人物的命运,体悟作品的精神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在交流中,我想孩子们阅读体会会提高许多。但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哪怕只是很肤浅的理解,但只要是他自己的体会,我都觉得是弥足珍贵的。

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静静地读书,潜心会文,真诚地交流,感受作品。这个过程不需要太多的繁华和热闹,因为阅读本身就是宁静而致远的过程。我希望我能做好。以后每个学期,我还会带领学生深入地阅读一部作品,以此来带动他们更广泛的阅读,为他们今后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洪伟.浅谈如何进行语文课默读训练[J].科技信息,2010(1).

[2]吕赟.语文课堂应当重视默读[J].教学与管理,2010(20).

猜你喜欢

草房子读书笔记读物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想飞的草房子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