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生中进行经典诵读的策略
2017-03-29方娟娣
方娟娣
摘 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好奇好学,诵读是他们的强项,有效的诵读能促进学生口语的发展,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情操,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小学;经典;诵读
一、创设班级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在开学初布置教室的时候,创设了一个经典阅读的区域,古诗、三字经、成语图片图文并茂,集雅、美、趣为一体,同时让学生一起收集、放置多种适合学生阅读的古典文学书籍,视觉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然后在教室文化墙上悬挂经典名言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每节语文课,课前3分钟,我带领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诵读经典,让学生切身感受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浓郁的班级诵读氛围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自信心也更强了。
二、精心选择作品,感受经典魅力
1.结合季节诵读
如,春天诵读《游园不值》、《咏柳》、《春日》;夏天诵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诵读《山行》《秋浦歌》《暮江吟》;冬天诵读《梅花》《江雪》等,这些看似简单实则优美的古诗,读起来悦人心扉;学生会感到犹如身临其境般,这些四季画面就在眼前流动、交替;使学生体会到语言魅力、意境魅力,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使学生从此爱上诵读古诗。
2.童趣作品引领
充满童趣的古诗文特别能激起学生的诵读的兴趣,感受到了有趣,往往就理解了作品。如《舟过安仁》一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杨万里看到的情景。引起诗人奇怪的是这两个小孩虽然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的竹竿是收起的,船桨也停在那里。诗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省略了两个孩子撑伞的事,这是诗人看到。诗人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匠心独运笔法,又不失童趣的内心。
学生们诵读着这些有趣的古诗,不仅陶冶情操,而且对将来语言的感知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借助音乐旋律,配乐吟唱诗词
在诵读活动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经典诵读,不能采用枯燥单一的方式学习,而应通过形象的多通道学习,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体验到活动的有趣、有情、有共鸣,不仅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使学习兴趣和感悟的能力、语言积累得以提高。
爱唱歌是学生的天性。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歌曲,唱几遍就把歌词记熟了。何不让学生把经典古诗唱起来呢?我找到了一些经典古诗曲目,利用每天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放给学生听。记得那一节语文课,当学生走进教室,听到《静夜思》的歌曲,感到很新奇,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古诗还能唱?听完一遍,他们要求再听一遍,这一次当优美的旋律一响起,他们就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唱完,刚好过了三分钟。
第二天,我让学生唱的是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学生没有学过,在教他们认识“魂”字后,就让他们跟着唱。几天下来,歌会唱了,诗自然也能背诵了。我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杜牧的情况,对清明节的一些习俗也进行了说明。
刚开始,一周唱一首诗。对于没学的生字,我只教他们正音,对诗不做任何讲解。学生学会后,就组织他们比赛,分组赛,男女赛,个人挑战赛,每一种比赛最后往往都变成了全班的大合唱。教室里歌声、笑声、掌声不断,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几周后,我针对所唱的诗做起文章来,让一首带多首。有的围绕诗人展开,有的围绕诗歌内容展开。对唱的诗和拓展的诗,我会适当讲解,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拓展的诗,允许学生量力而行,保底是学会一首,对上不封顶,特别鼓励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或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拓展阅读。有趣的是,对于这些拓展的诗我允许学生或背或唱,可以套用其他歌曲的旋律来唱,也可以自己创作。学生在唱这些拓展的诗时,是最开心的时候。《柳树姑娘》、《喜羊羊和灰太狼》,它们的旋律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室里传出。习惯成自然,渐渐的,学生会自选乐曲主动为诗词配乐,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节奏韵律感,增强了学习效果,进一步感受到诵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学生从小接触一些经典诗文,对古诗文有所感受、感悟,得到文化上、情感上的熏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韓庆艳,韩庆龙,邱发荣.小学生经典诵读障碍及其解决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8):24-28.
[2]林世凤.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