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017-03-29彭启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教学对策高中历史

彭启霞

【摘 要】史料教学能够有效挖掘历史教材中史料的应有价值,对拓宽中学生史料运用范围,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处理应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大有裨益。结合工作实践,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希望能够融合史料与教材,为提升历史教学课堂有效性提供相关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对策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书中的历史史料越来越多,且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通过现有的、真实的史料去解读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所有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史料教学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新历史”思潮的影响下,英语历史教学诸多专家倡导“史料教学”,且逐渐为全球所重视。关于“史料教学”的概念,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英国学者罗杰斯认为,“把史料放进课本之中,其本身并非重点,重点是在于这些史料必须被学生用某种纯粹历史的方式而运用”。国内学者李稚勇认为“史料教学即注重历史课上史料的学习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简而言之,史料教学就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历史史料,挖掘史料的应有价值,以提升学生阅读分析和处理史料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二、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现状

随着历史新课改与历史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已经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升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但必须承认,史料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教材设计层面。从历史教材编纂来看,由于其工具性和历史性,史料选取应该非常严格。但如果对比不同版本历史教材,就会发现诸多问题。以朱元璋画像为例,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取的相貌堂堂、五官端正,而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画像则五官不正、相貌丑陋。如何区分?据《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又有《菽园杂记》记载,“有笔意逼真者,必以为鉴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深知圣意,稍于形式之外,加以改进。上(朱元璋)甚喜”。由此可见,朱元璋自身长相恐怕不会好看。此类具有争议性的历史史料还是不要出现在历史教材中,以免误导学生。

除此之外,历史新教材添加大量的图片史料,且远远多于文字史料。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为例,图片史料与文字史料大致比例为2:1。教材编纂者应该科学处理图片史料与文字史料之间关系,适当增加文字史料。

其次,教学设计层面。一方面,史料选取过于单一。某位教师在讲解“五四运动”时,利用某理发店前的招牌“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并以此来说明五四运动的群众性基础广泛。但仔细斟酌可知,此史料运用不够恰当,理发店店主文化素质高怎么办?既然想说明五四运动的群众性,就应该补充各个阶层,例如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商人等各行业的表现,既便于学生理解,也符合历史教学的本质规律。另一方面,史料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历史史料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历史遗迹、口述历史等,这决定史料教学同样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部分教师仅仅以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为主,尽管无错,但还是应该附之以更多的历史教学活动,以印证教材史料正确性。例如进入博物馆、参观历史遗迹等。以北京五中张斌平老师为例,其在讲述抗日战争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资料,文字、图片、故事、实物均可,并以此撰写说明。本文认为,如此教学设计必然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三、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对策

(一)教师更新自我储备

“教学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领悟、认知,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历史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眼界,阅读丰富史料,并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不断甄别,以寻找适合当前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历史史料,以有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每一课时会设置“引言”、“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等,这部分引用了大量史料,且都是教材编纂者精心挑选的,补充教材内容。各地高考历史试卷同样选取大量史料,符合当前高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师在课堂实践活动之中可以直接引用。

伴随高中新一轮课程该和的逐渐深入,历史教科书的时代特色同样越来越鲜明。在广泛汲取新型历史研究成果之后,新教材和新考纲还将新型的史学观念融入到内容之中。全球史观、环境史观、文明史观等史观痕迹非常突出,且高考同样呈现出这种发展趋势。一线历史教师应该破除传统教育模式下教材本位的陈旧观点,加强史料教学的理论内涵,争取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景材料。

(二)史料选择应该坚持多元、适量

首先,史料选取固然要坚持“多元性”。史料本身的局限以及学生的知识接受有限,历史教师能够体现历史代表性或者典型性的历史史料,確保选取史料能够全面、客观的反应历史史实,尤其是涉及到近现代国家政策性相关文件史料选择就必须以权威文件或者观点性史料为主。例如“一国两制”问题,就必须涉及国家宪法、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等。

其次,史料选取必须“适量”。一方面,中学历史教学教材内容具备一定的侧重性,且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质量,选取质精、量少的史料,以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史料选取过程中应该注重内容。以文字史料为主,过长的史料会导致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海张史敏教师建议“一则史料长度建议在70-200字左右”。

史料教学的意义已经无须过多赘述。无论是历史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提高文字史料的运用价值,并站在发展学生思维角度对于史料进行挖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教学对策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