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2017-03-29田琳
田琳
[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党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长征精神不仅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而且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长征精神,以引导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学院肩负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长征精神;辅导员;引领
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通过参加由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以“弘扬长征精神,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为主题的辅导员实践活动,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如:红色路线踏寻、聆听几位专家专题报告、高校交流、工作研讨等活动,对长征精神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伟大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中工农红军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是激励当代大学生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内涵可概括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精神;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对人的价值和权利追求的外在体现。
二、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建党以来,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依靠力量。长征精神所包含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引领他们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校的2000万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并且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代青年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越发自觉,但同时也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应成为他们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充分利用长征精神的内涵,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实事求是和团队进取的精神进行教育。当今,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大学辅导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三、以长征精神为引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新境界
(一)加强长征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多少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面临各种困惑,有的同学有理想,但面对困难信心不足,设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行之有效地完成。因此,要加强对他们长征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其明白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长征史,人的一生要面对诸多困难、挫折,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自身的长处、看到希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求发展。
(二)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政教育的载体包括开会、谈心、理论教育、党群团体活动等传统载体,也包括文化建设、大众传播等新载体。运用思政教育管理载体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严明的组织纪律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特征。当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无组织无纪律、行为习惯随意的现象。有的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去上,对班级活动不关心,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不爱护寝室环境,甚至出现留宿异性情况。面对这些问题,学校要把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通过日常到課率检查,召开主题班会,文明寝室评比,与纪律性差的学生谈心及一些必要的奖惩管理手段等,加强对大学生的组织纪律、集体主义教育。运用思政教育文化载体弘扬长征精神。面对大学生思想的复杂化,辅导员采用文化载体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实际而对其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首先,要充分挖掘课程文化的教育因素。“将思政教育与本校课程相衔接,充分利用高校及所在地的人文资源,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社会公德意识等与学校的教学和文化融合起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把含在课程中符合长征精神的价值观念提炼出来,教育学生。其次,通过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要努力建设符合时代文明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满足学生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加强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弘扬长征精神,深入进行思政教育。再次,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网络文化为载体进行思政教育。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思政教育者要提高网络方面的技能;另一方面,网管人员要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两者取长补短,把校园网络建成传播主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强化大学生教育的阵地。建立思政教育为主题的专题网站,这类网站要深入弘扬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内容,教育大学生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开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网上意见箱,学生对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想法等可在意见箱中匿名留言,教师及时回复学生的疑问,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通过校园网络建设,抵御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运用思政教育活动载体弘扬长征精神。大学生的活动多种多样,蕴藏培养大学生长征精神的活动可分为:一是政治活动,主要有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感。二是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有励志成才讲座、弘扬长征精神演讲比赛、祭奠红军烈士等。此类活动可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精神。三是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寒暑假社会调研、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社区的公益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四是创新创业活动,包括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类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学生自主完成创作设计,项目的实施,撰写研究报告,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展现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构建“以长征精神育人”的长效教育机制
首先,高校的主要领导要认识到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继续弘扬长征的艰苦奋斗、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不同时期,可以把开辟的新事业理解为新的“长征”。对此,高校的领导要带头把长征精神的理念自上而下地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其次,给予高度的参与和投入度。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管理工作者都要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结合教学、管理、课外活动弘扬长征精神。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深入挖掘长征精神的内涵,指引学生克服在学业、生活中的困难,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不断进取。专业课、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对弘扬长征精神课外活动的开展,在场地、人员和经费上给予充分的投入,形成常态教育。如一些革命老区的高校已将长征精神育人凝练为“十个一工程,即组织学生听一场长征题材报告会;看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读一本长征题材的书;写一篇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的心得体会;唱一首长征题材的歌曲;重走一段“长征路”;举办一次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的演讲竞赛;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一次祭奠红军烈士活动;召开一次以长征为主题的座谈会。再次,对高校弘扬长征精神,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一是从开展的内容和数量上进行评价,看教育活动是否落到了实处;二是通过访谈、问卷等,对学生在教育活动开展前后的认知进行评价;三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在工作中具备组织纪律性、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和团队协作等长征精神内涵的程度。通过评价积累经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这是构建以长征精神育人长效教育机制的重要手段。
五、结语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弘扬坚忍不拔的長征精神。以长征精神为引领,全面地为学生进行不间断的奉献。并且要把每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家人,因为学生在上大学之后,一般情况下都是住校的,只有辅导员和学生经常地在一起,两者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所以,辅导员就要以爱己之心去关爱每名学生,使每名学生都有着家一样的感觉。总之,高校辅导员,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从侧面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并树立起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才能在失败、挫折和坎坷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用自身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学生的内心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唤醒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
[参考文献]
[1]高曙光,王鹏.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具备的五种精神[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6):21-22.
[2]李莉杰.高校辅导员如何才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