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事指挥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2017-03-29王硕
[摘 要]军事实践作为一种创造活动,对于运筹帷幄的指挥员来说,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战斗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军事指挥的内在因素,指挥员指挥、决策所需的判断力、预见力、洞察力,都离不开战斗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战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小,是衡量指挥员素质和指挥艺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军事指挥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军事指挥;想象力;创造力;发挥
军事实践作为一种创造活动,对于运筹帷幄的指挥员来说,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军事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研究历史上的战略大师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富有战斗想象力”。战斗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军事指挥的内在因素,指挥员指挥、决策所需的判断力、预见力、洞察力,都离不开战斗想象力。有人把战斗想象力视为一种“透视的能力”,指挥员凭借它能透视敌人的战场,知晓“山那一面”的事情。有人把战斗想象力看作指挥员“灵魂的眼睛”,依靠这样一双“眼睛”,指挥员能够见微而知著,洞幽而察微。因此,战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小,是衡量指挥员素质和指挥艺术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军事指挥呼唤战斗想象力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定的。”依靠生理的眼睛,指挥员往往难识庐山真面目。要想拨开战争的迷雾,唯有张开想象的翅膀,睁开“灵魂的眼睛”,借助思维的光芒,才能重构和还原出真实的战场图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相同的两场战争,战争中也决然没有相同的情况。一个战役有一个战役的特点,一次战斗有一次战斗的特殊性。战争的多变性,决定了指挥员必须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不能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用兵之道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战争最不看重的就是“程式”。只有战斗想象力丰富的指挥员,才能立足原则而不囿于原则,熟谙兵法而不拘泥兵法,出奇制胜,使自己的指挥艺术出神入化。透视我军历史上的成功战例,处处可见指挥员不拘一格的战争思维和指挥艺术。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作战节奏加快,战争的不确定性、突然性、危险性和残酷性急剧增加,指挥和决策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指挥员的想象力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是“像训练一样打仗”,还是“设计未来战争”,都要求指挥员勇敢地放飞心灵的翅膀,睁大“灵魂的眼睛”,正确把握战争的全局。当指挥员被大量相互矛盾的军事信息和情报所包围、被敌方制造的各种假象所迷惑时,更需要舒展想象力的羽翼,擦亮“灵魂的眼睛”,谋人所未谋,察人所未察,断人所未断。
战斗想象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实践的锤炼和日积月累的培养。拿破仑曾说:“我能够在别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话和采取什么行动,这完全不是冥冥中有什么天才对我的突然启示,而是我的思考对我的启示。我总是在工作:吃饭的时候在工作,看戏的时候在工作,夜里醒来也在工作”。这说明,包括战斗想象力在内的各种创新思维历来对勤奋者有特殊偏爱。因此,指挥员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追踪军事发展潮流,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点燃想象力的火花,把自己的指挥艺术和思维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
二、军事指挥呼唤战斗创造力
指挥官的创造力是指其运用可行和创新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迅速变化并且可能产生混乱的局势中保持创新和适应性。所有杰出军事领导人都具备着强大的创造力,运用创造性思维指挥官能够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战法从而削弱其优势。毛奇爵士认为,在战争和艺术领域内都不存在通用法则,任何规律都无法替代个人才能的作用。无论作战行动的规模如何,指挥官都必须发挥想象力、具备高度创新思维并且时刻准备承担风险才能取得成功。
“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和“头脑敏锐性”(mental agility)是指揮官通过个人角度理解全局的能力。军事领导人必须具备胆量和创新性,不能总是通过传统模式运用兵力。这意味着不能一成不变地运用机械式或固定的作战部署方式。为了使决策适应各类变化的局势,指挥官不能完全依靠传统观点或者预设方案组织战斗行动。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判断其能否达成作战突然性,其主要做法是制定富有高度创新性并且带有诱骗性质的作战方案并且确保其得到高效执行。指挥官应该从敌人的角度思考其最有可能预见的局势和抢先采取的行动。只有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以最自由的方式运用作战力量元素才是提升战争艺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制定决策和执行也意味着指挥官必须展现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军事决策本质上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因为其通常具备独特性而且基于几乎从不出现重复的特定局势。成功指挥官应该掌握大量常识性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性决策技巧。无论多么周密的计划方案在甫与敌人接触后都将失去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正是需要指挥官运用创造力对其进行调整、补充、改进和完善。因此,指挥官及其部属必须具备敏锐的头脑,在面临未曾预见的局势时迅速做出反应,基于对局势的连续评估做出新的决策,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
参考文献:
[1]平爱军. 关于培养部队指挥官想象力的思考[J]. 青春岁月.2014(05).
[2]任志杰.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军事指挥员创造力的培养途径[J]. 青春岁月. 2014(06).
[3]柴新朝.新时期军事指挥工作相关问题的研究[J]. 政工导刊. 2014(10).
[4]关云斌.在汇聚正能量中把军事指挥工作推向新高度[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4(12).
作者简介:王硕(1993-),男,蒙古族,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毕业,本科学历,现就读于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研究方向:基层部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