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

2017-03-29王永和

中国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相互关系经济增长

王永和

【摘 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换句话说充分就业与失业率是并存的,没有绝对的事物,事物都有两面性,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和解决。

【关键词】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相互关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出台各种经济政策,就业情况得到了改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并且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很多人不再面临无工作无保障,很大程度上也稳定了社会秩序。因此,可以大致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快慢,很大程度决定了能否可以带动劳动力的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1.奥肯定律

根据奥肯定律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在经济增长迅速的情况下,往往就业率也会大幅度提高,但两者不是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如果目前社会的经济状况是失业率较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对就业率的需求便会不断扩大,从而拉动了就业率的上升。

面对当今21世纪的经济社会,奥肯定律似乎不太适应现在的经济,如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政策冲击,这都会影响两者关系。例如在金融危机时刻,大部分国家都不是在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里,奥肯定律的第一条假设就难以满足,因此多半起参考作用。

从理论上而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是随着对供需双方影响力大小而变化,经济增长越快,对充分就业的需求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从短期的角度来看,两者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从长期角度来讲,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则不如奥肯定律阐述的那么明确,不确定因素很多。

该定律是由奥肯为了研究经济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依据美国的实际背景与历史条件而得到的定律,他依据的是美国的历史数据,因此只适于美国,不一定能用于中国,每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因此它有自身的假设前提和适用范围。

2.新古典经济模型——西方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模型最主要的特征是提出了假设理性预期,它主要反对了凯恩斯提出的宏观政策,凯恩斯提出的经济主张,是有关于达到充分就业,他提出:只有刺激个人和国家的投资才能有效提高就业率。新古典经济模型结论是政策无效轮和工资无粘性、价格和市场出清。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经济的增长速度与就业增长速度有关,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我们不能将两者一概而论,认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越高越好,如果出现其余情况都有问题,这是错误的观点。依我国经济状态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验关系有其本身所特有的历史背景以及经济供求关系,跟国外比没有意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1.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素质与就业要求不相适应矛盾是长期的,人口数量大于就业需要,但并不是毫无缓和的机会。从劳动力供给角度来说,应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为此,首先应切实贯彻落实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政府切实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不断创造新的财富。另外,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完成全面发展,才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充分就业的协调

改变就业模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效果更为显著。科技的进步改变的就业的模式,完善了就业模式,使劳动力充分就业呈现出了新的特點,使得更多的劳动者有技可施。从最初的单纯人力劳动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人们要根据现实产业的发展,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素质和技能,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就聚焦在经济发展。

1988年9月,邓小平指出,想要发展生产力,必须首要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缺一不可。当技术进步时,劳动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放弃旧思想,才能保证自己不对新时代所淘汰。如果大多数的劳动者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故步自封,结构性失业会必然发生,不跟上时代的进步步伐,面临的便是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王初根 丁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杨宜勇.《全面促进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对《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结构性理解》.《中国发展观察》-2012.

[3] 杜宇.《邓小平的新判断及其意义》桂海论丛》- 2000.

猜你喜欢

相互关系经济增长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