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古今谈(上)
2017-03-29周有光
周有光
“文房四宝”是华夏文化的典型象征。泾县宣纸、歙县徽墨、吴兴湖笔、高要端砚,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珍爱。
文字分化成为书法艺术和实用文字。“文房四宝”分化成为艺术四宝和实用四宝,而艺术四宝又分化出完全脱离实用的美术工艺品。
“四宝”顺序各书不同。《中国书法大辞典》中的顺序是:笔、墨、纸、砚。《文房四谱》中的顺序是:笔、砚、墨、纸。《中国文化知识》中的顺序是:笔、墨、砚、纸。《安徽文房四宝史》中的顺序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新安四宝”的顺序是: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圭墨、羊斗岭旧坑砚。
哪一种顺序比较合理呢?文房四宝有三种“功能”,两个“方面”。笔的功能是书写;纸的功能是接受书写;墨和砚合起来只有一种功能:磨制墨汁。笔、墨和砚代表一个方面:制造文字;纸代表另一个方面:承载文字。比较合理的顺序可能是:笔、墨、砚、纸。
“文房四宝”后来加上辅助用品,扩大成为“文房十三宝”。《中国书法大辞典》列出其他文具近三十种,未列“简犊”、“削刀”之类唐宋以前的古代文具。名目如下:
(l)笔:笔筒(笔简)、笔架(搁笔、笔格)、笔床(笔船)、笔屏(插笔、挂笔)、笔觇(理笔试墨用)、笔洗、笔套(笔沓、笔帽);
(2)墨:墨床(放置墨锭用)、墨匣(墨盒,贮存墨汁用);
(3)砚:砚匣、砚屏(障风尘用);
(4)纸:纸镇(压尺、镇纸);
(5)水:水盂(水承,无嘴)、水壶(水注,有嘴;水滴,贮水用、有小孔);
(6)印:印章、印泥(印色)、印盒;
(7)帖:法帖、帖架;
(8)杂项:腕镇(臂搁、秘阁、靠手板)、糊斗(贮糨糊用)、腊斗(以腊代糊)、贝光(砑纸用)、放大镜(爱逮)、剪刀、裁刀、钩(画钩)、文具盘(都城盘)。
文房四宝是手工业时代的用品。工业化时代有机械打字机。信息化时代有电子打字机、语文处理机。实用文具不断更新,艺术文具保持古雅。
谈 笔
毛笔写字,可大可小,可粗可细,能够充分发挥笔画变化的书法艺术。
甲骨文中有“聿”字,像手执笔。“聿”是“笔”的初文。《说文》:“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筆,秦谓之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从“竹”从“聿”是秦国的新造字。简化字笔,改为从“竹”从“毛”,突出了毛笔的特点。
甲骨文遗迹中,有墨书朱书然后刻字的痕迹。甲骨文“聿”字的笔头散开,好像是毛笔的形象。“在商代后期留下来的甲骨和玉、石、陶等物品上看到少量毛笔字。”(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但是,未见毛笔遗物。
侯马盟书为“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所用毛笔早于战国,可是没有留下遗物。
晚近考古,发现早期古笔遗物,有战国笔一支,秦笔三支,西汉笔二支,东汉笔三支。
战国笔。“长沙楚笔”: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木椁墓出土毛笔一支,笔杆竹制,笔头用兔箭毛,笔毛夹在笔杆劈开的一端,丝线缠住,外面涂漆。这是今天能见到的最古的毛笔。同穴出土有竹简和铜削。
秦笔。“云梦秦笔”: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30年墓(公元前217)出土毛笔三支,笔杆竹制,上尖下粗,下端镂空成腔,以容笔毫;其中一支附有细竹管制成的笔套,一端为竹节,另一端打通。
西汉笔。“江陵汉笔”: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幕出土毛笔二支,笔杆竹制,均附笔套,其一笔头尚有墨迹。
东汉笔。“居延汉笔”:1931年古居延地(内蒙古额济纳旗苏古淖尔)发现毛笔一支,东汉初年之物,笔杆由四条木片合成,末端纳笔毫,麻线缠住,涂漆;笔顶用木冒合,使四片木条束成一杆,附有笔套。西北无竹,故用木。“武威汉笔”:1957年和1972年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墓出土毛笔二支,笔杆竹制,其一上尖下圆,下端镂孔,容纳笔毫,缠以细丝、涂漆;另一处覆黄褐色狼毫,有墨迹。
汉代有所谓“天子笔”。梁吴均《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又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值百金。”这是玩赏珍品,于形制无关。
古代无纸,书写在竹简木札上,遇有讹误,用小刀削去,称为“削”(参看上文“铜削”)。《论衡》:古代“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史记·孔子世家》:“笔则笔,削则削。”(用笔书写,用削修改)后世称修改文字为“笔削”。不用笨重的简牍,可用轻软的缣帛(双丝织成的帛)。缣帛不能“削改”,只能“涂改”。写错修改,涂上白粉。梁任彦升《立太宰碑表》:“人蓄油素,家怀铅笔。”(油素,光滑的白绢;铅笔,白色鉛粉笔,不同于今天的黑色铅笔。)“削(刀)”相当于橡皮,“铅(粉)笔”相当于白色涂改液,这都是笔的伴随物。
传说,蒙恬造笔。西晋崔豹《古今注》:“牛亨问曰: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也,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笔耳。”所谓蒙恬造笔,不是发明,而是改进。
清赵翼《陔余丛考》:“秦所用系竹笔,如木工墨斗所用者(笔头为梳箅形)”。这是竹笔,不是竹管毛笔。晚近出土的秦笔,已经是竹管毛笔,制法跟现代相似。这可能是蒙恬改进以后的形制。
蒙恬(?~前210),秦将,始皇时,领兵守边,修筑长城,北逐戎狄,威震匈奴;始皇崩,赵高矫诏赐死,恬自杀。蒙恬是武将,不是文臣。为什么武将造笔,而不是文臣造笔呢?《说文》:“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当时的戍边大军,需要书写大量文书,向皇帝报告。文字应用频繁,促进了文字的简化和笔的改进。蒙恬是大军的主将。军中把制笔技术的改进归功于主将,在古代是理所当然的。
毛笔的形制,以竹为管,以毛为颖,三千年来基本不变。笔杆早期用木也用竹,后来舍木用竹,这跟简牍有木有竹相同;此外又用金银、象牙、斑竹、木条、芦管等材料。笔头主要用动物毛,有时也用植物纤维。
动物毛笔种类颇多:
1.鹿毛笔: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蒙恬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为兔毫竹管笔也。”蕲州(湖北蕲春)产鹿毛笔。
2.兔毛笔:长沙楚笔证明,战国已用兔毛。唐代宣州“紫毫”最为有名,即兔毛笔。有用兔肩毛的,称“肩毫”。
3.羊毫笔:清胡朴安《朴学斋丛刊》:“惟羊毫为今通行之品,其始因岭南无兔,多以青羊毫为笔;嗣以圆转如意,于今不绝;古人用兔毫,今用羊毫。”日本正仓院藏我国唐代毛笔,称“天平笔”,羊毛为柱,粗毫薄薄布于外。
4.狼毫笔:黄鼬(黄鼠狼)毛曰狼毫。武威东汉笔“外覆黄褐色狼毫”。《朴学斋丛刊》:“余观赵子昂跋唐胡环番犬图谓,环画笔用狼毫,极清劲。”
5.狸毛笔:宋陈槱《负暄野录》:“欧阳通以狸毛为笔,以兔毫覆之。”
6.虎仆(九节狸)笔:晋张华《博物志》:“有兽缘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取以为笔。”
7.鼠须笔: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羲之得笔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遗以鼠须笔;又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近代改用紫毫,仍袭旧名。唐段公路《北户录》:“鼠须均州(湖北均县)出。”
8.貂毫笔:清梁同书《笔史》:“明臧晋叔以貂鼠令工制笔。”貂鼠即紫貂,栖息林中,又名林貂,形似黄鼬,产于中国东北(不是水貂)。
9.鸭毛笔:《北户录》:“昔溪源有鸭毛笔,以山鸡毛、雀雉毛间之,五色可爱。”
10.猩猩毛笔:宋黄庭坚《山谷诗集》注:“钱穆父奉使高丽,得猩猩毛笔。”宋陆游《自书诗》:“用郭端卿所赠猩猩毛笔,时年八十矣。”
人毛也可以做笔,有两种:
11.胎发笔:《江南府志》“南朝有姥善作笔,萧子云常用之,笔心用(小儿)胎发。”唐(释)齐已《送胎发笔寄仁公诗》:“内惟胎发外秋毫,绿玉新裁管束牢”。(比较:中美洲古代玛雅人用人的头发做笔。)
12.人须笔: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唐刘询《岭南异物志》(《岭南录异》):“岭外既无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匠既醉,因失之,惶恐,乃以己须制;上甚善,诘之,工以实对;郡牧乃令一户必输人须。”古代男人留须,没有胡须是很不光彩的。强迫“输人须”,是文雅的虐政!
植物纤维笔见于记载的较少:
13.荆笔:晋王子年《拾遗记》:“削荆为笔。”
14.竹丝笔:竹枝锤丝制成,或谓苕丝冒称竹丝。宋米芾《笔史》:“晋王羲之《行书帖》真迹,是竹丝笔所书。”
15.荻笔:唐李延寿《南史》:“以荻为笔。”
16.茅笔:又称白沙茅龙笔,以茅草锤细,取其草茎扎束而成,传为明代陈献章(居广东新会之白沙村)所制。
用两种毫毛配合制成的称“兼毫”。上文已经谈到多种兼毫。《负暄野录》:“欧阳通以狸毛为笔,以兔毫覆之,此二毫笔之所由始也。”此说不确,武威东汉笔已是二毫笔。现今兼毫有羊狼毫、七紫三羊、五紫五羊、豹狼毫等多种。“兼毫”的好处是软硬互补。
制笔有四点要求,称为“笔之四德”。明陈继儒《妮古录》:“笔有四德:锐、齐、圆、健。”“锐”指饱含墨汁、笔锋仍尖。“齐”指毛颖铺开、长短整齐。“圆”指髹扎匀称,笔头圆浑。“健”指毫毛有韧性、有弹力。
唐宋名笔,多出安徽宣城一带,统称“宣笔”,又称“徽笔”。唐耿《咏宣州笔》:“落纸惊风起,摇空挹露浓。丹青与纪事,舍此复何从。”南宋迁都临安(杭州)以后,浙江吴兴(湖州)一带成为新兴的制笔中心。到了元代,“湖笔甲天下。”吴兴的善琏镇,有蒙恬祠,纪念蒙恬造笔,又称蒙溪。历代文人学士,对毛笔有深厚感情,不斷写出美妙的诗文歌颂它、赞美它。唐韩愈作《毛颖传》,对它爱称为“管城子”“中书君”。
谈 墨
《说文》“墨,书黑也,从土、从黑。”
传说,周宣王时,邢夷造墨;他在溪水中洗手,捡到一块木炭,手被染黑,由此得到启发,拿回捣成细末,和以粘粥,搓成圆饼,就成最早的墨。
起先,可能有过一个短暂的“以漆为墨”的漆书时期。元吾丘衍《学古编》:“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蝌蚪)形耳。”未见传世实物,不一定就能否定传说。其他民族有过漆书,或许汉族也曾有过,不过漆太粘,不易书写,应用不广,未有遗物留下。由于漆粘,笔画自然形成“蝌蚪文”。
甲骨文在刻字前,有的写成朱书或黑书。化验证明,朱书是朱砂,黑书是碳素。《礼记》:“卜人定龟,史定墨。”《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书”要用“墨”,“镂”也要用“墨”先书写。战国简牍用笔墨书写,已有出土实物证明。1975年湖北云梦秦代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墨,这是今天能看到的最古的墨。
早期的“墨”是天然的石墨,跟后期人工制造的烟墨不同。汉代计然说:“石墨出三辅,上石价八百。”(载《万物录》)西汉用石墨,已经得到考古证明。《太平御览》卷六百五引蔡质《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隃糜在今陕西千阳,汉代属于三辅的右扶风,这里是早期的产墨中心。西晋陆云发现曹操收藏的石墨,作小圆螺形,不是锭子形。
小圆螺形的墨粒,如果用手指头捻着磨墨,是不方便的。需要用小短棒顶着墨粒帮助研磨。这叫做“研石”或“研棒”。后来,墨粒和研棒合为一体,制成了“墨锭”,磨墨不再用研棒。
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发现五锭残墨,由松烟模压成墨锭,有的参合漆烟。曹植诗:“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免翰。”大致东汉时期石墨和烟墨并用,三国时期从石墨改为烟墨。宋晁说之《墨经》:“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
烟墨主要有松烟和油烟,此外有漆烟。松烟、油烟、漆烟,都是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尘,和以胶液及香料(麝香、冰片等),有的再加发光剂(珍珠、玉屑、金铂)和防腐剂(龙脑、樟脑、生漆)。配合几种不同的烟尘,可以提高品质。晋代开始在烟墨中加进胶液,提高墨锭的粘合力,并且使墨色有光泽。杨慎《升菴集》卷六十六《古制墨法》云:“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若以松脂为炬取烟,二者兼之矣。”高级墨锭色泽光洁而经久不变。西晋陆机书写的《平复帖》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字迹完好醒目,这是传世最早的墨迹。1978年安徽祁门北宋墓出土一锭古墨,在尸水中浸泡八百多年,完好未变。
烟尘和胶液做成的烟泥,有可塑性,可说是最早的“塑料”,便于任意造型。魏晋时期做成丸粒状或螺丝状。元陶宗仪《辍耕录》:“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渖耳。”后来,通行墨锭,有各种形式,再加绘画和模塑,成为独特的制墨模压工艺。墨锭有的不加涂饰(本色墨);有的四边或正背两面髹漆(漆边墨);有的通体或部分涂金(嗽金墨);有的使金粉银粉雪片似的飞粘在墨锭上(雪金墨)。
历代有制墨名家。三国魏书法家韦诞字仲将,善制笔墨,称“仲将笔”“仲将墨”,制法记录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唐代制墨手工業发达,从陕西扩大到山西和河北。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名墨工叫祖敏,“本易(州)人,唐时墨官也。”为避安史之乱,墨工奚超(也是易州人)举家南迁,定居江南歙州(安徽),这里有优质松烟,适合制墨,于是制墨技术传到南方。奚家制造的墨,后来受南唐国君李煜赏识,赐姓李。奚超的儿子李廷圭,在墨中掺加珍珠、玉屑、龙脑、生漆,收藏几十年不变。李氏自易水(河北)迁歙(安徽),自称“易水遗规”,所制墨称“李墨”。
北宋末年(1121),歙州改称徽州,当地产品统称“徽墨”。宋代创制油烟墨,降低原料成本。宋苏解字浩然,善制墨,有能获其寸许者,如得“断金碎玉”,因以名其墨。潘谷善制墨,被称“墨仙”。苏轼《孙莘老寄墨》诗:“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明代徽墨分两派:歙派和休宁派。歙派代表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等。罗小华的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程君房著《程氏墨苑》,除录载所制墨五百式外,还录载文化资料,特别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文章,启发了后来的罗马字运动,这是1958年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先河。方于鲁著《方氏墨谱》,录载所制和所藏名墨三百八十五式。罗小华的“象”墨、程君房的“荔枝香”墨、方于鲁的“九鼎图”墨等,收藏在北京故宫。休宁派代表有汪中山、邵格之等,他们的拿手好戏是精制“集锦墨”。
清代徽墨有四大名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曹素功的墨,“紫玉闪光、坚而发墨,掭笔不胶、入纸不晕,防腐不蛀、香味浓郁,落纸如漆、万载存真”。胡开文除制造精品外,大量制造普通用墨,供应学校,因此清代晚年墨业衰落,而胡开文一枝独秀,这是从艺术的“四宝”转向实用的“四宝”。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胡开文的“地球墨”获得金牌。
鉴别墨的优劣,除观其形制外,要从三方面来认定:1.辨色(紫色为佳、黑色次之);2.听声(轻轻叩放,清脆响亮);3.观形(挺直干燥为好,歪曲霉湿为差)。在四百多种名墨中,“超漆烟”为最上,始终保持“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的特点。
清末同治年间,安徽举人谢松岱为免考生研墨之苦,研制墨汁出售,大受欢迎,后来在北京琉璃厂开店销售墨汁;自书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依古人书”,名其店为“一得阁”,至今存在。中国“墨汁”经印度传到西方,被误称为“印度墨汁”(Indian ink)。
所谓“集锦墨”,就是专供玩赏的成套丛墨,明清极盛。例如汪中山制“太元十种”:太极、两猊、三猿、四象、五雀、六马、七鹇、八仙、九鸶、十鹿。又如曹素功制“紫玉光” 三十六锭, 每锭大小不一, 以黄山三十六峰为题, 拼合成一幅完整的黄山图, 装于一盒, 分两层, 每层十八锭。制墨工艺跟琴棋书画和神话传说相结合, 意趣无穷。
清代著名藏墨家盛昱, 著《郁华阁藏墨簿》, 记载所藏明代珍品,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墨能治病, 谓之“药墨” 。我幼年时候常用“药墨” 治鼻血。据说早在南唐就有“药墨”。墨中配用的麝香、冰片、珍珠等芳香防腐剂, 同时就是优良药材, 有清热止血、镇惊去痛等功能。后来以“百草灰” 配制成“百草霜” 药墨, 能治吐血、外伤出血、口瘊等病, 成为止血化积良药。又有“净素药墨”,专供僧尼抄写经书之用。休宁胡开文的“五胆八宝” 是药墨中的精粹。清人有诗云: “五胆八宝掺松烟, 千锤百炼成方圆。 奇墨入纸龙凤舞, 内外兼用病魔寒。” 1984年胡开文墨厂重制“ 五胆八宝” , 用犀牛角、麝香、珍珠、熊胆、黄金等二十多种中药, 功能消炎解毒、止血去痛、降压镇惊、治皮炎湿疹、痔疮顽癣诸症, 既可内服, 又可外用。
1990年冬,我在美国新港观赏书法家张充和(内人允和的四妹)所藏文房四宝。对我这个外行来说,珍贵的不一定可爱,可爱的不一定珍贵。这里略谈二事。
(1)“石鼓文墨”(御制重排石鼓文墨):共10鼓,贮存于精美的长方漆匣中(匣长350、宽170、厚60毫米)。鼓面直径46、高30毫米。鼓的次序,以“天干十字”篆书排列。鼓的正面是金字石鼓文。现存故宫的石鼓文,字迹漫漶,破损不全。“石鼓文墨”上的石鼓文,按照考证修补重写,恢复全貌。石鼓的反面,用楷书黑字译写石鼓文,难认的字注以今字,便利今人认读。每鼓注明:“凡×句,××字,重文×字”。精致玲珑.十分可爱!
(2)“画卷墨”(休城胡开文仿古):打开画卷,图穷见轴,轴开见墨。圆柱形的画轴,是可以分开两半的两个半柱形锦匣。各匣贮墨五笏,共十笏,形制、模塑、图画、文字,各笛不同。第一个半柱形锦匣,存五笏:①“龙文双脊”;②“乌金”;③“延川石液”;④“远烟轻胶”;⑤“象管”。第二个半柱形锦匣,存五笏:①“金壶黑汁”;②“八宝陈元”(背面有八个印章);③“黑松使者”;④“香璧”;⑤“仿李廷圭四和法”。
这些精制的美术工艺品,使人反复玩赏,爱不忍释,观之美不胜收,嗅之异香扑鼻!
(选自《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