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OPEN只有一张图片?
2017-03-29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37.5万张高清图免费向社会开放。就在得知此消息后不久,笔者刚好因为杂志图片问题与国内一家大型博物馆的负责人打了一次交道。
一件收藏于该馆的古代书法长卷,对方声称每张图片500元,如果长卷被截成几段拍摄,还要以张数来收取费用。而且,不论是想著书立说,还是想普及文物,都一律被视为是商业用途。“太贵!”一声叹息之后,是对方的一句“我们可比故宫便宜多了吧!”
博物馆“明码标价”是一种,“不理不睬”则更是一种折磨。笔者曾经为了几张文物图片,按照博物馆的要求,一遍一遍写申请,最后换来的却是无止境地等……一句“领导不同意”,就简单打发了。作为一本杂志的编辑,在国内博物馆图片使用上屡屡“碰壁”,已是家常便饭。或许是“受伤”太多,以至于现在都有了心理障碍,患上了“图片社交恐惧症”。
相比之下,与国外尤其是欧美博物馆接触就轻松了许多。早些年,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只要填一张申请表,说明是非商业用途,馆藏图片即可免费下载。而此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甚至取消了商业用途这一限制,这意味着最直接的利益的消减。博物馆并没有披露自己放弃了多少经济利益,但以同行罗伯特·劳申伯格基金会来估量,在开放图像版权之前,该基金会仅凭劳申伯格一人的作品,每年就能賺取10万美元图像版权费。由此可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的版权费会是前者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开放”举措是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财政赤字接近4000万美元的背景下推出的,而该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在一份声明中说道:“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让所有想学习和享受这些我们保护之下的艺术品的人,都可以获得这些资源。”作为公益性的博物馆,一切应以公众的利益为主导,所以,开放资源则是公益性的表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此举,便是一次公益性的示范。
而反观国内博物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政策以来,确实惠及了不少老百姓,让他们更多地走近文物。但这,只是公益性的一个方面,它还有更多的方面,高清图片的免费使用也是其中之一。说到这里,大多博物馆会以国内版权意识薄弱当作“挡箭牌”。可即便如此,咱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下欧美博物馆的早期做法,区别对待商业与非商业的用途呢?
尽管这些年国内博物馆一直强调要与国际接轨,要更加“OPEN”,然而事实是,房子越盖越大,数量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数字化、新媒体等科技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真正能“用之于民”的又有多少?至少如今,笔者还没有看到一家国内博物馆的网站,能够实现完整馆藏图片的浏览。即使是数字化做得不错的故宫,能上网搜索的馆藏图片也是凤毛麟角。
所以,离真正的“OPEN”,国内博物馆差的不止一张图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