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
2017-03-29董培英
董培英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取的语文知识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得来的。而在课堂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生进入到高年级以后,他们的知识量在不断地增多,迫切地需要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认知,而拓展阅读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拓展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视野,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较大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开展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呢?笔者将以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为例,分析拓展阅读的教学现状,探究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现状
1.教师不重视拓展阅读教学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础性科目,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这也使得部分学校在教学时更加重视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学习,而不太注重语文教学。对于拓展阅读,不少教师认为这应当是学生在课外自己完成的事情,因此也不是特别关注。
2.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不喜欢被束缚,想要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完一本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都较为缺乏,这也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大。此外,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时,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导致学生在理解知识的时候存在障碍。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再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对学生而言可能还是与听“天书”无异。
因此,在进行拓展阅读的时候,教师也必须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梅花魂》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梅花的角度入手,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例如,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梅花图,当学生的注意力被梅花图吸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将《梅花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帮学生了解梅花在我国代表的深层含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会产生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梅花相关知识的欲望,教师就可以趁机向学生推荐其他的一些书籍或是文章让学生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2.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进行拓展阅读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地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周恩来总理的理想抱负以及他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这一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通过资料的收集汇总,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形象。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充满个性化的理解,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无形中进行了拓展阅读。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拓展阅读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拓展性阅读的开展需要学生长期的阅读积累,当学生已经养成了阅读习惯,不但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基于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拓展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愿望,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人监督,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不仅需要教师来约束,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监督,需要家长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
总之,拓展阅读的实践,是一种“大阅读”观的实践。传统教学活动习惯性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权威者”出现时,学生只有被动地机械地接收。而在语文拓展阅读新方法的实践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种阅读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坤炽.以教材为生发点,有效拓展阅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Z1).
[2]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