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企业文化的主体培育
2017-03-29徐红
徐红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2-000-02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微观组织文化。当前,企业文化已如楔子一般牢牢契入到企业管理中心和企业腹地。要让企业文化触角真正触动企业的精髓和血脉,有必要探寻或洞悉企业文化的企业主体风貌。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培育 管理
国际经济学家预言过,世界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中心主题,不是别的理论,一定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并不陌生的管理科学,这是继泰罗的科学管理、梅奥的行为科学、西蒙的决策理论之后,一种新的管理学说,目前已经在我国各类企业得到广泛认可并被深入采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微观组织文化。当前,企业文化已如楔子一般牢牢契入到管理中心和企业腹地。要让企业文化触角真正触动企业的精髓和血脉,有必要探寻或洞悉企业文化的企业主体风貌。
那么,谁是企业的主体?无论在社会主义企业的国企央企,还是在合资或民企,企业的职工就是企业的主体。本人拟从企业家、企业文化者、企业职工三个层次的培育,来浅谈企业文化主体的塑造。
一、企业家的培育
在企业文化术语中,“管理”是常用术语。企业家,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检验一个管理者是否具备一流智慧,主要看他是否拥有几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和思路,而同时又能在正确时间,实施最正确的行动力。企业家可以拥有不同观点,但一定要有统帅本领和卓越决策力和行动力。
企业文化在培育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对企业家的培育。本文所指的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者、决策者、法人代表。企业家的决策和指挥就像箭靶中的箭心,必须招招命中,不偏离航向和轨道,这就需要对企业家的精心培育和塑造。企业家的培育至关重要,它是使企业从传统管理跃升到具有现代理念和战略思维的文化型管理家的重要标志,更是制导着企业兴衰存亡的精髓和要诀。在企业文化实践中,企业家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自己内功修养的磨练,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找着手塑造。
科学家的头脑风暴。企业家要培育自己的文化体系,首先要导入理念文化,而理念文化可以从企业精神、经营方针、企业格言等形式方面去拓展。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家自己是什么样的风格,就会把企业精神引导到那个方向和途径。企业家要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把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融汇到自己的管理风格中,对企业职工实施管理风暴,让企业文化步入良性轨道。随着管理体系日趋科学化,管理现实要求企业家要具备的科学头脑不仅是作为一种处世哲学和工作思路,更是一种思维视角和竞争武器。
战略家的决策眼光。有人对我国当代企业家做过问卷调查,在喜爱阅读的书一栏中,普遍填写的是《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登峰造极》。我们知道,国际管理思潮已经过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决策理论”到“企业文化”阶段。战略这个字眼,指的是对重大事件,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这个概念最早运用于军事活动之中,现在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企业家在激烈的商场管理中,要具有战略眼光,组织的决策机制就是战略思维的组合。
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国际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都普遍认为:现代企业的决策不仅仅是经济决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决策。文化是一种认同,良好的风气,和谐的氛围,形成一种统一的价值观,一旦有员工行为和企业文化不相吻合,就会有无形的氛围力量和监督目光在提醒他应该如何做。企业家自身具备艺术家的学识和修养,就能从文化参透,培育员工的价值理念。企业家只有体察民族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才能制定出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的科学决策。
二、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培育
现代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得到全体职工认同并遵守的一些理念,这些理念包括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还有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内涵具有两层涵义:一是它的理论层面,它涵盖的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管理制度、职工素质;另外所指是它的操作层面,就是企业文化展示出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形式的宣传、产品的广告行为等运作方式。这是一种观念、制度和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运作过程。在这个运作过程中,企业文化工作者是这个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架过渡“桥梁”。培育企业文化,忽略了这座“桥”,就会使企业文化的连续性出现隔阂,企业文化的层次面出现断层。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工作者肩负着双重使命:对内,他们要与企业家、企业职工一起共同培养和造就企业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对外,他们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在企业家指挥下,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为企业效应树品牌闯新路。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培育合格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不妨从以下三种意识的树立来找准着力点。
树立市场意识:企业经营策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对市场的审时度势和企业文化工作者信息捕捉。树立竞争意识:企业文化建设的许多任务,将由一群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企业文化工作者来担纲领衔。树立使命意识:具有一种企业主人、时代主人的角色意识和勇挑重担、敢担风险的自觉意识,对企业拥有忠诚度、使命感和责任感。
企业文化是一种理论,一种理论若要为一个民族所接受,必然也会为这个民族所改造和内化。这里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交融、互不替代的辩证关系。企業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虽有区别,但不能等同,在对人的管理这一大前提下,二者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是参透的,在管理过程上具有相融性。
三、企业职工的培育
企业职工是企业文化宣传的对象、企业文化实施中的承载者、企业文化培育发展的动力源。现代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的入耳入眼入脑过程,将穿越三大阶段。
服从阶段(入耳阶段):职工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肇始于两个方面:一是出自于自愿,二是出自于一定压力的服从。在这个阶段,企业家要进行果敢的企业决策,以舆论导向、制度规范、情感投资多管齐下,让企业文化观念被职工自觉接受。
同化阶段(入眼阶段):让企业职工对所在的企业有一种亲近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注情结,让企业文化成为家文化的外延。
内化阶段(入脑阶段):企业职工已把自己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呼吸,共命运,形成命运共同体共识,企业文化内涵已投影并积淀在职工心中。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有了全新认识之后,可以助推企业文化对职工的渗透力。
启动激励功能:被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就是让他们有归属感,成为员工成长的激励因素。企业文化以尊重人为中心,由全体职工共同创立的企业精抻,对职工产生着持久的强烈的激励作用。职工会从中会受到鼓舞,并汲取力量,进而自觉地把个体精神与企业精神融合在一起。要让员工有归属感,首先就要启动激励机制,发挥他们的优势,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启动教化功能:企业员工素质有优劣之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从整体上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起到教育和培养员工的作用。在教化功能上,企业一线班组长是最为重要的骨干群体,起到纽带和链接作用,是落实企业管理者各项任务的执行层,要教化员工执行管理者的意图,上层决策层的所有意图和纲领,都要由一线员工执行层来具体实施,而一线班组长,是强化执行力的骨干力量。
启动凝聚功能:通过理念、制度宣传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无形的纽带,“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让员工们团结一致,与企业共生共荣。启动凝聚员工意志的功能,企业职工要学会欣赏别人和让别人欣赏,凝心聚力共创佳绩。
要从企业精神入手来培育企业职工凝聚力。企业职工凝聚力培育举足轻重,企业精神是连接职工与企业的粘合剂,确立了企业精神,职工就有了统一的思想意志和行为准则,从而就能上下同欲去抵御各种物质困扰和精神侵蚀。
要从企业个性入手培育职工自豪感。企业的个性是一个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显示,它一般体现在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等方式和企业形象等方方面,企业在培育自身个性中,要注重企业价值观塑造和培育。
要从企业形象入手培育职工归属感。企业形象由主体形象、辅助形象和统一的视觉形象等多部分组成,企业职工通过对形象展示、形象认知到对形象一种自觉依附,他们会认为自己就是企业形象的代言者或缩影,这是职工对企业一种由衷皈依和信赖。归属,是理想的寄寓和身心的依托,它是梦境,也是家园。
综上所述,我国当代企业文化建设,好似高山上一支跋涉的劲旅,一个又一个缺氧区和断层带将会给跋涉者制造风险和挑战,但是,攀登的进程让他们心向往之。可以说,我国企业文化的崛起进程,就是中国企业文化孕育、成熟过程。当下,在“中国梦”蓝图下,在中国经济全球崛起的背景下,我们分明听见了企业家、企业文化工作者、企业职工稳步挺进的脚步声!
参考文献:
[1] 王雨彬.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融合[J].现代企业教育,2012(11).
[2] 朱延男.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3] 任志刚.论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