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场的建立与引导研究
2017-03-28刘红
刘 红
网络舆论场的建立与引导研究
刘 红
以网络舆论场为研究对象,借助新闻事件案例展开研究,分析当今传播语境下互联网舆论场是如何建立与引导的,从而为规范互联网舆论环境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网络舆论场;新闻事件;舆论环境
[作 者]刘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可以自主进行媒介选择并通过媒介平台发声,千万种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意见流”通过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汇集到一起,随着热点事件关注度的持续升高而不断演变,不同意见与观点在网络舆论场中相互摩擦碰撞,最终引爆一场网络舆论战。受众开始变得“主动”,通过网络舆论来参与公共事务。但使用不等于滥用,网络舆论虽然是公民发声的有效公器,但也不能逾越道德和法律的红线。网络舆论环境需要“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规范调节,以达到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的目的。
一、网络舆论场的形成与发展态势
(一)“两个舆论场”概念的提出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了“两个舆论场”这一概念。两个舆论场是指以国家主流媒体为主的、代表党和国家利益的官方舆论场,和以网络为推动力、受众为主要对象的民间舆论场。网络舆论场的出现使公众的话语权得到极大释放,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监督与表达。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等新兴政务管理模式悄然兴起。民间舆论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当民间舆论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控”现象。网民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言论可能会引发一场舆论偏激战,使本应公开透明的网络舆论环境失衡,甚至会对官方舆论场产生威胁,损害国家形象,使政府在互联网建设方面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在舆论演变过程中,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两者相交的信息面越大,因舆论事件所带来的互动传播就越频繁。微博是这种舆论互动现象出现与发展的有力推手,舆论热点大多借此平台传播发酵,由此引发社会关注。例如“于欢刺死辱母案”“泸州中学生死亡事件”“丽江毁容女事件”等都是借助微博引爆社会舆论,呈现出“现象级”的传播特点。
(二)网络舆论场产生原因分析
网络舆论场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技术应用、受众心理因素、全媒体传播背景等方面。不同因素共同作用于网络舆论场,使其发展具有复杂多元性。
1.技术应用层面。网络虚拟平台通过技术应用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技术为网络舆论场搭建平台,受众通过主动参与使其技术应用具有实践价值。微博、微信以及各大网络论坛等技术应用都在加快开发具有自身技术特色的产品来吸引受众关注。
微博作为网络舆论场的主阵地,开放性与交互性是其主要特点。平民草根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网络直播、网络聊天室都是借助网络平台搭建社交群。而微信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开放性要低于微博,其交流模式主要运用“熟人社交”。例如微信“朋友圈”功能,通过点赞、评论好友状态形成舆论互动场,这些都是新媒体技术在不同应用状态下呈现出的性能比较点。
2.受众心理因素。受众的参与心理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走向,表现在渴望被认同、渴望被理解以及需要宣泄三个方面。新闻事件从发生到经由网络传播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很短,当传递给受众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二度建构”,这种被建构的事件会携带受众的情感、思想等因子。这些传播因子组成了舆论点。此外,受众所发表的观点、评论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赞同,这也是渴望自身价值被认可的体现。网络的隐匿性将受众塑造成一个隐藏在屏幕背后进行正常言论活动的隐形人,虚拟世界中人物角色的多样性切换也使得这一群体在参与网络舆论时充满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3.全媒体传播背景。从媒介应用层面上看,全媒体带来的不仅是传播载体的融合,也是传播方式与符号的集合。当新闻事件发生后,以往的传统媒体在事件处理方式上是不同步的,甚至是分离的,这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差异性。
全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呈现融合的趋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集中同步报道近期发生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受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在传播方式上,除了图片、视频、文字等传播符号的综合运用,各类直播软件也创造了新闻同步报道的新形式。受众不单是新闻事件的“看客”,而可凭借便携性媒体设备主动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去,受众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身份转换使网络舆论场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复杂化的传播特点。
二、网络舆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平等的言论话语场,这些汇集了不同地域、性别、年龄、教育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受众意见流形成一个庞大的舆论互动群。在这个群体中既掺杂了主流的声音,也包含“异质”的声音。这种多层面的舆论形成一张巨大的网,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今信息社会下,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种信息理解的片面性极易在网络舆论场中形成负面影响,导致舆论失控,出现言论偏激、言语暴力等问题,威胁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肯定网络舆论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其负功能对信息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人们参与网络交流的动机是十分复杂的,比如,他们需要通过网络发泄自己在现实世界积蓄的不满,或者通过意见表达来实现自己在网络虚拟世界的价值,甚至蓄意传播某种反动思想。”①邓琼:《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场的负功能开始显现,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网络群体,其中汇集着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受网民认知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网民会受到其他网民非理性言论的诱导而变得偏执,舆论因此呈现“一边倒”的局势。这种消极的舆论态势不利于事件的健康传播,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事件真相,而是别人眼中的真实。
在参与网络舆论的过程中,由于传播渠道繁杂,人们很难辨别信息的真实性,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价值判断,导致人们逐渐偏离事件真相。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会因此受到虚假信息的诱导而发表错误的甚至过激的言论,言辞里带有威胁、恐吓等情绪性词汇,逾越了伦理道德底线,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网络舆论场过多地充社会的负面信息,对整个网络环境的规范和管理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网络舆论场就像是社会负面事件的放大镜,能够将事件的负面影响经过舆论扩散而无限放大,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对受众自身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网络舆论场是一种虚拟社会的活动,但因为有了受众与媒介的参与,才使其成为汇集多方声音的实体公众平台。换个角度讲,网络舆论场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受众以发布、评论、转载等形式来表达自身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满足了受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窥视欲,当带有“现象级”特点的新闻事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后就会迅速发酵,进而引发社会舆论。例如2017年4月1日泸州太伏中学发生的一起中学生坠亡事件。事件发生后,网上热议不断。网上流传着受害人是惨遭校园暴力致死的,而施暴者是当地有权势背景家庭的子女。一时间网上多数言论都偏向批判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倚强凌弱以及当地政府不作为等非理性话语。最后,政府澄清事实真相并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舆论风波才得以平息。网络舆论由一个谣言引起,最终破坏的不仅是自由公正的网络环境,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舆论场的规范与引导
网络舆论场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公众提供了自由表达意志的场所,提高了互联网运营的透明度与开放性,为政府创造了“互联网+政务”的新型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政府、受众、媒体作为网络舆论场的三大参与主体,应当在参与舆论互动的过程中各司其职,绝不触碰道德与法律的红线,才能共同营造和谐自由的舆论环境。
在网络舆论场中,政府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代表着官方舆论场的主流观点。在出现网络舆情危机时应积极治理,防止其蔓延扩散。要做到不回避、不隐瞒,积极站出来澄清事实真相,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而引导公众在了解事实真相后作出合理的判断。政府在为人们创造良好公正舆论环境的同时也应运用法律规范进行行为制约,对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对他人人身名誉造成损害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才能使人们在有序的网络环境中从事正常的舆论活动。
网络传播渠道的畅通让受众在信息接收的同时发布自己的舆论观点。这种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言论进入到网络平台之后,会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当一方的舆论阵营足够强大时,会影响到整个舆论场的走向。在这种情境下,民间舆论场需要有一把天平来平衡失去中心的网络舆论场,因此,受众在参与网络舆论时应以法律为准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参与网络舆论活动。
媒体在网络舆论场的互动中起到“传声筒”的作用。它既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发布者,也可以是新闻事件的调查者,其身份具有双重性。媒体在网络舆论场中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对于具有争议性的事件要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树立媒体的公信力,在网络舆情演变失控时,媒体不应冷眼旁观,而应及时处理,做好舆情监督和把关的工作,保证网络舆论场的正常化、科学化运营。
四、结语
如何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正常的舆论活动是当今互联网工作需要攻克的难题。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话语表达方式,是政府在管理理念的创新,也是受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模式。网络舆论场作为一种新事物,其演变发展过程必然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未来的网络舆论潮流也必然不能为一两个社会事件所左右,而是集众人之智,创造出舆论张力,让这个开放空间的话语讨论,能够以自身的独特性反映并参与社会发展。”①李艳红:《集体行为视角下网络舆论场的形成——基于网络流行语的分析》,《学理论》,2014年第11期,第43页。
[1]邓琼.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D].广州:暨南大学,2007.
[2]李艳红.集体行为视角下网络舆论场的形成——基于网络流行语的分析[J].学理论,2014(11):41-43.
[3]贺淼.互联网舆论场的细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李永彩.互联网舆论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6):70-71.
[5]杨秀媚.互联网舆论现状及正确引导思考——以两起枪案报道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6(1):38-42.
[6]毕晓峰.论网络虚拟舆论场[J].新闻前哨,2011(7):38-40.
[7]冯宏良.舆论场变迁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探论[J].理论导刊,2014(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