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文化中的精英意识
——以杭州G20文艺晚会节目为例

2017-03-28孙丽丽

传播与版权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精英大众

孙丽丽

大众文化中的精英意识
——以杭州G20文艺晚会节目为例

孙丽丽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G20文艺晚会俨然成为2016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消费,电视直播、互联网传播、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转发让这场文艺盛宴成为老少皆宜的大众文化。然而纵观整场晚会,传统元素、民族理念渗透其中,提升了晚会的审美诉求和价值标准。大众文化与精英意识兼容并包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快餐式的大众文化中增添一抹“庄严色”,了解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和精英文化的精英追求,实施大众与精英的一统性,构建积极文明的媒介环境,是新时期下传媒发展的当务之急。

大众文化;精英意识;文化消费;大众传媒

[作 者]孙丽丽,浙江工业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一、消费时代下的大众文化

(一)市场化催生大众文化

20世纪中后期,大众文化日益成为文化格局的主导力量,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提出“大众文化是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纳的文化”①王善平:《我看大众文化》,《剧影月报论坛》,2012年第5期,第56-57页。。在我国,大众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内容上更为通俗,表现主题更为生活化,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和娱乐心理;在表现形式上一般是以平面化、复制化、批量化生产的方式所呈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由相对于人的依赖关系过渡到物的依赖关系,大众的审美活动开始有了商品属性,在市场经济中应运而生的文化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文化商品、文化娱乐、文艺演出、影视影像等文化产品充斥眼球,文化产业机构及从业人员也日益增多,大众文化自身携带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质。市场经济是大众文化成长的肥沃土壤,大众的实际消费能力难以达到流通的商品本身,由于信息社会中注意力的短缺,受众往往倾向于对虚拟商品的追求,对大众文化的消费也更多地表现为幻想中的占有。杭州G20文艺晚会是以大众传媒为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一场视觉享受和审美体验,这种共享的审美追求突破地域,不存在私人话语与共同话语的区分,人人可以共享。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市场经济中,对大众文化的消费不仅满足了大众无差别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二)大众文化随大众媒体应运而生

从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大众媒体(mass communication)的汉译角度,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深厚的渊源。大众媒体传播大众文化以满足受众需求,同时又刺激受众产生新的需求欲望,在此过程中,大众媒体会产生出与自身技术相吻合的大众文化。传播这类文化区别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如街头盛行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已跨越地域的界限;聚光灯下的时装秀、摇滚狂欢已超越阶级、性别和年龄差异;又如风格迥异的各类肥皂剧、电影已冲破私人话语和共同话语的隔阂,成为非固定对象的共享文化。G20杭州峰会文艺表演中的《春江花月夜》、越剧《美丽的爱情传说》以及芭蕾舞《天鹅湖》等虽风格多样,但表现形式和内容都为大众所熟知,受众对此类节目的识别和信息的获取能力都较强,辅之以大众媒体进行传播,迎合了受众虚拟的审美体验。西湖水上舞台、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以及佩珀尔幻象全息投影技术的使用,给受众制造了最刺激、最时尚、最令人震撼的情感享受,即大众文化传播中的即刻效应和冲撞效果。由于大众媒体跨群体、跨时空的传播特点,也铸造了大众文化话语的无机性、离心性,体现受众欲望的放纵,而非压抑。从某种程度而言,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形成的技术支持,也是其发展和盛行的肥沃土壤。

(三)大众文化的消费特质

随着市场经济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大众文化自身携带的商品属性使得大众的消费由单纯的对实物的消费转向对虚拟商品的消费。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也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日益跻身成为受众精神消费的主要对象。随着消费禁欲主义的消解,消费思潮不再是与主流相悖的行为,人类的炫耀性消费心理、攀比性消费心理促使人们对文化的消费不局限于是一种消费需求,而演变为一种消费欲望。人的需求可以满足,但欲望是无止境的。铺天盖地的广告、主题多样的电影,风格迥异的文艺演出都成为受众日常生活的文化晚餐。受众对文化爆炸式的消费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G20文艺晚会是一种非物质消费和情感消费,受众在欣赏晚会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了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同时也获得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这也是大众文化消费有别于物质消费之处。物质消费仅仅是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大众文化消费除此之外还消费着受众的注意力、情感以及心理体验。现代消费是经济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统一体,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还需要获取一种身份认同和即刻的心理反应。所以,大众文化消费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快餐式消费为模式,以消费商品为目的的消费体验。

二、快餐中的甜味剂——精英意识

大众文化也被广泛地称作为快餐文化,因其能快速地被大众消费。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广告、电视剧、娱乐、电影等大众文化也冲破年龄、性别、阶级、地域等限制,被受众广泛地接受,但就其深度而言,我们无法将大众文化置于美学王国中对其作较为深刻的美学评析。因此,在大众文化中融入精英意识,就如同加了一勺甜味剂,反复咀嚼更加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一)精英文化中的精英追求

西方社会学家列维斯指出:“精英文化是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养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用以表达其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①臧敦化:《浅谈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北方文学》,2012年第6期,第212页。然而随着大众文化爆炸式发展,对精英文化的地位也有所削弱。但精英文化本身携带着一种责任担当和精英追求,所以通俗点来说,拿得上台面的文化一定包含着精英意识。杭州G20文艺演出中《春江花月夜》和《采茶舞曲》都是用琵琶弹奏,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越剧《美丽的爱情传说》以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依托,以音乐舞蹈的方式再次演绎了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由中国人自己演绎的芭蕾舞曲《天鹅湖》更是中外经典文化完美融合的最佳典范。在这样一个国际性会议当中,文艺晚会所传播的文化不仅仅是要求雅俗共赏和即刻的视觉冲击,更需要讲究文化传播的前瞻性,要与社会的经济、当前的政治以及颂扬的主流文化一脉相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它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参与对社会结构的引导,因此,当前社会仍然需要以精英文化创造出的精英追求、先锋作用来提升和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

(二)精英文化中的审美诉求

大众文化的创作题材、传播途径、视觉体验除了满足大众表层的精神欲望之外,还必须转化为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奉梵高艺术展为一场艺术盛宴,但难以视时尚流行的演唱会为艺术经典;我们会毫无疑问地称京剧、昆曲为艺术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无法断言俏皮的Rap是艺术典范。精英文化之美主要体现在内容美和形式美。G20文艺晚会中用古琴、大提琴共同演绎的《高山流水》是以音乐的方式将《列子·汤问》中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的典故全新地呈现出在受众面前;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和童声一同歌唱的《我和我的祖国》深刻地表达了赤子之心以及对祖国的颂赞。在这些文化创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责任意识和价值理念,精英文化在内容上的生命力也来源于此。与大众文化批量化生产、流行性传播、快餐式消费不同的是,精英文化讲究精致化生产、深度化传播和高品位消费,这有别于街头的广告,时尚的走秀,而是追求传统的美学模式,符合高雅、严肃的审美诉求。

(三)精英意识根植于民族传统

任何一种文化能否经久不衰,关键在于传播的内容是否具有历史积淀和民族内涵。在西方国家,大众文化一直饱受争议,西方有学者称大众文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精英文化的猛烈冲击,削弱了受众高雅的审美观。但随着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传播的及时、时尚与通俗,则越来越被受众所接受。这种传播方式的易于接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在于大众文化中蕴含的精英意识。这种包含关系也许是直接的体现,例如一些历史纪录片;也许是一种潜在的隐藏,例如一些经改编的人文社科类电影、电视剧。大众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其中精英意识的流露,而精英意识都是长期的民族传统的积淀,无论是责任感,价值追求抑或是真善美的人性关怀,都根植于经久不衰的民族传统,契合传统的审美模式。

三、大众文化中的精英意识

(一)大众与精英的一统性

大众文化是消费时代下通俗、生活化而被受众所接纳的产物,精英文化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追求的更具价值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文化,两者在本质上并不冲突。我们刻板印象中形成的大众文化是俗文化,精英文化是雅文化,这并非是对两者的合理归类。古代所谓的等级制度在现代就是一种俗文化;古代民间流传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在当今文坛却奉为经典名著。所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并无严格的分界线,两者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雅”与“俗”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精英文化的理想诉求决定了二者存在相互需要的关系,而并非相互排斥。大众文化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沉默的大多数”①王晓慧:《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今传媒》,2010年第11期,第139-140页。,随着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被广泛接纳,受众数量庞大,犹如金字塔的塔座,但遗憾的是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无权威性的发言权,他们需要有知识、有权威的声音加以引导,这就促成了对精英文化的需要。精英文化好比金字塔的塔尖,所处的位置高,目光远,见解独到,更具统率作用。然而,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其一,没有塔座的支撑,哪来塔尖的高大与稳固,精英文化也要是大众中的精英,无论是传播题材、形式、风格都应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受众需求;其二,精英文化并非空中楼阁,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因此,大众与精英不是对立存在,而是具有高度的一统性,这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时代主旋律下的潜在要求

根据2015—2016年中国文化发展报告,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仍有不足,文化建设蓝皮书中也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是精英文化,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另外,在对中国公众文化需求满足状况报告中指出,公众普遍认为我国文化传播商业气息过重。文化传播若仅仅在于实现经济效益,那么必定会降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标准,从而也降低了文化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文化的商业属性确实可以提升文化的创造力,但一味地追求票房,通过博人眼球扩大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的传播质量,也难以达到公众所期望的文化体验。通过对中国电影观赏性、传播度和思想性三项指标的研究,观赏性占81.2%,传播度达84.3%,而思想性仅占76.1%。这组数据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亟待提升附加价值,提升文化传播的精神内涵,增添精英元素,满足受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杭州G20文艺晚会重唱越剧,弹奏中国传统乐器,引用“高山流水”②陶捷:《典籍中的“高山流水”》,《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31期,第130-131页。的经典之作,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适应时代文化发展潮流。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最佳审美标准

大众文化是一种“什么都行的艺术”,只追求艺术的纯粹和对美学的超越,直接的审美体验就是“心跳”,这种心跳也是对大众文化娱乐性的直观表达。而精英意识是在传统的模式框架中将娱乐性排除的一种固定的美学标准,精英文化强调理性的判断,永恒的内在追求和潜藏的韵味。如果说“玩的就是心跳”是对大众文化的直接表现,那么“玩的就是深沉”可以理解成精英文化的美学特征。张艺谋口中的玩电影,王朔笔下的玩小说,崔健手里的玩音乐以及娱乐片、摇滚乐、肥皂剧的涌现,其实更多给受众留下的是一种印象,或喜,或悲,或兴奋,转瞬即逝。视觉的冲击和心灵即刻的碰撞占了主导,而缺乏一种净化、永恒、韵味的心理体验和审美标准。精英文化中的传统元素更强调心灵状态体验的模式化和精神状态的纯粹化,引导受众在指定的位置去理解文化本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精英文化之所以成为精英,也在于其文化内涵的永恒追求以及对文化的理性思考所传达的深厚韵味。这些都成了新媒体时代下较之娱乐性的大众文化更具深度和价值追求的审美标准。在大数据时代,文化的传播应更具理性思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无孔不入的情境下,应让传播的文化与主流价值观一致,提升文化的品位与质量,以确立文化传播的最佳审美诉求。

四、大众文化与精英意识的兼容与发展

(一)两者融合是必然趋势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是形式上的对立、内涵上的统一。精英意识源自大众文化,需从大众文化中汲取养分。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娱乐性以及操作的复制性也决定了其需要精英意识的引导。京剧、昆曲、越剧曾经也只是流传于民间的大众文化,但经过对其精致地加工而成为中华传统艺术经典。精英文化以大众文化为基础,提升了文化的品位与品质,从而满足了受众高层次的文化体验和审美需求。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大众文化的传播速度快、普及面广、受众数量庞大彰显了其在消费时代下的经济效益,符合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精英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携带着责任担当与价值理想,无论对个人或者社会都能起到先锋引导作用。在杭州G20文艺晚会中,将经典之作《梁祝》进行改编,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完美结合,将现代化的水面舞台与西湖背景融为一体,都是在大众文化中渗透了精英意识,提升了整场晚会的格调,塑造了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经典中国形象。

(二)传媒的把关人角色

“把关人”③王乐萍、陈磊:《国内关于“把关人”理论的研究综述》,《新闻世界》,2014年第4期,第204-205页。最早由卢因提出,怀特在此基础上延伸了“把关模式”④黄顺铭:《作为解释框架的新闻传播四维结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125-126页。,并指出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而媒介组织就成了取舍信息的一道关口,文化的传播同样也需要把关。在媒介融合的信息社会,传受双方的界限被打破,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具有了选择权和自主权,对接收的信息也有了反馈。大众文化传播的是心跳,是视觉冲击、情感碰撞,其娱乐性和传播信息的不确定性对受众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传播者若将精英意识融入其中,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大众文化依赖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筛选粗糙都决定了大众文化的传播需要把关人的介入。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色情、低俗、娱乐性的大众文化充斥市场,混淆了受众的视听选择和审美标准,所以对其理应实施严格把关,将精英元素融入大众文化,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在心跳的感觉、视觉的冲击中融入理性元素,让大众文化不俗,也让精英意识不再是空中楼阁。G20文艺演出每个节目都经历了层层筛选和严格把关,无论是在节目的题材、内容以及展现方式上都是经过导演和专家的重重把关,使得最终呈现在屏幕上的作品既满足大众口味,又契合时代主题。新闻的传播需要把关人角色,而文化的传播关乎受众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则更需要严格把关以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净化文化环境。

(三)构建积极文明的媒介环境

在多种利益的诱惑下,大众文化的传播不一定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一定符合时代进步的主流,文化可以反映政治,是传播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而意识形态对维系社会价值观,分配话语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传播可以操控人的意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控制人的心理结构,大众文化依托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也不是简单地传达某种固定的声音,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其发出的声音触及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凭借自身的传播技术条件,使得大众文化成为文化传播中心,加之受众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大众文化在满足受众精神消费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大众文化传播的全息视觉化体现在对娱乐的过分追求,大量的娱乐节目缺乏理性觉悟,只是表现为游戏的穿插,一笑而过,虽然形式上丰富多彩,内容上包罗万象,但这种多与杂也超越了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复合体。积极文明的媒介环境在关心文化产业及产品“量”的同时,更关注一个“质”的高度。在大众文化中渗透精英意识,用精英意识来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使文化传播通俗而不失高雅,时尚又经典,坚持大众诉求和精英理想的创作模式,积极打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媒介环境。

[1]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2.

[2]沈崴.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与“葛兰西”转向的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3-96.

[3]苗春凤,杨正德.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89-90.

[4]徐冬先.多元文化背景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构[J].商业经济,2010(12):8-9.

[5]李德顺.论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J].中国出版,2005(1):28-31.

[6]任庆军.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7]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精神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5):60-64.

[8]王一晗.从《新闻编辑室》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垒[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4):42-43.

[9]衡娟.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融合的媒介场——中外电视读书节目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10]张科晓.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批判[D].太原:山西大学,2008.

[11]夏少震.我国网络文化中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研究——从法兰克福学派学术视野的角度[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12]马丽娣.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途径探析[J].电影评介,2013(5):109-110.

[13]马彦娟.语文教育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精英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它们都是“精英”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